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方高校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社会三大基本职能,其所蕴涵的对政校合作的内在需求构成了地方高校政校合作的内在动力要素。这些动力要素与地方高校由生存压力和发展困境产生的外部动力要素共同作用,通过动力机制的构建与创新,形成地方高校政校合作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政校合作"运行机制创新要求政校双方"共商共决、联动协同",建立重大事务的衔接和磋商、重要领域的交流和协商、重点项目的对接与会商等工作机制,同时还要完善运行的组织机构、运行程序和管理制度。政校合作的运行模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采用线型模式、交互模式和综合模式,而合作运行机制创新的关键,就是高校与政府在现有的运行制度框架内进行体制与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卓越计划”模式下的“校政合作”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现有"校政合作"模式是在传统产学研、政产学研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校地共建"模式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育部"卓越计划"的实施对"校政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卓越计划"模式的要求,在既定的体制框架内,"校政合作"要在目标机制、动力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机制创新,从而发挥政府在促进高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中的作用,提高高校优势资源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4.
"校地合作"模式,有利于厘清学校与地方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为学校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方和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要求不高,课程体系建设不系统、制度设计不健全;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保障不足;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应将人才培养和地方人才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开设与地方社会经济结合紧密的课程,设置高校与地方融合的创业性课程,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选修课程,培养大学生兴趣和特长;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角度,打造特色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构建基于"校地合作"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基于"校地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构建"校地联盟"对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地方高水平大学与地方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优势互补,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实现"共建、共享、共进、共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校地科技合作并构建"校地联盟"还存在思想认识偏颇与信任障碍、管理体制制约、合作互动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障碍与问题。建立"校地联盟",创新地方高水平大学与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可从如下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建设目标一致的区域创新体系,由目标导引,运行联盟组织;二是建立"一主导、多主体"的联盟结构,形成联盟成员间平等互信机制;三是设立联盟常态组织机构,加强日常性工作沟通协调;四是明确实质性的联盟合作内容,以有效合作载体为切入点推进实质性合作。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有效整合双方优势力量,实现校地合作共育,对于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从诊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地方政府应依托高校优势资源,以合作方式的多样化、合作内容的全面化、合作平台的高效化以及合作机制的创新化为抓手,逐步构建一种新型有效的农村实用人才校地合作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7.
"三农"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坚持"政校合作、校企合一、服务地方、发展经济"的办学方针的基础上,与依安县人民政府签订"政校合作共建依安学院项目"协议,成为探索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模式迈出的可喜一步。我们从自身出发,探索通过"政校合作"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等院校发展必须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紧密与地方结合才能形成办学特色,才能充分发挥其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内江师范学院长期以来积极努力实践和探索,在弘扬地方民俗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科学技术服务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市校合作,创新合作机制和模式,搭建科技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互惠共赢将是校地之间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校地合作,服务地方”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现实需要,高校社科研究应立足地方需求,相互协作、共同发展。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时,地方高校也能明确特色定位,凝练研究方向,整合科研团队,实现互补优势、互助发展、互惠合作。  相似文献   

10.
精准扶贫战略思想自提出以来即成为我国扶贫攻坚工作的风向标,各省市在其引领下因地施策,形成了多种行之有效的精准扶贫模式,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四川省亦应时而为,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大力推动高校与地方的战略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和智力资源在产业升级、创新创业及教育扶持等方面的优势,寻求帮助贫困地区尽早脱贫的有效方法,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百年目标的稳步实现。本文从成都理工大学定点扶贫高县的实际出发,探究校地合作这一精准扶贫模式的实践路径,总结校地合作精准扶贫的问题及对策,剖析高校与地方联动开展精准帮扶工作的实效性,为其他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地方镜鉴。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与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有所不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基于这一目标"政行企校"合作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高职专业人才合作培养的现状,探究了高职院校在"政行企校"四方平台上的长效、共赢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杜远阳 《考试周刊》2012,(30):157-158
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是职教界的共识和追求。然而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却越来越成为制约高职发展的瓶颈问题,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以破解校企合作的难题为出发点,通过“政行企校”互动.进一步创新、深化校企合作的体制建设和制度建设,研究、探索“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成败关系到国家民族兴亡。高校与地方部门合作共建,搭建廉政建设与反腐倡廉工作平台,能有效整合地方纪检监察部门的实践资源与高校的学科理论研究优势,充分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预防腐败校地合作共建还能助推高校自身廉政文化建设,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科研理论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但目前的校企合作,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推动力度不够、缺乏利益机制等问题,导致合作难以深入.构建“政行企校”利益共同体长效机制,是解决校企合作瓶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行“政校合作”机制体制的探索和实践,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借助“深圳国际低碳城”项目,积极与深圳龙岗区政府合作,建立“政校合作”管理体制和完善“政校合作”运行机制,在实践中总结和提炼了三个典型案例,可以为省内高职院校的“政校合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白杨 《教师》2021,(8):106-107
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产教融合,持续发挥资源优势、创新优势和智力优势,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办学、地方发展的客观需求。当前,许昌市"校地合作"已步入"快车道",其模式、机制日臻成熟,成绩有目共睹,但是距离"校地深度融合、人才深度交流"的目标还有一些差距,科技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文章首先从人才交流、科技创新、生态文明、社会实践四个角度对如今的校地合作背景展开探究;再从当前的合作机制、合作领域、合作质量等方面提出"校地合作"的短板与不足;最后针对这些"校地合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提出对策及建议,推动"校地合作"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背景下,高校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技术型新闻人才,校地合作办学是必然选择。校地合作不但有助于增加新闻学专业实践的机会,还能实时反馈社会信息,了解人才需求,是拓展新闻学专业实践的有效途径。基于此,高校新闻学专业应从多层次的实践体系、多范畴的实践内容、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入手,构建校地合作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与城市共生既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也是知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与所在城市更易形成共生共荣的校城共同体,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地市级政府、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是校城共同体主要支柱,共同嵌入市民社会、城市精神文化、法律制度及自然环境组成的特定空间,三者密切互动,其中大学与政府关系在政产学三角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校城共同体内部互动既有合作又不乏冲突,必须建立内部整合机制和外部控制机制以维持其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9.
乡镇街道团委和学校团委都是基层共青团工作的重要阵地,工作各具特色,在进一步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新形势下,笔者提出政校合作的模式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组织建设及创新工作方式的目的,探索一条新时期地方基层团组织新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20.
政产学研合作促进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主线.如何赢得学科未来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许多高校积极探索的问题.南京工业大学通过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促进了学科的做大做强,探索出了一条推进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以需求为导向,整合资源,推进学科建设;建立有效的合作模式,实现多方共赢,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