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霞客游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日记体鸿篇旅游地理历史巨著。文章以旅游文化融合为着眼点,就《徐霞客游记》中旅游文化融合的表现形式以及在出境旅游方面给予的启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陈敬芝 《兰台世界》2012,(18):41-42
徐霞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游家,其著作《徐霞客游记》通过其亲身旅游经历,描绘了我国各个地区的人文地理风貌,特别是对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特色化"衣食住行"文化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和描绘。  相似文献   

3.
像明代末年徐霞客那样,大半辈子泡在大自然中,问奇证胜、探幽阐奥,还留下浩若六十余万言的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徐霞客游记》,这在整个历史上确是鲜见的。现在更多的学者把目光盯在徐霞客及其《游记》上。1991年徐霞客逝世  相似文献   

4.
徐霞客是明代旅游的一个先驱人物,他经30年的实地考察写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从这本巨著中可折射出明朝旅游在不同时期的盛行情况,旅游热盛行的城市以及明朝旅游者们在旅游思想上的进化。  相似文献   

5.
《徐霞客游记》的作者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名,明南直隶江阴县(今江苏江阴市)马镇人。是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人,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探险家、文学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不满明末的腐朽统治,毅然放弃任官,以毕生的精力从事艰苦卓绝的科学考察事业,是我国古代罕见的旷世独步的奇人。在旅游考察中,他主要以日记的形式,撰写了我国历史上篇幅最大、最为杰出的游记著作——《徐霞客游记》。钱谦益曾称:"徐霞客千古奇人,游记乃千古奇书。"国际著名科技史权威李约瑟博士赞美他有"惊人"的地理考察能力;我国学术界名流梁启超称他为中国学术史上的创新者;毛泽东曾在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号召大家学习徐霞客的求真考实精神;李先念则在纪念徐霞客诞辰四百周年之际欣然题辞:"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徐霞客游记》有多少版本?各有什么特色?它们是怎样演变的?这是深入研究《徐霞客游记》这部历史名著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山杉 《兰台世界》2013,(10):36-37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云南当地文化痕迹已经消失,无从考证.因此,研究《徐霞客游记》能更好地了解云南的区域特征以及人文背景.  相似文献   

7.
徐霞客,明末大旅行家,文学家。崇祯十年(1637)由江西入我省,经茶陵、攸县而衡山(衡东)至南岳、衡阳等地。(详见《徐霞客游记》中《楚游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以下简称《游记》)举凡所经之地,其地名,里程,方位以及名胜记之甚详,与数百年后之今日,无大出入,足征为文严谨。 1982年版《游记》附有今人诸绍唐、刘思源编、刘思源绘精装《附图》一册,供读者参阅其旅游路线,诚一大好事。余久居衡山(现衡东),于《游记》中攸县衡山一段,倍感兴趣,读原文外,又详阅《附图》中《楚游路线图(一)》,发现图中尚有若干可疑之处,或地名方位不确,或线路  相似文献   

8.
云南丽江木土司等封建统治者在明代初期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就和汉族人士发生联系.在天启、崇祯年间有一位木增(1587-1671)木知府,这人字生白,他和汉族人士的交往更为频繁.崇祯十二年,徐霞客到了云南,这位木知府把他请到丽江,住了十三天.为木增所辑的《云( )谈墨》一书校订作序,并教他的四个儿子作文,又编《鸡山志》.徐霞客又重返鸡足山后,用三个月时间把志修成.因为脚坏了,不能走路,木知府派了"笋舆"把他送回,走了一百五十天才到达黄岗,从这里换了船回到江阴,第二年徐霞客就死了.木知府对徐霞客的盛情款待,这在《徐霞客游记》中有详尽的记载.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云南当地文化痕迹已经消失,无从考证。因此,研究《徐霞客游记》能更好地了解云南的区域特征以及人文背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徐霞客游记》中的野生动物史料档案价值入手,首先详列《游记》视域中的历次虎迹寻踪,进而对徐霞客行叙中的人虎之间的种种冲突进行了分析,最后就自然档案史学如何进一步"发潜德之幽光"的可能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魏瑞娟 《兰台世界》2012,(36):131-132
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中,用他的亲历、亲见、亲尝,详细描述了明代云南的饮食情况。《滇游日记》描述了明代云南地区的主食、肉食、副食和饮品等饮食情况,介绍了云南特色美食和饮食礼俗,展现了云南饮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正>《徐霞客游记》自成书以来因其对所游经地区,特别是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地质、水文、动物、植物、居民生活、风土人情、民族分布、土司之间的攻伐征战等多为正史稗官所不记载之情事的详细记载,成为人们研究明代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社会和地理情况的重要参考史书。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徐霞客游记》一书作者的生平、创作的时代背景,以  相似文献   

13.
马军  张媛 《兰台世界》2013,(24):23-24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从22岁开始,开始外出游览神州名山大川,历经16个省,历时三十余年,写下了六十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研究中国山川地貌、探寻明代社会历史、启迪人们开拓旅游事业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4.
徐霞客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尊重自然、文化融合、求真求新、知行合一的旅游观念在中国旅游史上具有开创性和承前启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梧塍徐氏宗谱》重修于1946年,记载了南宋徐锢的玄孙徐千十一由浙江迁居江阴梧塍后,徐氏子孙繁衍生息的情况。在"老暘岐分南暘岐系图"中记载了第17世孙徐宏祖号霞客本人的直系谱表。从第46册起容纳的《旧传辑略》、《志铭》、《传文》、《题赠序记》等,是该谱的精华所在。《梧滕徐氏宗谱》含有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徐霞客完整、详尽的家世资料,弥补了徐霞客正史无传的缺憾,是研究徐霞客及其游记的重要资料。《梧滕徐氏宗谱》对于研究徐氏家族史的家世源流变迁,对于研究徐霞客及《徐霞  相似文献   

16.
<正>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年)农历八月九日,偏远的边城云南省云州(今云县)迎来了一位千古奇人,他就是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和游记文学家,“一代游圣”徐霞客。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省江阴人。他从22岁开始出游考察,先后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历经34年考察著就集科学性和文学性为一体的《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人文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入蜀记》是南宋著名文学家陆游的一部著名日记体游记,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人文及自然旅游文献。本文从文献学角度考察了《入蜀记》有关人文旅游文献学的四个特点,阐明了《入蜀记》的人文旅游文献学价值,彰显出陆游对中国古代旅游文献学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80年,我们共出版了113种书,其中重点书11种。其书名为《诗经今注》、《鲍参军集注》、《温飞卿诗集笺注》、《梅尧臣编年校注》、《吴嘉纪诗笺校》、《山海经校注》、《陈寅恪文集》四种(即《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初编》、《金明馆丛稿二编》、《柳如是别传》)、《徐霞客游记》。在提高重点书书稿质量方面,我们注意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汪文彬 《军事记者》2006,(12):28-28
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0年。摩尔根写《古代社会》花了40年。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37年。司马迁写《史记》花了60年。左思写《三都赋》花了10年。王贞写《农书》花了15年。玄奘写《大唐西域记》花了17年。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宋应星写《天工开物》花了20年。许慎写《说文解字》花了22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曹雪芹写《红楼梦》花了10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34年。名著汗水知多少@汪文彬  相似文献   

20.
为纪念明代地理学家、游记文学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徐霞客逝世350周年,无锡新闻工作者协会于今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组织重走霞客路采访组,进行40多天的采访活动。采访组一行10人,由无锡日报社、无锡电视台和江苏旅游报社联合组成。我们沿着徐霞客51岁时到我国西南地区旅行考察的路线,途经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七省,往返行程一万多公里。这次采访的目的是,发扬徐霞客的献身精神,反映徐霞客当年踪迹之地的沧桑变化,介绍风景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