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2020,(9)
以往对衣饰与小犬的讨论已有不少,但美人手中所持拂子却鲜有关注。有研究曾简单提及这柄拂子应属唐代形制,还有学者对唐墓壁画中的拂子做过较为详尽的考释,不过有关拂子制时代性的论述似稍显不足,也未考察壁画所绘拂子与《簪花仕女图》中拂子的差异,而径直当作唐代拂子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麈尾     
麈,似鹿而大。据说,它与群鹿同行时,摇动尾巴能指挥鹿群的行动方向,有领袖群伦之义。 麈尾(图1、2)的用途为"拂秽清暑"(王导《麈尾铭》),似乎兼有拂尘和扇子的功能,然"御于君子",经清谈名士手执后,身价倍增。《辞海》解释为"拂尘。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拂子,用麈的尾毛制成。"  相似文献   

3.
<正>初步查证"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或"基本动作"的概念在我国最早出现在1984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体育辞典》中,在中小学体育教材中最早出现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版的《体育与健康》教材中,也仅在水平一教材中出现了"基本活动"的名称;2012版《体育与健康》教材中从水平一到水平三都出现了"基本身体活动能力"的概念。华东师范大学2001版的《体育与健康》教材没有出现这个概念,直到2012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一至水  相似文献   

4.
《鬼谷子》中的《本经阴符七术》是中国传统仿生类养生理论的一个重要源头。《鬼谷子》的仿生理论对庄子产生影响,即产生了《庄子》中的"两戏";而西汉时的《淮南子》出现的"六禽戏"很可能是受《庄子》中"两戏"的启发;至于华佗的"五禽戏"则直接继承并发展了《淮南子》的"六禽戏",是《鬼谷子》仿生理论间接影响下最成熟的养生功法。  相似文献   

5.
《集邮博览》4期"集邮史料"连载的董纯琦先生文章中,提到利其采(地名),但不知源自何处。我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5卷)《大英汉辞典》(外研社版)和《英汉大辞典》(上海译文版)等辞书中查到Lidice均译为"利迪策"。  相似文献   

6.
许多人都曾熟读过《庄子》,然而正因为"熟"便读"流"了。"庄子叫人达观顺天,跟武功全不相干",所以决不会有异想。例如,《庄子·养生主》中有篇雄文叫"庖丁解牛",人们多半会认为是"文"的经典,将《庄子》的哲学思想与学术仅仅当成是一种"认识论"。殊不知,《庄子》一书中不仅包含了他的人生观、世界观等等认识论的内容,同时也包含了十分丰  相似文献   

7.
王永贵 《收藏界》2012,(9):75-79
在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有两幅作品倍受世人争议:一幅是被视为中国书法史轴心和圭臬的《兰亭序》,另一幅是王羲之行书《洛神赋》。《兰亭序》曾引起过全国性的论战,而《洛神赋》却倍受冷落。王羲之《洛神赋》屡屡被斥责为"伪书",也有人把《洛神赋》认定为"集字本"。在当今鉴赏家的眼中,《洛神赋》由于在流转过程中,不仅缺少古代鉴赏家的题跋,还缺少鉴赏印签  相似文献   

8.
学稼 《武当》2013,(4):48-49
论得药1、什么是药物《道言浅近》中指出:"学道之士,须要清心清意,方得真清之药物也。"《心印经》上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规中指南》中说:"采药者,采身中之药物也。身中之药者,神气精也。"《人道言浅近》中也说:"精气神为内三宝。"精气神三者,在内丹功法中强调练先天,忌用后天,称为内药。《金丹四百字·序》中说:"炼精者,炼元精,非淫溢所感之精;炼气者,炼元气,非口鼻呼吸之气;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思虑之神。"这与张三丰在《道言浅近》中的"毋逞气质之性,毋运思虑之神,毋使呼吸之气,毋用交感之精"是一致的。后天的精气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日前公布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在优秀作品奖中,除了音乐剧《星》当选优秀作品外,还有杂技剧《西游记》、话剧《南越王》、歌曲《中国之约》、歌曲《广州2010》、长篇电视剧《羊城风暴》皆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方法作为教学内容首次在《课标》中被提出,为使《课标》的理念在体育教学中"落地",《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策略,并针对3个维度将教学内容表述为"某某动作(技术)的技术方法、练习方法与运用方法",使"方法是教学内容"的理念得到了更进一步具体化,在实际教学中更具有可操作化。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20,(10)
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潇湘"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创作母题,它不仅指实际的地理区域,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本是文学创作的概念,随后又进入到其他艺术形式。在音乐领域,以"潇湘"为题材或与"潇湘"相关的作品很多,仅在古琴曲中,就有《湘妃怨》《离骚》《平沙落雁》《潇湘水云》等曲目。其中,《潇湘水云》规模最为宏大,版本最为众多,至今仍然被广泛演奏。  相似文献   

12.
《网球天地》"百校赠阅"活动在 Tennis123网站的一项"大学生网球调查"活动中,有一个问题是"您经常阅览的网球杂志是什么?"75%的大学生填写了"《网球天地》"。大学生是《网球天地》的忠实读者群之一,杂志也一直关注着大学网球的发展。日前,Tnnis123网站携手《网球天地》发起"百校网球推广"活动,在全国高校中掀起了网球热潮。活动期间,《网球天地》为每所参与的高校提供1年的免费杂志。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等高校,《网球天地》深受大学生网球爱好者的青睐,每次将杂志赠送给高校网协时,同学们都争  相似文献   

13.
画犬     
正我国古代绘画传世名作中不乏犬类题材,如唐代阎立本《獒犬职贡图》里的獒、周昉《簪花仕女图》的宠物犬、《元世祖出猎图》里的猎狗。这些作品中描绘的各色俊犬,品种不同,形态各异,神采飞扬。"犬狗"作为专门的绘画题材,则最早出现在北宋《宣和画谱》中"鸟兽"一门。宋代不乏画狗名家,如宫廷画家李迪、李嵩、宗室赵永年等人。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2月26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布《关于公布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评选结果的通知》,集美大学主办的《体育科学研究》荣获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本次评选全国共评选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79项,二等奖142项。在体育类专业期刊中只有《体育科学研究》和《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获此  相似文献   

15.
礼仪、祭祀用玉在中国很早就使用,《周礼》中最早记载了玉器使用的规章制度。周代的玉器向礼仪性玉器方向发展,开辟了玉器"道德化"、"宗教化"、"政治化"的新时代。古代玉器的研究、兴起较早,始于汉碑上的《六玉图》,宋人聂宗义的《三礼图集注》,其后的《宣和博古图》以及吴大徵的《古玉图考》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发掘数量众多的西周墓葬,大量玉器出土加上国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上海港公安局工会和集邮协会于9月28日在局机关三楼警官俱乐部举办"庆国庆、迎十八大暨上海港公安局集邮协会成立五周年邮展"。邮展展出了《光辉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新中国"文"字邮票》、《新中国编号邮票》、《新中国国内首航封》等12部邮集29框,涵盖了专题、传统、邮政用品、极限、航空、试验6个类别。展品中不乏珍品,如华北邮政总局《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八周年纪念》邮票全套有齿和无齿票、旅大邮电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邮票、纪106《中  相似文献   

17.
《体育师友》2020,(6):26-27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教材三个一",主要指单一身体练习、以此为核心的组合动作练习、以此为核心的游戏或比赛[1]。以"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方向,即在单一身体练习中"学",在组合动作中"练",在游戏或比赛中"自评"或"他评"。在区级教研活动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紧扣"学、练、赛、评"环节,主题鲜明,亮点突出。文章以《立定跳远练习方法1》一课为例,阐述基于《纲要》的"学、练、赛、评"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要点。  相似文献   

18.
璞玄 《武当》2012,(4):56-57
"金口透易·梅花占"是"天心混元宗"秘传术数法门中的"宗门八法"中"杂法门"的内容。外界流传的术数法门中,与"金口透易·梅花占"最为接近的是《梅花易数》。《梅花易数》现在能够见到的最早记载,是明初杨士奇编写的《文渊阁书目》,其流传的起始时间应当在南宋末期至明代初期,在时间上与"天心混元宗"广传时期的下限接近。考量"金口透易·梅花占"的内容可知,如果把"金口透易·梅花占"中的"八动占"、"寄宫占"等内容隐去,则很容易形成现代流传的《梅花易数》,但《梅花易数》因为缺少关键的钥匙口诀,而使准确率大为降低,最后不得不加入  相似文献   

19.
以《晋江经济报》、《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2007~2009年涉"体育领域"的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体育城市"建设背景下媒体对晋江体育形象的报道变化。研究认为,这3年间晋江在体育城市建设背景下,三家报业媒体中对晋江体育发展的报道均是客观的。在塑造晋江体育城市形象中《晋江经济报》和《中国体育报》对晋江体育事件的关注度无论是从议题数量、议题范围都明显高于《人民日报》。大型赛事的举办是晋江吸引媒体、树立体育城市形象的"法宝",其次是发展经济、加强媒体沟通。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颁布与实施,围绕《课标》的讨论层出不穷。伴随着《课标》研究的深入,对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课标》与《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课程目标"设置看到,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由《标准》中分开阐述到《课标》中进行整合阐述,从五个维度修改成四个方面的目标,并在文字表达上进一步进行修正与界定。面对体育课堂教学对如何科学的实施"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一直是个比较难以把握与实施的课题,《课标》中重新将此进行整合与阐述,这给一线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难就难在如何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怎样结合才是一个适当的度地把握,这主要需要一线教师正确的理解并能在体育教学中加以实施,以此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