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后期创作的最重要作品,小说体现了海明威对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的人文关怀和终极探求,带有存在主义的明显印记。从人物到情节设置,再到主题的延伸,海明威表现出了明显的存在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2.
新小说派是战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法国兴起,后风靡欧美的一个新的现代文学流派.所谓"新",一是表现在它反对以往各个时期的一切小说传统,建立起随着时代变化而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小说体系,并致力于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和写作技巧上的革新.二是它反对作家的主观介入,不表现作家的任何倾向."创作时他只能考虑艺术问题."艺术不是美化作者的'信息'的彩色信封."(阿兰·罗伯·格里耶《新小说论》)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视角下凯瑟琳·巴克莱形象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女主人凯瑟琳·巴克莱一直都是评论界争议的人物形象。海明威事实上是借助他的女主人公凯瑟琳塑造了一个具有女性意识的崭新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小说的创作背景及文本内容入手,反驳了传统评论家对其所持的偏狭观点,以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以期给她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以小说抒情--评苏曼殊小说的抒情化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说抒情,借小说发泄内心压抑的情欲,是苏曼殊小说的总体倾向。在现实生活中,佛教的清规戒律、传统文化、特定时代氛围共同构成对苏曼殊个人情欲的压抑,并最终导致了他在小说中营造了一个个关于男女艳情的白日梦,以发泄内心压抑的情欲。这样的创作倾向带来了小说文体的变革,改变了小说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状态,小说的抒情性明显增强,同时也带来了对小说叙事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在叙述风格上,海明威的小说《白象似的群山》和余华的小说《爱情故事》各具特色,前者善于客观化的勾勒和留白,而后者则擅长主观化的夸张和铺排。然而,二者在情感效果的呈现上却殊途同归:均以不可靠叙述表达了对人物思想和行为的评判。两部作品也有其明显的共同点:一是不可靠叙述手法的运用,二是爱情与责任题材的选取。余华对海明威的创造性借鉴,既是他自我风格确立的一次华丽转身,也是向海明威的一次反向致敬。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小说的发展,在很大发展上就是艺术视角的探索与运用。海明威的小说,明显地带有视角探索倾向。他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之故获得诺贝尔学奖即表明其在叙事方面的卓越成就。海明威叙事视角的独特之处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主体的静态的退隐;其二,主体视角的动态转换,其三,视角的分离与交织。海明威名的“冰山”理论就是与其叙事视角的独特运用紧密相连,并形成了其作品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死亡是海明威创作的基本主题,对死亡的探索和思考贯穿海明威创作始终。海明威喜欢冒险的个性与复杂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对死亡有了很深的感悟。在小说中,海明威关于死亡的理解表现为死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以及与死亡抗争等内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海明威小说创作的两大艺术贡献着手,以他较有代表性的吸收现代派艺术成果的作品《乞力马扎罗的雪》为例,阐述了海明威将借鉴意识流的写作技巧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从而体现他小说创作的个性风格。  相似文献   

9.
郑伟 《凯里学院学报》2012,30(1):117-120
海明威以单纯、简约的文体著称于世,对现代小说创作具有深远影响.他提出的“冰山理论”独具一格,该理论在其著名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得到了充分展示.探讨该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海明威运用“冰山理论”创作这部小说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0.
论陈若曦小说创作的现代派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若曦小说创作吸收、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手法 ,其作品 ,特别是早期作品有明显的现代主义倾向 ,到处渗透着象征、暗示手法 ,神秘主义及超现实的时空交错手法 ,反讽手法以及意识流手法。对陈若曦小说创作中使用的现代派艺术手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海明威小说创作的两大艺术贡献着手,并以他较有代表性地吸收现代派艺术成果的作品《乞力马扎罗的雪》为例,着重阐述了海明威对意识流写作技巧的借鉴,以及其小说创作的个性风格。  相似文献   

12.
女人与城市·漂泊与寻找--王安忆小说创作二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叙述倾向日益明显 ,写作技巧也日臻成熟。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母题是女人为生存和生活而进行的努力 ,本文中“女人与城市”部分就这一母题进行了讨论 ,并试图对其小说创作中的客观叙述加以分析。“漂泊与寻找”部分则从王安忆的自我意识出发 ,发现其小说创作中的漂泊与寻找的基调 ,同时对其中的主观叙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新感觉派小说作为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它以创作主体对怪、新、弄的现代性审美倾向的追求,以其鲜明的审丑意识,内向性审美视角,现代的艺术美感,实现了小说的现代性品格。新感觉派小说审美追求的现代性倾向为中国小说的现代化和现代艺术的中国化做了成功的试验。  相似文献   

14.
许多年来,国内外学术界根据施蜇存和穆时英、刘呐欧等人的交往,或他的小说中有一些与新感觉派相似的东西,就把他划归为新感觉派。实际上我们纵观施蜇存当年的小说创作,却能明显感觉到他与新感觉派之间的差异:通过分析施蜇存小说和新感觉派作家创作的不同之点,借此证明两之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独特的形式美——海明威小说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明威堪称20 世纪的语言大师。他开创的简洁凝炼的文学风格深深地影响了与他同时代和后代作家们的创作。本文从语言文体、叙事技巧和“冰山原则”三方面论述海明威小说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一代文豪海明威是美国文学中的神话,创作了无数经典的作品。本文运用比较对比的方法来分析探讨海明威主要作品与《圣经》在主题上的互文关联。通过对海明威作品和《圣经》的互文性解读可以加深了我们对海明威主要小说人物的理解,加深了对小说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鉴赏,同时对海明威作品的互文性解读也展示其作品的非凡艺术魅力,并为欣赏他的作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7.
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独具风格的美国现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以单纯、简约的文体著称于世,对现代小说创作具有深远影响。海明威在二十年代初开始创作,一九二三年发表第一部作品《三个故事和十首诗》以后,逐渐形成他特有的艺术风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通过对海明威的作品的分析和研究,指出海明威的作品之所以内涵深刻、意蕴丰富,写实主义的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海明威的作品产生如此艺术效果的原因所在。海明威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容量,他的思想中存在着浓重的虚无因素和存在主义倾向,他的作品驾轻就熟的主题是“虚空”,他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吸取了各种思想和种种手法,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本文还通过解析海明威作品中的象征主义,揭示其真正的人生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在创作达到高峰以后艺术激情出现了徘徊和犹疑,他感觉到了他所主张的神即自然、美在生命的观点与新时期文学主张不相适合,他感到创作上和文化选择上左右为难.沈从文对自己所选择的传统文化和小说世界有所改造.在他的小说作品中开始了尝试结合其他的文化以改造他崇尚的传统文化,尝试在小说的人物和故事中体现变革的力量,他的后期小说创作视角从率真、自然的湘西世界开始转向关注变化中的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20.
《老人与海》是欧内斯特·海明威 (1899~ 1961)晚年的成熟之作。凭借这篇小说,他获得了 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作为美国的现代著名作家,对现当代美国和世界文学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海明威可以说是 20世纪的同龄人。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多彩,甚至带有某种传奇性。两次参加世界大战,虽然多次身负重伤,但他没有倒下去。他的特殊经历反而促使他在作品中对战争做了深刻的反思。另外,他还喜欢打猎、钓鱼、拳击等,这些经历都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老人与海》的情节十分简单。他写一个老渔夫桑提亚哥独自一人出海远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