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心理和认知研究最先开始关注儿童解释话语的表现及解释能力的发展问题,其后也有少许学者从语用和交际的视角探讨儿童的解释话语及解释行为。学习者二语语用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请求、道歉、恭维等言语行为上。该文采用语用视角,将解释话语中对现象的解释行为视为解释言语行为,以给定题目的课堂小组讨论的方式收集口语语料,研究学习者在一语和二语语境下解释言语行为发起模式的表现。该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释言语行为的发起模式;发起模式的功能及语言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
杨筱霞 《考试周刊》2007,(28):66-68
本文调查了商务人士英语中介语请求言语行为,受试组为三组:北美组、汉语组和语际组,结合话语填充问卷DCT,分析三组被试请求策略差异以及请求言语行为方式特征,发现请求行为序列具有普遍性特征,语用迁移影响语际组请求语用策略,结果支持语用能力具有可教性、可学性观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参照Ervin—Tripp(1976)对英语中常用请求言语行为的研究,从文化角度对比研究英汉的请求行为在句法、语篇以及策略选择三方面的差异。笔者想借此跨文化对比研究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二语言语行为的研究中,有无必要习得、能否习得、如何习得二语的言语行为是研究重点。通过梳理二语语言水平与二语言语行为的关系、二语学习者是否能达到操母语者言语行为水平、言语行为能否教学等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提高二语言语行为能力应与提高二语言语能力一起进行;显性的言语行为教学是有效的,也是言语行为习得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语用迁移是语用习得过程中重要的跨文化交际现象,目前主要是通过言语行为展开研究.抱怨在人类交际中是一种威胁听话人面子的言语行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受社会变量的影响不同,采用的表达模式不尽相同.对比中美文化间的差异,可了解中国学习者是如何受文化迁移影响而实施抱怨语的.深化对抱怨语行为中文化迁移的研究,有助于恰当使用抱怨策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并对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水平组英语学习者的请求言语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学习者请求策略的习得和发展情况,发现:(1)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学习者直接请求策略的使用在降低,表现出向目的语发展的趋势;(2)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学习者规约性间接请求策略的使用在逐步上升,表现出向目的语发展的趋势;(3)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学习者非规约性间接请求策略的使用在增加,表现出回归迹象。  相似文献   

7.
二语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语境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语境和话语密切相关,不同的语境下产生不同的言语行为。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都离不开语境,将语境引入到二语教学中,不仅能让学习者理解目标语的具体特点,而且能提高二语学习者的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8.
请求语的语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使用“请求语”是实施礼貌言语行为的一种方式,它对交际的成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同国家的人们由于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地理环境、社会规范的不同,在请求语的使用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减少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促使交际顺利进行,很有必要掌握正确使用“请求语”的方法和语境。  相似文献   

9.
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不连续的语言体系.英语学习者的早期中介语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错误,或诸多不确切、不妥当的言语现象,称之为拙涩言语现象.该现象主要可从语言意识差异、句法取向差异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请求言语行为,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人们在希望受话者作出相应反应的一个重要言语手段。请求言语行为,分为直接和间接请求言语行为。本文会列举中英语言中的间接请求言语行为,分析其间接请求言语行为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使读者更加了解两种语言中的间接请求言语行为,并且让二语习得者更好地掌握两种语言中的间接请求语言行为。  相似文献   

11.
高婷婷 《海外英语》2012,(20):235-236
语用迁移是语用习得过程中重要的跨文化交际现象,目前主要是通过言语行为展开研究。抱怨在人类交际中是一种威胁听话人面子的言语行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受社会变量的影响不同,采用的表达模式不尽相同。对比中美文化间的差异,可了解中国学习者是如何受文化迁移影响而实施抱怨语的。深化对抱怨语行为中文化迁移的研究,有助于恰当使用抱怨策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应用能力,并对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金君卫  汪健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4):92-93,117
作为一种言语行为,请求行为威胁到受话人的面子,发话人总会采取一些方式使自己的请求行为显得礼貌得体。称呼语是汉语请求行为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受汉语文化影响的称呼语的选择对于语用距离长短和交际成功与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请求语虽然有一些相同之处,但也存在显著差异.在句法方面,英语最显著的特征是通过使用情态动词的过去式以及把动词名词化来降低请求的强加性,汉语请求中的礼貌主要是通过使用带有礼貌标志语的祈使句来实现;在语篇方面,英语多使用后序列,而汉语多使用前序列;在请求策略选择方面,汉语中的直陈式请求语所占的比例要比英语中所占的比例大.通过此对比研究,旨在揭示蕴含其中的文化价值,并希望引起外语学习者对文化差异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了解委婉语在言语交际中所具有表达间接言语行为、协调人际关系、语义扬升的文化折射现象,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英语报刊中委婉语的作用和相关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15.
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问的一种不连续的语言体系。英语学习者的早期中介语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错误,或诸多不确切、不妥当的言语现象,称之为拙涩言语现象。探究汉英两种语言的语言思维习惯差异、句法取向差异等,分析汉英中介语的一些拙涩现象,可以为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教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静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2):118-119
抱怨言语行为是表情类言语行为的一种.抱怨同赞扬、感谢、邀请以及表示相同或不同观点、看法的言语行为一样,都涉及多变的语境条件,因此话语形式的选择也是丰富多样的.主要从抱怨语的概念及其特点、汉语抱怨语的构成要素及分类、交际主体语境因素对汉语抱怨语的影响、抱怨语的表达方式以及表达抱怨时应注意的事项几个方面来对汉语抱怨语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请求和拒绝是面子威胁言语行为的典型代表,并带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因此可用以探讨学习者语用能力的中介语特色。个案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在实施言语行为时尚未达到与本族语者相当的礼貌程度,因此加强建设旨在提高语用意识的教学系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和文化沟通能力,尤其是礼貌地实施言语行为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恭维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很广泛的一种言语行为,可是人们对这一言语行为的理解一直有偏差.在进一步给汉语"恭维语"下定义的基础上,总结了恭维语的表达模式和表达功能.并明确指出恭维语不只是为了讨好他人,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目的.恭维语的应答语也很有特点,文章的最后还总结了几种常见的应答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介语语用学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的二语水平会影响语用迁移的发生,但两者的关系至今仍无定论。本文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两个不同语言水平组的拒绝言语行为,研究语用迁移如何受到二语水平的影响。26名中国汉语本族语者、20名美国英语本族语者以及大一、大三各60名中国英语学习者参加了本研究。研究参照Beebe等人的拒绝语义成分分析法,对用语篇补全测试收集的话语程式进行编码,并统计每组在各语义程式上的使用频率和排列顺序,以判断两组学习者中介语中表现出的拒绝语用策略与其母语语用策略的差异程度。研究发现,语用迁移表现出程度上的不同,并受拒绝诱发因素的影响。而且,无论是在语义程式的使用频率还是排列顺序上,拒绝言语行为中表现出的二语水平与语用迁移的关系基本呈正相关关系,即语用迁移的程度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20.
邱玉冰 《文教资料》2008,(12):47-49
由于语言的特点和文化的差异,汉英标示语无论在词语涵义还是句式结构和语气方面都各有不同,因此,汉语标示语英译必须考虑中英不同文化中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的差异、以及不同文化对言语行为策略的选择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