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好的家庭教育不在于家庭的“富裕与贫穷”,而在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得法。一些富裕的家庭,因教育子女失败而蒙上阴影;一些贫穷的家庭,因教育子女成功而大放异彩。成功的家长并不能保证有成功的孩子。孩子的成功才是家庭最大的幸福。“问题学生”往往都有“问题家长”。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优秀学生。  相似文献   

2.
许兵兵 《考试周刊》2014,(4):156-156
<正>英国著名的"曼彻斯特调查报告"指出:"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于家庭环境内,家庭因素的重要性几乎两倍于社区与学校两项因素之和。"每一位家长都对孩子的未来寄予了美好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肩负着一个家庭的希望。然而,一些家长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理论的指导,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存在很大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家庭教育曾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学校教育的日臻完善,以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家长将教育孩子的义务直接全部推到学校,使很多家庭丧失了对孩子的教育功能。再者,有些家长虽有教育子女的想法,但教育观念、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4.
“90后”的问题“富二代”、“官二代”究竟怎么形成的呢?除了家庭教育问题外,还有诸多社会因素。由于这类家庭的父母都比较忙,家长很少了解子女的思想和学习问题,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很少。这些孩子不少被寄养在亲戚家里,父母成了“经济后盾”的代名词。家长以为,这种方式能让子女过上比普通人更为优越的生活,同时还可以弥补父母因教育缺失而带来的心理愧疚。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很多学校使用了“家庭联系手册”,甚至办起了“家长学校”,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更好地配合学校的工作。然而,一位普普通通的青年教师,没有用“学校联系手册”,没有动辄把家长呼来唤 去训话,而是拿起自己笔,从孩子入学第一周起,常情真切地给家长写信:关于孩子的品德、关于孩子的学习,关于家长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陈昊 《江西教育》2002,(23):11-11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是由父母、孩子所构成,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判断家庭教育成功与否的一面镜子。当前在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中,班主任应该着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1.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必须提高家长素质,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学校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帮助家长正确开展家庭教育的新形式。家长学校要根据教育工作的特点与要求,制订学校的工作计划,组织系列活动,做到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  相似文献   

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才起着重要作用。成功的家长会可以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增强家长的责任感,增进家长、学校、学生之间相互了解,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信心,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传统形式的家长会无论对家长、学生、教师都成了一种负担。学生因为学习或纪律不好,害怕家长了解情况后惩罚自己,因此害怕开家长会,有的干脆不通知家长;家长因孩子学习或纪律不好,害怕丢面子而不愿参加;教师害怕家长不来,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和感情。每次家长会都有许多家长不来,有时甚至…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由于血缘关系和经济关系,家庭教育成为学生最亲切、最可信赖的教育力量,“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受益一生”。新一代的家长都受过教育,他们都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比较认真地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但有的家长教育方法不正确,虽有教育好自己孩子的愿望,却事与愿违,走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了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的迷失让教师沦为“孤岛”职业 许多家长认为,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学校。他们把子女的学习与思想教育全部寄托在教师的身上,他们一心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思想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学生在迷失的家庭教育中,由于缺乏亲情教育而冷漠,缺失紊睛抚慰而孤独。  相似文献   

10.
胡卫芳 《江苏教育》2014,(20):53-54
<正>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一家庭教育,他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认为"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复杂的任务"。这充分说明了任何教育都应该开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家庭教育曾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学校教育的日臻完善,以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家长将教育孩子的义务直接全部推到学校,使很多家庭丧失了对孩子的教育功能。再者,有些家长虽有教育子女的想法,但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策略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致使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方式、教育方法陈旧,教学策略缺乏,无法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抚松县第二中学建立了家长学校。  相似文献   

12.
科学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目前,很多家长缺乏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想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比较普遍,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经刻不容缓。如果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那么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但是,不要忽略了孩子成长的另一块重要阵地,那就是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的教师和学校。可以说孩子后天技能的掌握及思想品质养成的关键在于学校的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必须要和学校教育相互沟通和配合。  相似文献   

13.
一、学生艰苦朴素思想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据我们对本校学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的学生在零用钱的数量上进行攀比,钱多的感到自豪,钱少的感到寒酸。有的学生的零用钱用得不是地方,吃吃喝喝,上网聊天,抽烟嚼槟榔。特别令人不安的是,大多数学生对艰苦朴素缺乏正确认识。有82.6%的学生认为,吃好、穿好、玩好是我天生的权利,什么艰苦朴素与我无关;还有2.8%的学生对什么是艰苦朴素根本不清楚。我校地处城郊结合处,多数学生家庭经济并不十分富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教育不够。在家庭教育方面,一些学生的父母对子女过分娇惯、溺爱,助长了子女乱花零钱的习惯。经济比较富裕的家长,子女要什么给什么,家长对子女过分要求不仅不制止,反而千方百计予以满足。家庭经济不十分好的家长,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怕“苦”了孩子,别家孩子有的,自己孩子也要有。许多家长用金钱刺激子女学习。比如我校有位家长就给孩子规定:考全班第一名奖励100元,考第二名奖励50元……这种做法使学生认为,上学读书“有功”,家里老少都得为我服务,就应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学校教育方面,有一段时间,由于片面追求重点中学升学率的影响,学校只重视抓文化...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重要环境,家庭教育决非可有可无,它将极大的影响孩子的成长。但是,家庭教育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往往因孩子而异,因环境而异。一般来说,不同的家庭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无论家庭教育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了解家庭教育的一般规律,并使家长在下列方面与教师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15.
青年教师在工作中需要整合各种教育因素,其中家庭教育就是重要内容。我们知道,在学生们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影响至关重要。根据调查显示,66.4%的学生认为父母是自己第一位的榜样。由此可见,家长担负着具体而微妙的历史传递任务,对其一生都将产生影响。家庭是人生成长的重要环境,成功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成功的子女,而不良的培养方式将会导致子女出现不良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才起着重要作用。成功的家长会可以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增强家长的责任感,增进家长、学校、学生之间相互了解,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信心,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7.
家庭.社会的细胞;家长,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学生厌学风的冲击下,细胞发生了裂变。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我国的社会教育十分薄弱;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指导;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之间的结合也存在不少问题。从家庭教育及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配合方面看,除少数学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少数家长能和学校配合默契以外,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而在各类教育中,幼儿教育由于其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则更需要家长的配合。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信息渠道越来越多,这些信息无疑对学生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学生从家庭接受信息比学校来得及时,更强烈。如果仅靠学校教育,显然会滞后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因此,将学生的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十分必要,能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明白,品学兼优的学生与家长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有直接联系;而失足青少年与家长的娇生惯养、作风不正产生着直接影响。因此,家庭教育“起于母胎,终于坟墓”,既是各种教育的起点,又是各种教育的归宿,谁忽视家庭教育,或者想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替代,从而达到培养优秀儿女的目的,都是天真的幻想,丢了家庭教育,若干年后,可能会在孩子身上欠下一笔难以偿还的“父母债”。作为家长应具备了解孩子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指点孩子的能力、保护孩子的能力。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据分析,父母的教育方式可以划分四大类:情感温暖型、过分干涉保护型、矛盾型、放任型。在四种父母教育方式类型中,放任型父母的孩子学习问题最多,违纪和攻击性行为方面问题最多,在情绪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方面放任型和过度干涉的父母的孩子问题多。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它亦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