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0 毫秒
1.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定位并分析了45SrDNA在蕹菜中期染色体上的位置,其杂交信号有两个,都位于第4对染色体,一个位于着丝粒附近的长臂上,信号弱;另一个位于离着丝粒较远的长臂上,信号强。核型分析的结果显示,蕹菜的核型为:2n=2x=30=26m(4SAT) 4sm,属于1A型,染色体总长度为12.93μm。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黄斑姜(Zingiber flavo—maculatum S.Q.Tong.)的染色体进行识别并对该物种基因组的结构进行初步研究,利用PI和DAPI组合(CPD)染色和45SrDNA探针荧光原位杂交对中期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癍姜具有2对45SrDNA位点,分别位于第3、4号染色体的短臂,对应于相应染色体上的显著的CPD带区.基于,DNA位点和染色体测量数据,建立了黄斑姜的准确而详细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核型.黄斑姜核型公式为2n=2X=22=12m+6sm+4st(SAT),其核型不对称性为2B型.  相似文献   

3.
对雀舌草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雀舌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2n:2x:24=4m+4sm+12st+4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4=4L+6M2+8M1+6S,属于3B型.全组染色体总长144.25μm,长臂总长为108.90μ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74.93%.染色体总体积为641.45μm^3。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海绿豆(PhaseolusdemissusKitag)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为2n=22,核型公式为K2n=2x=22=12M+8m+2sm.即11对染色体中,6对为正中着丝粒染色体,4对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1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核型类型为1B  相似文献   

5.
三种百合科植物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生长在陕西秦岭南坡的三种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ParispolyphyllaSm.)、野百合(LiliumbrowniiF.E.BrownexMiellez)、川百合(LiliumdavidiiDuchartre)进行了染色体组型分析.其结果是:七叶一枝花的核型公式为K(2n)=10=6m+4m[SAT],核型分级为1A型.野百合的核型公式为K(2n)=24=10m+14st,核型分级为3B型.川百合的核型公式为K(2n)=24=8m+6sm+10st,核型分级为3B型.同时,在两种百合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中都发现有一至两条B染色体存在.  相似文献   

6.
文章报道了家鸽和珠颈斑鸠的核型。家鸽的核型公式为:2N=80=28M+2ST+48T+Zm+Wm,珠颈斑鸠的核型公式为:2N=80=12M+2ST+64T+Zm+Wm两种鸟均含有10对大染色体和30对小染色体。家鸽、珠颈斑鸠的染色体核型与山斑鸠、灰斑鸠一样都具有3对最大的常染色体,Z、W染色体为m染色体位于第4号位。这种特征为大多数鸟类核型所共有,表明它们的染色体具有显著的同源性和相当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7.
对AMR-1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AMR-1根尖分生细胞染色体数为2n=38,核型公式为2n=38=34m+2sm+2st(2AST),在染色体数目、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随体的位置等方面,基本上与母本S45品系相似,与父本蓝花子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8.
棱喙毛莨的核型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棱喙毛莨(Ranunculus trigonus Hand.-Mazz.)的6居群77个个体进行了核型分析,发现核型变异现象,并用下面4种不同的核型形式加以表示。(1)昆明型核型2n=2x=16=4m 2sm 10st(2SAT)是四种核型中最普遍的一种核型;(2)苍山型核型公式为2n=2x=16=6m 2sm 8st(2SAT),其染色体大小与其他几种核型相比,显得特别大,它是一种旱生性的细胞型;(3)贵州型核型公式为2n=2x=16=4m 6sm 6st(2SAT),其随体染色体具有一个比短臂大得多的随体,而其他核型的随体是近等于它们的短臂,它是一种株形矮化的细胞型;(4)昆明-苍山型核型2n=2x=16=4m 3sm 9st(2SAT)其特征介于昆明型及苍山型之间,故认为该模型是后两者之间的杂种。  相似文献   

9.
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制片,结合显微摄影技术,对肉果秤锤树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肉果秤锤树染色体数为2n=24,核型公式为2n=24=20m+4sm,全组染色体总长度为191.9μm,平均长度为15.98μm,长臂总长度为111.5μm,核不对称系数(AS.K%)为58.10%,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5.84%-10.90%。按照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其核型属于1A型。  相似文献   

10.
兰州百合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兰州百合的染色体核型,其核型公式为2n=2X=24=2m(2SAT) 2sm 6st 14t,属于3A型,核型不对称性系数(As.K%)为81.37%。其中第一对染色体的短臂上具有居间随体。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黄斑姜(Zingiber flavo-maculatum S.Q.Tong.)的染色体进行识别并对该物种基因组的结构进行初步研究,利用PI和DAPI组合(CPD)染色和45S rDNA探针荧光原位杂交对中期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斑姜具有2对45S rDNA位点,分别位于第3、4号染色体的短臂,对应于相应染...  相似文献   

12.
利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对亚洲百合杂种系的两种百合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克得利亚(Cordelia)的染色体核型公式2n=2X=24=2m+4sm(4SAT)+10st(2SAT)+8t(2SAT),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76.33%.黑美人(Negro)的染色体核型公式2n=2X=24=2m+4sm(2SAT)+8st(2SAT)+10t,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79.60%.核型类型都属于3B型.  相似文献   

13.
对红花芋进行了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红花芋的染色体数目为2n=28,染色体基数为x=14,核型公式为2n=2x=28=22m+6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28=8L+4M2+10M1+6S,核不对称系数为58.84%,核型属于Stebbins核型分类中的“2B”类型。红花芋的核型为首次报道。结合已有报道,讨论了芋的核型进化。  相似文献   

14.
以龟足的胚胎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分裂相,并对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龟足的染色体数目为2n=32,核型为8m+6sm+2St.龟足染色体实际长度CL为0.85~2.47μm,染色体总长度为46.92μm.整个核型染色体长度依次减小,邻对染色体之间相差不明显,无异形性染色体出现。  相似文献   

15.
采用18S rDNA序列为基础的系统分析方法,对采自嘉陵江磁器口江段的黄颡单尾虫Unicauda pelteobagrus Ma,1998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首次给出了黄颡单尾虫的SSU rDNA序列信息.同时基于18S rDNA数据、遗传距离和系统树特征讨论了尾单尾虫Unicauda caudatus和黄颡单尾虫的系统关系.结果表明,尾单尾虫与尾碘泡虫的系统关系较近,而与黄颡单尾虫系统关系较远,不支持将尾单尾孢虫和黄颡单尾虫同置于单尾虫属中,并对单尾虫属的有效性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禾本科的黑麦草、燕麦草和高羊茅的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的研究,结果表明:黑麦草是二倍体,2N=2X=42,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8m(2SAT) 18sm 6st,核型类别为2C;燕麦草是二倍体2N=2X=28,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26m 2sm,核型类别为2B;高羊茅是二倍体2N=2X=36,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20m 16sm,核型类别为2B。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自测的我国豹蛛属pardosa三种(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沟渠豹蛛Pardosa laura、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和从GenBank中下载的一种中国豹蛛(沙地豹蛛Pardosa takahashii)的12S rDNA序列片段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碱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四种中国豹蛛该基因片段的299bp中有24个变异位点比较稳定;从这四种中国豹蛛与其各自鉴别位点的对应关系可知,12S rDNA可以作为该四种豹蛛种类鉴别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8.
对于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L(y)=f(x),当函数,(x)=ame^ms+am-1e(m-1)x+…+a2e^2x+a1e^x+a0(m为整数,ai为常数,i=1,2,……,m)时,可通过自变量变换e^x=t,将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L(y)=f(x)化为方程L(y)=amt^m+am-1t^m-1+…+a2t^2+a1t+a0直接求其特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