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颉 《传媒》2009,(2):31-32
他梦想成为作家,后发表作品无数;他梦想成为记者,后担任报社总编;他梦想拍电影,后成了影视公司老板。 从报社总编到影视公司董事长,他以不同的传播方式追逐梦想,从《男才女貌》到《北大荒》,他以精美的影视作品诠释责任。 他是北大星光集团董事局主席倪鹰。  相似文献   

2.
佚名 《新闻世界》2008,(3):23-23
一个在街头巷尾守着书报亭讨生活的报贩子,却能赚得月薪8000元以上。上海的一个报摊主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MBA课程。我经常到楼下买报纸和杂志,逐渐地便和摊主混熟了。前些天,这位摊主问我,你每个月要买多少杂志?我算了算,《中国企业家》、《财经》、《名牌》、《三联生活周刊》、《南都周刊》等,再加上一些影碟和旅游杂志.一个月总在三四百元。他又问:“这些杂志你都保存吗?”我说:“保存它干啥呀,全是看完就扔。”他就说:“那好,以后你不用买了,你每个月给我30元,随便你借。”  相似文献   

3.
观点     
《青年记者》2005,(6):82-82
《读》杂志总编胡亚权:用人上的八不选原则。看到水龙头流水不关的人;约会迟到的人;轻易下结论的人;10句话有8句带“我”的人;讽刺善良的人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人对要求件件应允的人;分辨不出5个以上树种的人。  相似文献   

4.
蔡总编: 你好,工作忙吧. 我接到三门峡市王峡科长说你征求意见的电话后,征求了我局部分同志的意见,并结合我平时读《档案管理》杂志的感受,向你放映以下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喻乐 《传媒》2004,(1):8-8,15-17
一位武汉大学的研究生朋友让我向他讲述一下北京的报业发展史,我送给他三本书,分别是《北京娱乐信报》(以下简称《信报》)社长崔恩卿1998年所著的《报业经营论》、2002年主编的《老实交代》以及新浪网的“总编在线”合辑《总编理念和传媒精神》。我告诉他:“你想了解北京报业市场,需要找到一个坐标,我认为崔老师最合适。”一个星期以后,朋友发来一封邮件,干叮万嘱一定要带他见见崔恩卿。  相似文献   

6.
从第一次接触《中国传媒科技》以来,至今已有3年,《中国传媒科技》是我最喜欢的科技类杂志之一。《中国传媒科技》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专业的走在科技前沿的杂志。  相似文献   

7.
《档案管理》杂志社及蔡总编:我对《档案管理》的一点感觉,一直想对你们说,但又觉得这只是我自己的感觉,说不说都行。(蔡:还是说了好嘛)。俗话说“众口难调”。(蔡:难调也要调,干的就是这活。)但是,今天我看到了最新一期杂志,封三上有“有奖提问”,我为杂志社为办好杂志的良苦用心感动,感动又一次触发了“感觉”。我对改版后的杂志,总体感觉是:办得不错,信息量大。编辑人员为了增大信息量,把正文的字体尽可能压缩,压缩到了老同志看书戴老花镜都费劲的程度。年轻的同志看杂志也不省眼,总觉得密密麻麻。索性,不少文章只看看大标题、小标题了事…  相似文献   

8.
步入牛年,我非常喜悦、爱不释手地捧着新版《中国档案》第一、二期杂志。她使我眼前一亮,哇!新版《中国档案》杂志,全刊精美彩色铜版纸胶印,心生感慨。我已在档案部门工作30多年,忆往昔,我从事档案工作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即在《中国档案》杂志上,题目为“档案馆缩微前的编目工作”(1984年第5期59页,当时刊名为《档案工作》)。从此以后,我和《中国档案》杂志的缘分就一直不断,经历了杂志的几届总编。  相似文献   

9.
涂俊明 《青年记者》2007,(19):58-58
8月16日《人民日报》有条新闻说,《读者》杂志为了给老年读者提供便利,即将推出"大字号"的《读者》杂志。读罢短新闻,再翻开案头的《读者》杂志,感到有些心里话要对新闻传媒出版界的朋友们说。  相似文献   

10.
说说《中国消费者》的特色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消费者》杂志的编辑,我有幸经历了刊物从 1997年发行 2万份、 1998年 4万份到 1999年 10万份,再到 2000年发行 30万份的发展过程。我以为,刊物的迅速发展是与“特色”经营分不开的。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第一,开掘品牌效应,用品牌优势确定自己独有的特色   《中国消费者》杂志是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的刊物,是中国消费者协会惟一的一份媒体。这一隶属关系决定了《中国消费者》自一诞生就有着与众不同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力。在全国 8000多种刊物中,《中国消费者》无疑是一个“黄金品牌”。如果说,…  相似文献   

11.
网络媒体内容与技术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媒科技》我常看,现在传媒杂志很多,科技类杂志也很多,但把传媒和科技结合起来的不多。这几年我主要负责网站的内容,技术上不是专家,但网站的内容和技术是无法分割的,所以我也必须学习钻研网络技术。《中国传媒科技》对我的日常工作帮助很大。有时,我把杂志的文章推荐给我的同事和朋友,他们也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2.
一次,《泰晤士报》招考记者,该报总编主考。第一道试题是让应考者从楼下踏着台阶一步一步地走上楼来。到了楼上的总编室,总编问:“你从楼下到我的办公室,一共走了多少阶台阶?”应考者  相似文献   

13.
徐雁 《中国编辑》2006,(5):75-77
我的雁斋里藏有两册有关书房的同名专集,一部是《光明日报》原“周末生活”版编辑组编集的《我的书斋》(科学普及出版社,1998,以下简称京版《我的书斋》),另一部也还是叫《我的书斋》(文汇出版社,2000,以下简称沪版《我的书斋》),是由《新民晚报》“读书乐”版编辑曹正文先生编集的。到去年春夏之交,南京《开卷》杂志的执行主编董宁文先生又编集了一种《我的书房》(岳麓书社,2005)。如此,三本书并肩于我的“书之书”专橱中,大、中、小各有形制,不经意间见出一种相成之美,已是当代书文化的一道小风景了。  相似文献   

14.
此生注定要和书刊结缘。早在上初中时,我就萌生当编辑的梦想,如今回想起来,似乎还能体会到那时候看到《读者文摘》、《辽宁青年》等杂志或一本好书时的满心欢喜。在我年幼的心灵中,日后能成为编辑,编一份像《读者文摘》那样的杂志,或者开一家书店,守一屋好书,和爱书人分享好书带来的快乐,都是很惬意的人生选择。没想到事隔多年,我真成了编辑,有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蔡总编: 最近,我看到一则报道,说的是有的观众批评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快成"一家讲坛"了.对于这个问题,《百家讲坛》的编导说,只要观众喜欢,收视率不减,就行.  相似文献   

16.
魏莎莎 《河北广播》2006,(C00):43-44,47
两年来,我带着深深的老歌情结,同老歌、同收音机前喜爱老歌的朋友们一起度过了让人回味的音乐时光。从《流淌的旋律》到《雕刻时光》再到《音乐爱美丽》,以红色金曲、经典民歌、流行经典为主要内容的怀旧音乐节目.伴随着我度过了充实而美好的两年时光。我也跟随着经典旋律回望了百年的历史;跟随着它们了解了百家的喜怒哀乐。石家庄的教育工作者阎大姐每当听到《白发亲娘》都会因为想念母亲而哭泣:石家庄的李大姐当听到《马儿啊,你慢些走》就会想到小时候学校操场上出操的场景;北京的张先生听到《驼铃》就会黯然神伤地想起20年没有见过的老战友:衡水的赵女士听到《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就会回忆起自己15岁当兵时,跳上卡车。  相似文献   

17.
无悔的选择     
从军5年,有4年是走“新闻”路。 记得那次新闻干事到基层物色报道员,我拉着新闻干事的手苦苦要求到团报道组搞新闻,并把以前发表的几篇“豆腐块”拿给他看……就这样,我放弃了当班长、报考军校的机会进了团报道组。在先后投出70余篇稿件都如石沉大海的情况下,我敲开了郑干事的房门。郑干事每年都被省军区和师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并且三次荣立三等功。我找他“拜师学艺”取经。但他只丢给我一句话:“路要自己走,志要自己立,梦要自己圆……”临出门时他还送给我《新闻简明教程》、《新闻标题制作100例》、《耕耘录》、…  相似文献   

18.
徐广耀 《新闻传播》2012,(9):199-200,202
文化传承某种程度上就是历史与现实交融的过程,传承历久弥新的北大荒文化,需要一系列有效的物质载体。总局党委要求,要实现北大荒文化的第三次繁荣。北大荒文化的第一次繁荣,《北大荒文艺》杂志做出了重要贡献;北大荒文化的第二次繁荣,《北大荒文学》杂志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正在形成的北大荒文化的第三次繁荣,《北大荒文化》必然会承担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北大荒文化》的创刊《北大荒文化》的前身是《北大荒文学》,而《北大荒文学》的前身则是《北大荒文艺》。  相似文献   

19.
李伟 《中国编辑》2005,(6):91-93
徐铸成(1907~1991)是名副其实的报人,宝贵的一生中有60年都奉献给了新闻事业。他先在《大公报》,是继张季鸾后,由该报理监会通过任命的两位总编之一(另一位是王芸生),显系居举足轻重的地位。后到《文汇报》,更达到事业的顶峰。近年有人著述《大公报》史而曲意回避徐铸成,然而无法磨灭他为《大公报》消磨的18年岁月,以及由此带来的恩恩怨怨。  相似文献   

20.
刘晶 《编辑学报》2019,31(6):600-605
我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内容总监,迄今已在该杂志做采编工作20年,亲身经历了她从《地理知识》杂志改版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发行量从1.5万册/期增长到100万册/期、杂志社从十几个人发展到拥有几百人的传媒集团的全过程。本文通过总结在《中国国家地理》20年的采编实践,探讨了自1999年以来中国科普期刊内容特性的几个发展阶段,探究了该杂志在近20年间是如何将其内容制作的性质从简单科普向科学传播转变的,介绍了其在内容制作方面是怎样完成了对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从学习和模仿到质变和超越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有中国特色的“地理味儿”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一些经验。我最想表明的意思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实践给我们以信心:中国的科普期刊,只要坚持科学传播理念、遵循媒体传播规律,完全可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普道路,并成为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