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诗人有一首著名的《白鹿洞》.诗曰: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这是一首实写诗人自己的读书生活的叙事诗.其第二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尤为著名,是诗人给后人留下的不朽名言,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因此,后人也往往将之归为"惜时诗".  相似文献   

2.
劝学诗话     
古往今来,劝学诗甚多。人生有限,学海无涯,读书学习须珍惜时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唐末诗人王贞白,早年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白鹿洞书院读书时,曾写下《白鹿洞诗二首》,第一首为:“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指引,周情孔思正追寻。”  相似文献   

3.
胡漪 《少年月刊》2014,(Z2):30-31
词语含义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而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比喻时间十分宝贵。成语出处唐王贞自《自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遍寻。"《西洋记》第11回:"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哪里寻?"  相似文献   

4.
李本哲 《中国教师》2011,(12):36-37
<正>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有一首著名的哲理诗《未选之路》这样开篇:"黄色丛林延伸着两条路,只可惜不能同时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诗中的"我"面对一边遍布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语文教学模式,从古至今就有着将读写结合在一起的教学习惯。著名的唐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中这样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同样,在宋代末期,著名的诗人程端礼曾经指出这样的观点:“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在近代,也有人曾提出读写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杨林燕 《海外英语》2014,(15):190-192,209
《乌鸦》是埃德加·艾伦·坡的著名诗篇,爱伦坡以他独特的视角创作了这一首诗。这首诗通过"美女之死"表现了美的极致,体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审美。哥特式是这首诗的另一主题,主要表现在诗歌的背景和形象中。《乌鸦》的魅力还体现在朗朗上口的诗句上,诗人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使这首诗歌简单易读。埃德加·艾伦·坡的种种努力促成了这首诗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著名思乡诗。诗中的"巴山夜雨",既描写了四川盆地的自然风光和自然现象,又包含着诗人细腻的感情和高超的写作艺术。该诗写作于李商隐任职梓州幕府时期,写作地点为唐代东川节度使辖区,即今天四川省三台县及其附近的嘉陵江、涪江流域地区。  相似文献   

8.
艾米莉·狄更生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诗人,她一生创作了近两千多首诗,其中五百多首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死亡与永生."死亡与永生"成了狄更生几乎一生遥望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古人读书以"静"为境。如"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说的是清静优雅的环境与读书人的心境相互衬托,人与自然浑然成为一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是说读书之妙境在夜深人静时;"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是讲读书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不知不觉"已春深"了,读书与春天同醉;"眼前直下三千字,  相似文献   

10.
词语含义:一寸长的黄金难以买到一寸光阴。比喻时间十分宝贵,应该珍惜。成语出处: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西游记》第11回:可叹一寸光  相似文献   

11.
<正>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历史上久负盛名、极具影响力的高等学府,曾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海内书院第一”,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唐代诗人王贞白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用诗记录下了那段美好的经历。白鹿洞1二首(其一)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2,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3,周情孔思4正追寻5。注释(1)白鹿洞:白鹿洞书院,位于九江庐山五老峰下。(2)春深:春末,暮春。  相似文献   

12.
唐朝伟大的诗人杜甫曾经在一首诗里写过这样两句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古至今,许多的文人学者对这两句诗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其中的"破"字。有人认为破字强调的是读书要读懂,有人以为  相似文献   

13.
诗人的寿命     
莱蒙托夫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诗人,他以449首抒情诗和27篇长诗的"高产量"攀登上了俄罗斯浪漫主义诗歌的顶峰,被誉为俄罗斯"民族诗人".  相似文献   

14.
古今名人读书大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而且因人各异,精妙独到,别有意味。◆为我所用读书法清代诗人郑板桥曾写过这样一首诗:"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他还说:五经,二十  相似文献   

15.
<正>唐朝诗人郑谷有一首著名的诗《淮上别友》: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在唐代的诗坛上,郑谷虽然没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地位那样高,但也是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写诗的水平当然就不用说了。就这首诗来说,也是一首很著名的"送别诗"。然而,明朝的诗学理论家谢榛却认为这首诗的结尾句写得不好,只写出友人和自己分手,"送别"的意思太明显了,没有余味。于是就把这首诗改为: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理论家 ,又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水调歌头·游泳》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这首词内容如下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根据这首词 ,完成下列问题 :1 .武昌是武汉市的一部分 ,它的早期发展得益于   ,武汉是著名的纺织工业中心 ,它的区位因素是  。 (   )…  相似文献   

17.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的诗人、剧作家,英语诗坛的先驱和一代宗师。诗人晚期以"拜占庭"为题创作的"驶向拜占庭"和"拜占庭"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王国的追求以及对艺术与精神永恒的向往。尽管两首诗在主题、象征等方面存在一致性,但仔细品读就会发现二者的不同。本文拟从意象、"拜占庭"古城描述、主题三方面分析两首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一寸光阴一寸金,读书娃儿不上心,平日十点才到校,今日太阳到头顶。Adiller,adollar,ateno'clockscholar。Whatmakesyoucomesosoon?Youusedtocomeatteno'clock,Butnowyoucomeatnoon.一寸光阴一寸金@孙建秋 @孙建和  相似文献   

19.
老师·诗     
老师是诗人, 每个学生, 都是他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20.
王维是唐代杰出的诗人,也是著名的画家,"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的主要特点。以画家的眼光来观察山水,以画家的手法来表现山水,从而使他的一首首精致的山水诗又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