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苏教版语文新课标》对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作了如下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不难看出,文言文教学目标首要定位是诵读和背诵。而实际上的高中语文课堂上,为了推进课堂进度,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中以文本翻译为主,串讲实词虚词,分析句式结构,剖析文本内涵为主要教学目  相似文献   

2.
张驰 《广西教育》2013,(12):44-44
初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是有差异的。初中语文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高中语文课标提出:"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3.
周军 《现代语文》2008,(11):87-88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共140篇课文,文言文竟占据40%的份量。可见新教材对文言文的重视是空前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4.
车颖 《教师》2011,(15):49-49
文言文历来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文言文教学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难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  相似文献   

5.
张雪魁 《现代教育》2012,(6):102-102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明确要求:“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相似文献   

6.
正一、高中文言文到底教什么?高中文言文教学如何处理"言"和"文"和"思"的关系?文言文,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在语言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大差异,是必须正视和解决的,所以必须重视文言词句的字面教学。而作为文章,且是千百年淘洗而流传的诗文极品,蕴含着先哲们的崇高理想和美好情操,这正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文"又是不能完全抛弃的。《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目标作了如下规定:"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  相似文献   

7.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规定,必修课程的文言文阅读与鉴赏要达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  相似文献   

8.
吴开华 《教育革新》2007,(10):35-35
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能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一些文言篇目。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历来都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文言文教学也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让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对于如何更好地学习积累文言虚词和实词,笔者在《文学教育》2018年4期下和6期上分别做了分享。本文笔者不揣冒昧把自己日常教学中所编的常见文言句式口诀也分享给各位老师,以期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设想】《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赠黎安二生序》选自苏教版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意浅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本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学习为手段,力求在学生走近文言文、激发文言文兴趣方面作出尝试。【教学目标】1.归纳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点。2.梳理课文,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及作者的观点态  相似文献   

12.
钱梦龙说过:"和现代文教学相比,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那么,如何在大力倡导高效课堂的形势下,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攻破这一"死角"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打造适合新课改形势下的文言文高效课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生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  相似文献   

13.
何建华 《课外阅读》2010,(8):136-137
对于文言文学习这一个板块,高中新课程标准这是样提出要求的: 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相似文献   

15.
宋国平 《考试周刊》2010,(53):52-52
新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诵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是毋庸质疑的,那么诵读如何合理地运用才能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目标呢?  相似文献   

16.
正阅读是凭借已知去获取未知。与现代文阅读相比,学生对文言文"已知"的了解主要来自于课内的学习。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这是对高中文言文日常教学的要求,也是对一名合格的高三毕业生的要求,当然也可以看作是高考复习备考须达到的要求。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就是对考生语文素养的检验,考生的语文素养是靠平时日积月累获得的。江苏高中学生  相似文献   

17.
任伟 《语文天地》2010,(3):38-40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课程的阅读部分规定中,要求学生“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反观目前的文言文教学.朗读教学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被弱化.  相似文献   

18.
关于文言文教学,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方法,注意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所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文言文怎么教?见仁见智。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得弄明白为什么要教文言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这样定位文言文教学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针对这样的目标定位(《新课标》在表述方面是否有问  相似文献   

20.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谈到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时是这样说的: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谈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时是这样说的: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