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系统的工程。民俗体育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领域的一项内容,对于推动全面发展新农村文化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发展民俗体育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从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社会作用及其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
改革以来,乡村社会的快速转型过程也是制度的变迁过程,在乡村转型、制度变迁中我国农村女性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女性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角色和民主参与中的次要角色。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新农村战略的提出,我国乡村治理和农村女性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农业女性化的情况下,发挥女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强化制度对农村女性民主参与的保护,这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农村女性自身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3.
当代社会是一个以媒介环境为基础的社会。大众传媒大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媒介带来的信息充满着人们生活的空间。大众传媒如何与民俗传播嫁接,民俗如何更好地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保护和传承,成为当今民俗学界不可不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媒体新闻报道中的民俗传播,将民俗生活变迁与传媒结合起来,来揭示媒介环境中的大众传媒与民俗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大众传播时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共生共荣,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介的民俗传播来实现的。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媒体新闻报道中的民俗传播,将民俗生活变迁与传媒结合起来,来揭示媒介环境中的大众传媒与民俗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下的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传统的乡风民俗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试从民俗的内涵入手,结合我国当前农村实行的村民自治制度来分析探讨民俗的维系、调控、塑造及教育功能对村民群体、个体以及村民自治活动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并提出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应科学地对待民俗,继承精华、遗弃糟粕、移风易俗.尽快改变农村面貌,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形象.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进程中,红水河流域民俗体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红水河流域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原因,提出城镇化进程中红水河流域民俗体育发展应充分发挥民俗体育文化的多元功能;民俗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应顺应现代生活方式,迎合大众心理;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方式应日趋科学;应加强民俗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吸收传统体育精华,借鉴现代体育成果等.  相似文献   

7.
民俗是以实际生活为基础的生活文化积淀,某种程度上一个地区的民俗变迁反映了这个地区社会的变迁过程及程度。近代中国是一个转型的社会。它必然引发民俗变迁,而河北省(清时称直隶)在整个清王朝及近代社会,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所以其民俗变迁即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又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保山地处怒江、大盈江和澜沧江流域交汇区,80年代以来,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存,证实其已有4000多年的制陶历史。以技术民俗为切入点,对保山地区传统碗窑村落社会中的土陶技术民俗、组织体系、产销观念和信仰民俗进行展开分析,进而揭示传统土陶生产技术与民俗的关系,尝试性的探讨制陶技术民俗的基本特征,思考土陶生产民俗的现代变迁及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等新的语境下,有着浓郁乡土情结的民俗体育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契机,而民俗体育的发展又是新的文化语境形成的现实需要。在新语境下应通过把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放在首位,对民俗体育传承人要准确把握;民俗体育产业化要适度并本着"人无我有"的原则进行;有意识地扩展民俗体育文化空间等策略来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音乐文化建设.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式去开展群众性音乐活动.丰富新农村文化氛围.提高农民整体音乐文化素质进行研究.同时对音乐学研究生乃至大学生积极投身新农村文化建设给予引导.鼓励大学生参与传统民俗活动,对特色文化进行学习、交流、传承,尤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弘扬。前者音乐专业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开展音乐文化活动.发挥学生专业主动性.后者是学生作为学习者、传承者,投入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交流,作用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能走法治道路,必须从法律杠杆、法律制度和法治精神三个方面全面推进:用法律杠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法律制度规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用法治精神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层次。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全面审视高等师范院校正在进行的实习支教工作,论述并探讨实习支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实习支教在为高师院校大学生搭建有效教育实习平台的同时,从薄弱的农村基础教育入手,放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缓解了师资紧缺矛盾,提高了基础教育质量;为新农村基础教育提供了具有长远意义的师资保障;促进了农村先进文化的建设。实习支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方性知识服务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相契合,为我们在民族地方性知识视域下思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找到了节点。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民族地方性知识服务视域下的思考,可以对图书馆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色定位进行较好的把握,从而进一步探索出以知识服务为主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图书馆参与及服务模式,也为图书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寻求到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把农村学校建成农村社区的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农村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如何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学校的建设统筹起来,通过农村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思考这样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应把农村学校规划建设成农村社区的中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突破口、切入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教育是关键和基础性工作。在农村教育面临重重困境的现实条件下,区域性高校应发挥其服务地方政治经济发展的教育功能,切实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休闲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保障农村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之一。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应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社会的辅助作用,发挥农民的自主作用,发挥农村的特色优势四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强新农村休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胡嫔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7(4):152-153,161
列宁同志的《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一书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首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及其性质问题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虽然具有公有制的形式,但是农民经济天然具有小商品经济的私有化倾向,而这一特色又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方向问题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主干农民经济,应该从个体的、单独的小商品经济发展到公共的大经济,公共的大经济的内涵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更具有现实的指向性。再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实现途径问题上,应该以"农民划分"理论为指导,前期由政府对农村区域内的产业、行业以及农民劳动力专业化分工等的规划、布局和引导起主导性作用,后期则主要由农民按照市场经济的准则履行职责。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是一种赶超型经济,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强化政府与农民的方向意识和责任意识也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我国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如何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开发和培养农村人力资源,使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文章基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在全面剖析我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以农村学校为基地,为农村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空间和平台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农村学校体育在新农村体育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问题,目的在于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更新和改变农村学校体育,发挥农村学校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载体导航作用,从而推动农村体育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