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请求批准与答复审批事项,是机关工作中最常见的公务活动。在文种的适用上,也并非“请示”与“批复”一对一的关系,而是呈现出适用文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常用的可分为四类多种:一类是用“请示”请求上级批准,而答复“请示”的文种除“批复”外,还有“函”;二类是用上行“意见”请求上级“批转”,而答复“意见”的文种虽然只有“通知”一种,却又有批转“通知”和转发“通知”之分;三类是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请求批准与答复审批事项时,文种都一样,即“函”去“函”来;四类是用“议案”请求法定会议批准,答复时用“决议”。  相似文献   

2.
函用来答复审批事项时,通常被称为答批甬,其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批复则适用于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二者都可以用来答复或批准,但行文主体与受文对象之间不同的隶属关系决定了具体情况下的取舍.二者的区别已广为人知,无须多言.  相似文献   

3.
"国函"无"函",是事实,却让人困惑.笔者原以为:与"函的形式"行文方向一致、且内容相符的文种只有一个,那就是"函".原来在国务院这儿,"函的形式"和"函"的文种并非一对一的关系,压根就是两回事."函的形式"是指公文格式中区别于"文件格式"的"信函格式".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函的形式"?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即使是请求对方批准或答复审批事项,都必须坚持用"函的形式":上级领导机关在答复下级机关的请求事项时,可以用"函的形式",也可以用"文件格式".从国务院现行的公文处理惯例看,可以用"函的形式"的文种主要有三类:"批复"大多要用"函的形式":部分"命令"要用"函的形式":部分"通知"可以用"函的形式".从公文处理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角度看,"函"的文种与"函的形式"应该统一,"国函"无"函"的局面应该改变.名实应相符,"国函"应有"函";规范统一,是公文处理的灵魂:将惯例上升为制度或规范,是公文处理主管部门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请示是下级机关请求上级领导机关、业务指导机关指示意见和批准事项时使用的陈述性文件.请示的目的在于要求上级领导、指导机关及时给予答复,以便处理工作问题.按照文书立卷工作的一般做法,如果上级机关没有批复的,请示文件的保管期限应为短期.但是,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时,除了以上级机关的名义直接批复以外,还有授权职能部门批复、办公厅(室)通知或函复、下发会议纪要或公文批办单等多种方式。这实际是通过分道行文减少以机关名义行文,提高公文工作效率乃至行政效率的一种措施。  相似文献   

6.
报告的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如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事宜、传递信息应该用函.不能为讨好对方而用报告。又如报告要逐级上报,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紧急情况下越级行文也要抄送所越过的上级机关。再如报告就是报告,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九条十款易导致歧义。其表述为“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似乎批复既可以针对下级请示公文,又可以针对内容含有请示事项的下级机关非请示公文。这是法规条文表述中不应有的疏漏,十分不妥。 一、“事项”功用、类型辨析 在我国公文处理法规用语中,“事项”一词使用频率较高,通常对形形色色的公文内容所述的备具体工作、活动、问题等,用“事项”作中心词来抽象概括、笼统指代。同时,为限定其确切涵义以适应不同角度的表述需要,除偶作虚饰外,一般在…  相似文献   

8.
函在中国大陆是一个不被人重视的文种,但它在台湾、香港的政务活动中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此作一比较研究,以求推动对函的理解和使用。 一、函的概念 我国大陆地区,早在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函就是一个与命令、决定、批复等并列的正式文种。1993年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修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函作了进一步的界定,即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部门表求批准等。 台湾地区的公文,按照1985 年 3 月 18日修订的《文书处理手册》分为六类…  相似文献   

9.
在整理案卷时,同一问题的请示与批复要放在一起,批复在前,请示在后.但在实际操作中,档案人员因疏忽大意,没有把批复与请示放在一起;批复文件不在请示年,以及因请示与批复载体不同等原因不能放在一起,该如何整理呢?我们在实践中运用了"请示"与"批复"互见章,既符合整理案卷的原则,又适合实际工作的需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新说文解字     
【请示】【报告】常见有《关于……的请示报告》之类文件传来传去。其实,严格说来“请示”与“报告”本是两回事,是不能放在一起来用的。国务院办公厅发《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用‘报告’。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用‘请示’。”而且,请示必须在事前,报告则不一定;请示要等候上级批复,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整理档案时,遇到请示与批复,自然会将同一问题的请示与批复放在一起整理,而且还必定按照“批复在前,请示在后”的顺序排列。这已成为专兼职档案员最基本的业务常识之一。但笔者认为,批复一定要排列在请示之前的认识与做法是值得研究的。由于请示与批复属于文书档案范畴,而对文书档案的整理可分为两个阶段:2001年以前整理成卷,2001年以后则以件作为整理单位。因此,本文在分析批复是否一定要排列在请示之前这一问题时,就相应地分两种情况加以探讨。1.在立卷的情况下:1987年国家档案局印发的《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相似文献   

12.
王铭 《湖北档案》2003,(5):18-18
批复,是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创造性实践,于建国初设置,“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下行文种。 肯定性批复(或复函),考虑到收文下级急欲知晓结果(是否批准或解决)的心理,在答复意见中,通常将结论前置,首先表明态度,然后作适当补充说明,并提出执行要求。批准性复函的基本结构和写信要领,则与肯定性批复大致相同。 否定性批复的写作要领,则与之明显有异。 对下级的请求不予批准或解决,上级通常当面或打电话口头告知并适当解释、说明,使其另作安排,以  相似文献   

13.
怎样写请示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请示也是党、政、军机关用得比较多的公文文种。由于请示与报告容易混同,因而在掌握请示与报告的区别的同时,更要熟悉请示写作常识。一、请示的性质、特点、作用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请求批准事项的期复性公文。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请示呢?一是上级规定必须请示时,待批准后才能实施的事项。例如,管辖区域的变更,机构的设置等;二是在遇到现行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等不甚了解,有待上级机关明确指示后才能办理的事项,要请示;三是在工作中发生了重大问题,而又无章可循,难以处理,需上级…  相似文献   

14.
领导批示件,就是承载领导同志关于某份文件或工作事项发表贯彻、布署和决策等指导性意见的亲笔文字手迹的公用文件,是机关公务活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公文形式,它集请示、报告、指示和批复于一身,使用起来方便、简洁、高效,因此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乡镇机关文件材料归档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一,缺乏完整性.归档材料中不是有主件缺副件,就是有副件无主件;有的有正文没底稿;还有的是有批复没请示;或有请示没批复.其二,缺乏连续性.今年有内容,明年归档时却没了,出现了"断流".  相似文献   

16.
一、针对性文件的内涵 上级领导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针对本校有关工作下发的决定、批复、通知等方面的文件材料,就称之为高校针对性文件.可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之一,文件材料的颁发机关,作为一所本科院校来说,驻地有省级以上领导机关,如省委、省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而业务主管部门则有两大类别,一是省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部,二是高校有关工作的主管机关.如基本建设项目,要经过省计委立项批准,建档案馆,要报省档案局批准等.之二,文件材料的主体内容;文件材料的主体内容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十分丰富,可以这样说,高校的基本工作都在其内,如党群、行管、教学、科研等工作.之三,文件材料的种类;文件材料的种类以决定、批复,通知、通报为主,间或有其它文种.  相似文献   

17.
文书档案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事务活动中产生的,由通用文书转化而来的那一部分档案的习惯称谓.包括命令、指示、决定、布告、请示、报告、批复、通知、信函、简报、会议记录、计划和总结等.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传统的文书档案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人结合日常的工作,认为文书档案管理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以下是分析及措...  相似文献   

18.
张莉 《四川档案》2023,(4):38-39
<正>文书档案是指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依法开展管理和业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命令、决定、通告、通知、请示、批复、报告、会议纪要、工作简报、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文字材料,是依照法律法规、有关政策文件履行职能职责的凭证材料。卫生事业单位是指由各级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19.
"函复请示"现象存在的合法合理性,学界争讼由来已久但未有成论.通过具体分析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中的公文用例,从"函"文种的适用范围、办公厅(室)的机构职能两方面,指出"函复请示"现象的本质仍然属于一种文书"代复"行为.仔细分析"函复请示"现象存在的利弊之后,主张停止此公文用法.同时也考虑到历史传承和工作习惯,提出如果保留"函复请示"的用法,那么必须对国家现行文书制度的相关条款进行适当修订.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对乡镇机关的业务指导工作中,尤其是近两年来,在指导乡镇机关档案室升级工作中,发现在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缺乏完整性.归档材料中不是有主件缺副件,就是有副件缺主件;有的是有正文没底稿;还有的是有批复没请示,或有请示没批复.其二,缺乏连续性.今年有的内容,明年归档时却没了,出现了"断流",例如工作总结、报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