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高化学问题解决能力是化学新课程的要求,更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和化学教育的功能要求学生学会解决化学问题。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我国的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和技能,具有良好的化学科学素质。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但实际上教学仍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其根源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评价的滞后性,如果该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仍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由于在校时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抓好,导致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继续学习时感到相当的吃力。就化学教学来讲,要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作业量,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必趣和学习能力,就要加强学法指导。下而将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方面的研究和实施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化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生产实践的科学,它的诸多内容与生活实际应用密切相关。有效实施新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因为实验教学能提供给学生事实,它具有目的性、探索性和易感知性的特点。化学同时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理论,掌握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4.
亓英丽 《山东教育》2002,(11):50-51
问题解决及其功能的提出,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启示。问题解决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如何认识和理解化学学科中的问题及问题解决,如何搞好化学问题解决教学,是化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事情。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阶段进行绿色化学理念的教育,是培养具有绿色意识和环保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学绿色化学教育已经成为化学教育的趋势,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会有更多的化学教育工作投入此项工作,共同努力,使绿色化学教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化学实验的创新教育功能表现在,化学实验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并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为创新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化学实验之所以在创新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发挥重要功能,其深层原因根植于化学实验的本质特征之中,或说这是由化学实验的特点所决定的。与创新教育功能相关的化学实验突出的特点主要有:化学实验可以简化、纯化和强化研究对象,化学实验既具有可模拟性又具有可重复性等。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又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符合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特点,在化工类高职专业的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化学学习能力,促进高职学生去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化学实验的多种教育教学功能,对于深化化学实验教学理论,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素养,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功能 德育是化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实验则是进行化学教学中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同时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问题目前是一个倍受注目的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解决环境问题从教育入手乃是基本途径,化学教育对此责无旁贷,化学实验则更是任重而道远.环境教育还应通过实验与社会环境问题相结合,从而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名化学家戴安邦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巧,又训练科学方法与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皆得到发展。”所以化学  相似文献   

10.
张勇 《教学月刊》2002,(12):15-17
在化学主体性课堂教学中,具有强烈的学科特征和要求。所谓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化学研究性学习,就是在化学主体性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具有活动性的化学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使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1.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化学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德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热情,而且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联想、演绎、推理的能力。更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艺术和课堂教学效率,既高质量地完成化学教学任务,又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生动活泼的教学,培养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环境教育,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计划地实施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来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也给化学教育改革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已成为未来化学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化学实验教学以其独特的教育教学功能在整个化学教育中将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明确提出“初中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足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初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阐述在高职教育中引入绿色化学教育的必要性,提出具体的绿色化学教育的设想和做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绿色理念的新一代高职大学生,在绿色化学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化学科学中蕴含的美赋予了化学教育具有美育的作用.本文试图将化学美渗透在化学教育中,使学生在化学与美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中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与现代文明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中专化学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的任务,必须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等,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诸多能力的培养其目标在于,通过化学教学,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的同时,能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并且可以正确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化学问题。在此意义上,中专化学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广大技术人才的素质的高低。我国的改革面临着新的“战略机遇期”,社会对人才岗位职责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中专化学教学改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任务。  相似文献   

17.
化学实验教学与科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 ,它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 ,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巧 ,又训练科学方法与思维 ,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 ,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师指导下 ,进行实验 ,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 ,使各项智力皆得到发展。”所以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 ,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获取化学知识 ,培养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长达20年的“教学与发展相互关系”的实验中创立了发展性教学方法,强调了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他将培养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作为发展的三大支柱。特别强调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探究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它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和贯彻新课程标准,具有其他化学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只有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走进”实验中去不断地感受、体验探究过程,总结、归纳出属于自己的知识.才能把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具体的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化学是一门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诞生的科学,现实生活中各种化学难题得到解决促进了它的发展.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和现象可以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和解释,化学教学应该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一、紧扣学生实际,创建贴近生活的化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化学,如今已发展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愈来愈密不可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化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因而在提高未来公民科学素养,使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正确认识这一点,以化学学科自身独特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热爱化学,对于化学教师和学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