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学生完成动作和反复练习的体育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体育智能结构;体能和智力发展的生理相关因素;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体育教学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体能和智力开发的过程;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智力的开发,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发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邓娟  陈誊 《体育教学》2002,(6):32-33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参加体能训练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精神饱满地参加到训练当中去,将良好的动机转化成为自觉行动,这是提高教学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明确教学训练目的,培养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发展体能主要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只有通过身体的反复练习,才能达到掌握知识,增强体质,发展体能的目的。而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经过艰苦、疲劳、激烈、紧张而又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要…  相似文献   

3.
曹晖 《中华武术》2020,(3):37-37
一个高质量的中学体育课堂,体能练习的密度和强度要得到有效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当然,这一切实现的前提条件,则是解读教材,完成对体能练习内容的巧妙构建。一、"强度补偿"型体能练习策略"强度补偿"型体能练习,顾名思义是以教材当中的体能训练强度整体安排为核心,做好体能训练强度的合理优化。如教材当中涉及到的体能内容强度大,则体能练习的安排要保证低负荷,反之亦然。对于中学生而言,一旦在体育教学中超出训练负荷,则会产生疲劳感,对中学体育课堂失去兴趣。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能素质的提升会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实施技能练习与体能练习相融合,可以有效提升课堂运动技能,促进技能与体能共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运动技能与体能的概念、关系与融合设计的意义,探寻篮球教学中运动技能与体能相结合设计,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实现运动技能与体能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体育师友》2021,(4):16-17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调查法,对初中篮球教学中体能与技能协同发展的练习方法进行探讨。研究认为,篮球教学中体能与技能兼顾的练习可分为以调动积极性和热身为目的的体能练习、以技能学习为主的体能练习、技能学习后加强体能练习等三种形式,各种练习形式的练习侧重点和运动负荷安排有较大区别。体能、技能协同发展时要注意区分体能与体力的差别,关注技能学习与体能练习的先后顺序,控制体能练习的负荷及量度。  相似文献   

6.
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模块教学工作以来,一线体育老师比较注重模块内运动技术的教学,轻视或者忽略了体能练习。但是,没有一定强度的体育课不足以支撑学生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没有一定强度和内容的体能练习也不能为专项技能学习服务。因此,应在每节体育课中安排10分钟左右的一定强度的专门设计的体能练习,并且每学期安排几次专门的体能练习课,  相似文献   

7.
一、"补偿性体能"在高中选项教学中的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1.高中选项教学中体能发展的内容高中选项教学中体能发展的内容包括专项体能和一般体能。专项体能是指在运动过程中专项运动本身的动作和专项本身的技术动作在特点上相似的练习,以及提高专项运动时所需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而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中的专项体能只要抓住1~2项身体外显的核心指标即可,如,高中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中女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单纯的研究身体素质、技术、体能等已远远不够。体育教学以身体素质和技巧训练为主要标志,学生在动态与静态的交替中进行身体各部分的练习,必须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和危险性。因此,体育教学存在着产生心理障碍的内在可能性。就女大学生而言,探索其在体育教学中心理障碍的成因、特点和类型,依据体育心理健康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避免或消除女大学生体育的心理障碍,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1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我院95~97级女生180名,各年级人…  相似文献   

9.
张颖超 《体育风尚》2023,(12):110-112
随着义务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新课标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要求小学体育教学要充分结合课程特点,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小学体育组合练习方法有利于小学生学习体育技能,激发运动兴趣,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本文从体能发展的角度出发,先对小学体育组合练习教学进行全面概述,再对组合练习的意义做出分析,最后根据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对组合练习做出合理设计并提供具体的应用实例,以期为教师同行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冰雪体育教学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依据,系统剖析当前高校冰雪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认为,当前蓬勃开展的高校冰雪体育教学却存在着身体危机和课堂危机,这些危机以身体教化缺失和课堂教学不足为特点,既弱化了对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课程目标不能实现和学生对冰雪运动认知上的偏差.冰雪体育教学危机的出现,源于场地器材不足、体能水平较低、教学方法陈旧和宣传引导不力等问题.为此,提出改善场地器材、强化体能练习、完善教学方法和加强宣传引导等对策,以此促进我国高校体育冰雪体育教学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中学体育课堂设计中的教师行为进行研究,发现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教学行为存在导入和提问形式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教学组织形式存在单一和混乱、讲解和示范不规范、体能和技能练习比例不合理等现象,就教学设计中的教师教学行为提出优化策略,通过完善教师行为,优化体育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12.
《体育师友》2019,(3):17-18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体育课老师要重点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也要求遵从"理实一体化"教学原则。基于此,可加强中小学生"补偿性体能"练习,利用"补偿性体能"练习转变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营造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环境。文章将先分析"补偿性体能"练习设计问题,再阐述其课堂教学操作路径。最后,总结如何评价"补偿性体能"练习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优化与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献资料、教学实验、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普修课与单一选项课各自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选项 田径”的综合型体育课程模式并付诸于教学实践。该课程能够在项目特点上实现优势互补,因势利导地把学生从所选项目中激发出来的练习热情运用到一定的田径练习上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功能,弥补单一选项课在发展体能和素质教育上的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体质教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发展体能,培养道德品质。本文阐述了体育教学与体质教育的关系,提出了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质教育。  相似文献   

15.
刘亚丽  刘树雄 《健与美》2022,(8):130-132
随着中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学校和社会逐渐开始重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体育教学肩负着提升小学生体育素质的重要任务。在教育观念与教育需求不断更新的背景之下,小学体育教学如何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调动小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促进小学生体能的发展,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小学生体能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探究多样化体育教学方式,阐述小学体育教学中促进小学生体能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期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洪银鑫 《当代体育科技》2021,(7):151-153,156
作为小学体育教学主要形式之一的体育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良好体育品德的形成。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分析法等方法,对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体育游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根据气候及学生年龄特点,合理地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游戏内容;科学安排运动负荷,合理地将体育游戏应用于课的结构中;注重学生体能发展,合理地将体育游戏应用于身体素质练习中;精心选择游戏内容,合理地将体育游戏应用于技战术中等,旨在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为体育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显 《中华武术》2021,(2):33-3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体育教学实践,驳斥技术教学中基于体能的补偿性体能,认为基于体能的补偿性体能练习对运动技术教学具有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运动表象具有淡化作用;对神经联系具有阻滞作用;对肌肉协调具有拮抗作用。因背离技术教学主旨,"基于体能"的补偿性体能练习从而沦为无效操作。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程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教学实验法,探索体育课程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途径和方法。研究结果显示:体育课程对维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效应。不同的课程形式、教材内容和组织教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作用是不同的。学校层面上要改革现有的体育课程形式,建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体育课程,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教材、教法、组织的选用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是在发展体能,掌握体育技能的身体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学生体能、技能这一体育教学特点去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高校体育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体能,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此,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体能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因学业压力较大而忽视了体能锻炼,因缺乏锻炼意识而忽视了健康的重要性,因生活方式改变而导致体能素质较差等。基于此,提出了高校发展学生体能的体育教学实践路径,以期为高校发展大学生体能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案,有效促进大学生体能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0.
利用舞蹈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静 《体育教学》2001,(2):39-39
教育学和心理学普遍认为:在体育教学中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和练习的兴趣。学生在体育课中获得快乐,有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喜欢和乐于学习、练习,使体育兴趣不断得到加强、巩固,并能使学生对体育运动和体育课产生持久和深远的影响。舞蹈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运动,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情感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