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快乐体育”对学生体质影响的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体质健康的下滑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引发了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我们对现在实施的“快乐体育”进行反思很有必要。我们应该明确:“快乐体育”应当是“针对身体的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应该以完善人的身体为主要目标,提高人的体质,学校体育要真正承载起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提高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而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对终身体育的实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当前学校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教学现状对学生增强体质的弊端;确立体育是“针对身体的教育”、明确体育的本质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比较身体教育与运动教学的差异,坚信运动教学向身体教育转化是增强青少年体质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从体质调研结果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体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体质调研结果是体育教学改革对增强学生体质效果的客观反映。近20年来,大学生的体质总体呈下降趋势,体育教学改革偏离体育教育目标是其主要原因。总结经验,纠正时弊,注重实效,把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对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身心素质教育进程有重要的现时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和其它学科一样都是一种教与学的活动,这是共性。但体育教学还有其特殊性,教师除传授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和身体练习,去领会体育基本知识与要领,掌握运动技能,培养意志品质,以达到养护身心,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体育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何正确运用方法、手段、遵循教学规律,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衡量教学技艺高低的关键,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10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全面发展身体为主的教育思想是体育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的主攻方向。在课程设置上,主张以体质教育为主,采用健康诊断和体质测定确定教学目标,同时注意吸收和渗透各种体育课程设置的优点,弥补和完善体育教学短期效益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是高校体育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在政策监督、教学实施、评价与反馈等环节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使得高校体育并没有真正帮助体质弱势学生实现自己的体育教育目标。文章对辽宁省20所大中专院校进行调查,掌握学校针对这部分学生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实现大学生体质弱势群体接受平等的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终身体育思想的今天,我国学校体育仍受传统体育教育模式和体育评价体系的制约。在体育课或其它体育活动中,有许多学生是被动进行的,被动体育教学严重地影响着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赵晋 《体育科学》2002,22(5):104-104,127
体育人口,是指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体育人口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它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亲和程度。2000年,贵州省按照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开展了贵州省首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本文利用这次监测中的调查。  相似文献   

10.
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3方面指标呈下降趋势。学校体育课程未能开齐开足、学生合理运动时间被挤占是主要原因之一,保障学生体质健康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身体受教育权受到不同程度侵犯。应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细化学生身体受教育权的保障措施;赋予体育行政部门对侵犯学生身体受教育权的学校和个人进行处罚的权利;体育行政部门或各级政府全面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各级教育单位进行学生体质检测,以第三方独立真实的检测结果倒逼教育机构对学生身体受教育权进行保护;激励一线体育教师主动维护学生身体受教育权,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1.
体育活动与学校"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了很大的下滑趋势。学校如何遏制学生体质健康的下滑,建立一套科学分析评价、系统指导干预的管理体系,以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是本研究试图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根据学生以学习时间和身体活动时间是在校的主要教育活动时间为依据,借鉴现代发达国家“健康管理”的理念和运行机制,提出。以体育活动为主的学校‘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入校体育测试不合格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身体肥胖型,胖型,瘦型和矮小型构成了体育差生的主要群体。针对他们的体型和体质状况特点,经过与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对比分析后,认为在体育教学中的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们的身体训练,是提高体育成绩和教学质量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和健康,并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确保提高青少年体质和健康水平。2002年8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文件要求“自2003年新学年开始,所有高等院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2004年第7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期间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要求,高校主要负责人要作为学生体质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学生的体质健康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指针。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也强调,《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另外,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将高校大学生体育健康达标率列为一项重要的评估指标。由此可见,《标准》的制订和推广实施在我国学校体育工作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在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既往病史、膳食与营养、生活规律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探讨通过体育教学干预改善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身体及心理状况,从而使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有益改善,进而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实现,旨在使高校体育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杨东风 《精武》2012,(33):40-40,42
近年来,人们对社会现象中的弱势群体关注度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群体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职业院校体质弱势群体与体育教学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研究分析,并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体育弱势群体学生进行体育教育补偿体育弱势群体,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自己的身体教育发展思路,以期对职业院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体育教学对于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特殊作用。本文依据党和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精神和有关部门的规定及素质教育内涵,就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学校体育教育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的,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中心环节,在实现学校体育教育总目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发展的教育责任。针对当前体育教学中,尚存在“重育骰轻育心”的教学倾向,谈谈如何加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体质弱势群体指的是在体质发育方面处于不利地位,致使体育活动受到较大影响或者限制的群体。本文讨论的体质弱势群体包括身体患有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疾病或者体质健康标准不达标的学生。从客观的角度上看,体质弱势群体的确在体育运动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但作为学校仍然要尽可能地帮助这部分学生完成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各种方面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02年重庆市大学生体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2002年对重庆市大学生体质现状进行调查,得出重庆市大学生整体的身体形态较优、身体机能较低、身体素质潜藏着下降危机的结论。提出了增强大学生体质的目标应以提高身体素质为基础的观点,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领导要重视、体育课程要健全、体育教学思想要正确、措施要得力、后勤要有保障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仕 《体育科技》2012,33(1):109-111,117
在我国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对广西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体育课程教育目标模糊、主体与客体迷惑、评价效果不理想和学生对体育价值认识不足。据此提出了体育课程教学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强化教师主导作用、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制度和注重体育知识普及的发展方向,以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