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文是一条长河,奔腾不息,每一个波澜都是生命的跃动,每一朵浪花都是生命的欢歌。新课程给予了语文人自由的翅膀,也给了生命个性飞扬的天空。刻板的模式化的语文教学方式只是一潭死水,万紫千红才能使春色满同。语文教学锻造生命的基石,呼唤个性的凸显。  相似文献   

2.
一、个性与语文教学 个性是蕴藏在生命本质中的并通过生命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个性独特特征。语文教学是语言和文学的表现形式。语文教师如果个性化强,能够有意识地追求教学艺术化,就会使语文教学课堂充满个性的风采和活力。  相似文献   

3.
现代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生命体验和个性价值,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呈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作了以下二方面探究.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90年代,我曾经写过一篇《语文教师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意义》的文章,分析了包括钱梦龙、魏书生等80多位著名语文教师的成长经历,提出了语文教师的个性特点、思维品质、专业情感和人格魅力等对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该文曾获得了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一等奖.的确,由于语文学科人文性特质和文化载体的属性,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个性品质对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意义非凡.一、语文教学特别需要语文教师的创新思想2009年,我获得了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奖",颁奖会上主持人问我为什么要创新,我回答说:树叶告诉我的,因为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花儿告诉我的,因为岁岁年年花不同;阳光告诉我的,因为每天的阳光都是新的.我们都在努力寻求语文教学的本义,都在追求一种长线的目标和价值.但语文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即时的感受、现场的感情和个体的感悟.每一篇文章都似一个鲜活的生命,也都有着十分鲜明的个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文本价值的个性把握和解读,是实现共性目标和永恒价值的关键;现场灵感和瞬间生成的驾驭能力,是语文教师最为核心的着力点.而要做到这些,必须靠教师的灵动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感悟”一词的意思是感受和领悟,感受的是过程,领悟的是结果。感悟是一种智慧形态,也是一种人文形态,又是一种具有生命驱动力的思维形态,是联结感性和理性的带有生命体验的心灵之桥。它使语文学习充满个性,更具活力。离开了感悟的语文教学,学生就感受不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感悟"一词的意思是感受和领悟,感受的是过程,领悟的是结果。感悟是一种智慧形态,也是一种人文形态,又是一种具有生命驱动力的思维形态,是联结感性和理性的带有生命体验的心灵之桥。它使语文学习充满个性,更具活力。离开了感悟的语文教学,学生就感受不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感受不到语文课程中蕴含的丰富生活内涵和人性美、自然美、语言美,就会使语文教学失去鲜活的生命力,变得机械乏味。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的个性化教育都有叙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高中语文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要“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提倡个性化语文教学不仅是改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一种途径,也是老师体现自身价值的有益尝试,使师生在教与学中彰显出各自的生命价值。实行个性化的教学对老师本身也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需要老师具备很高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早在民国时期的国文老课本上就明确提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生命敏感,对任何生命都具有悲悯之心,但以往语文学科教学却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或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生命意识的培养、生命价值的树立。在语文教学越来越追求动态生成,对教材进行多元化解读的今天,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更应提倡师生对生活的切身体验,对生命的敏感和尊重,生命意识应该成为语文个性教学的应有追求和目标。  相似文献   

9.
一、个性与语文教学个性是蕴藏在生命本质中的并通过生命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个性独特特征。语文教学是语言和文学的表现形式。语文教师如果个性化强,能够有意识地追求教学艺术化,就会使语文教学课堂充满个性的风采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的国文课本上就明确提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生命敏感,对任何生命都具悲悯之心.但以往传统的语文学科教学却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或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生命意识的培养、生命价值的树立.在语文教学越来越追求动态生成、对教材进行多元化解读的今天,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更应提倡师生对生活的切身体验、对生命的敏感和尊重,生命意识应该成为语文个性教学的应有追求和目标.  相似文献   

11.
“有效教学”是教学活动和学科教学的一个基本追求,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取向。语文教学过程有效性的价值追求应是每节课都能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有所收获.充分让语文为学生生命发展奠基:一方面。学生在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言语技能的掌握上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少知到多知;另一方面。学生丰富了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学过程成了师生知识探究、精神建构的旅程。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崇尚个性、尊重个性、展示个性、塑造个性的时代。语文教学已不可抗拒地面临这个时代。语文教改的曲折历程可以证明,压抑语文教育的个性,就是堵塞语文教学的生命之源。呼唤语文教育的个性,正是为了引一渠活水清流,让语文教学呈现盎然生机。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其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教学,充分认识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地位,最大限度挖掘生命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同时,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的迫切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语文教育自觉承担的神圣职责,也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绽放个性,乐享生命"是语文分享教学的核心理念。以绽放个性为使命,以乐享生命为尊严,这是素质教育的追求!策略,是一个新理念能否被应用于实施的核心内容。笔者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探究了如下的实施策略。当然,这些策略本身应是一个系统,分而论之只是为了论述的方便。1.个性:语文分享教学的基石在新课标中,提到"个性"的就有14处之多。个性,是一个人优点的集中绽放,充分展示和绽放自己的个性,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在语文分享教学中,不仅强调学生的个性绽放,同时也强调老师的个性绽放。因为老师的个性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励学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个性和特长”明确为个性教育问题,这是全新的教育观念的体现,也是为了开掘语文教学的生命之源,引导出一渠语文教学的清流活水之举,这必然带来语文教学法新鲜活泼与多彩生动,使语文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盎然生机.  相似文献   

16.
尤建娅 《文教资料》2005,(21):173-177
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成了语文教师教学的根本使命。本文从语文学科个性培养出发,阐释了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发展学生个性所要构建的教学环境,并联系教学实践介绍语文个性化教学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一种教育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感悟生命。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个性化,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教师的素质,同时也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张扬教材的个性是个性教学的起点 凡是教材都凝结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个性的理解。例如,对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表达方式的运用;对生活的思考方式、语言感情的表达习惯;其审美趣味、写作特色,都有个性的特点。因此,语文个性教学应该尽力表现作家、作品的个性美。  相似文献   

19.
充满生命色彩的语文教学,是师生在双向倾诉中,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存在。教师觉得自己是在为生命而教语文,在用生命之灯照亮生命,使课堂充满人性,充满人文关怀,充满生命活力。让教学各个环节都蕴含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富有人文精神。从而体现人情的意蕴,人性的热情,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生命的伟大。  相似文献   

20.
所谓“语文味儿”.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所决定的语文课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它是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