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已然成为被关注的焦点。而教学学术的研究则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维度。在教学学术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下可以有效推进教师的职业专业化、平衡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关系、完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体系和外部评价环境。在基于教学学术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生成中应该着力于教学学术理念与教师角色、评价与激励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以及教师教学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建设,可以促进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改善并且有效地提高大学的高等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对大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大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文章阐述了研究大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综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反思,认为目前在教学学术视角下对大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尚不够系统、深入、全面,文章认为教学专业发展和大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性将成为研究大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焦点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60年代之后,伴随着大学的扩招,英美两国高等教育质量出现了相对下降的现象,从而引起了公众的不满,进而引起人们对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的关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问题成为争论的焦点.英美两国的大学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均采取了一些措施,虽然策略不尽相同,但转变观念、因人制宜和对教师进行激励却是两国大学的共同点,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培养大学教师教学能力举措的共同性.英美两国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策略对于我国高校教师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兰天 《教书育人》2010,(3):100-102
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向纵深发展,高等教育质量日益引起高度关注,各国普遍重视提升大学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平,将其作为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对大学教师教学专业化的背景与动因 1.对大学教学重要性的重新认识 1990年时任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的博耶出版了《学术的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一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位于"一带一路"沿线的阿联酋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形成三种类型的高等学校:联邦政府大学、酋长国政府大学、私立大学.研究显示,阿联酋的高等教育极具特色:以外籍为主的人口结构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本土大学深受伊斯兰教影响;私立大学数量众多,外籍教师多于本土教师;英语取代阿拉伯语成为主要教学语言;女性师生多于男性师生.未来,阿联酋将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本土化、私立大学管理的规范化以及受教育人口的性别公平.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教师教学更是关系着高等教育发展质量,需得到更多关注。怀特海大学教育思想在促进我国大学教师教学方面,有诸多有益的启示:大学教师教学方式应充满想象力,大学教师教学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学教师教学内容要"新"。  相似文献   

7.
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力量,澳大利亚大学教师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认可教师的成就、激励教师的发展,以及设计合理的教师管理体系与晋升政策一直是澳大利亚大学的一项重要议题。澳大利亚大学的教师职称晋升政策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政府相关法律政策的实施不断进行变革与调整。进入21世纪,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提升大学的教学质量,随之澳大利亚大学在晋升政策方面也实施了一些重大改革,如设立教学型岗位、在晋升政策方面调整权重、鼓励教学优秀的教师等。澳大利亚大学教师的职称晋升政策改革体现了澳大利亚大学的管理文化,并与其高等教育改革历程密切关联,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组织化历程及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大学教师发展源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最初是由一些私人基金会组织资助的零星项目.经过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调整,美国一半以上的大学和学院设立了与教师发展相关的项目,并且建立起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机构.80年代之后,大学教师发展机构的职能越来越多元化,并建立起大学教师发展联盟组织.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教学学术发展已经成为研究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试图从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提出促进大学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途径,以求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教学学术发展已经成为研究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试图从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提出促进大学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途径,以求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1.
Governments in the UK and many other countries have long sought to promote the diversity of thei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owever, diversity is hard to define, harder to measure and even more difficult to compare between countries. Most empirical analyses of the diversity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s use categorical variables, which shape the extent of diversity found. This study examines continuous variables of institutions’ enrolment size and proportions of postgraduate, fulltime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o find the extent of variation amongst doctoral granting and al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United Kingdom, United States and Australia.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re is less variety amongst al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an in Australia, which in turn has much less variety than the United States.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extent of government invol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is not so important for institutional variety as the form that it takes. More tentatively,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more limited the range of institutions for which government funding is available the stronger government involvement is needed to have variety among the limited range of institutions for which government financial support is available.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的教师教育认证历时多年,特色独具,为该国高等院校的教师教育工作建立了质量基准线,也为该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其教师教育认证的实践,尤其是认证所遵循的依据或原则、认证所采用的程序或步骤等,为他国的教师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The last decade has witnessed a significant growth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around the world. The growth included the number of private education providers, and also the growing number of students. While some countries are experiencing trend growth, others are witnessing decline. Som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include increased regulation and stringent accreditation and reaccredi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courses, government policies to encourage the growth of public universities, and acquisition of small providers by large private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growth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has increased competition, and it has also established collaboration with public institutions. The growth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has also raised concerns about ethical governance, maintenance of academic standards, and mechanisms to plan, review, and improve educational outcom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Australia where despite growth, there is limited research about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This paper reviews literature on the global growth and decline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t then analyses the trends in Australia and possible scenarios for the future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country.  相似文献   

14.
15.
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是世界各国发展高等教育过程中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挑战,澳大利亚在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筹措保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体制。这些体制的形成与实施对我国筹措高等教育经费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朱浩 《复旦教育论坛》2020,18(6):94-100
澳大利亚政府对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监管政策变迁的历史轨迹与公立高等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有诸多相似之处,都经历过从“排斥”或者说“边缘化”到“被动接受”再到“标准化引领”的过程。该文从历史演进的视角慎思澳大利亚政府对私立高等教育监管政策变迁的动因与导向,进而总结澳大利亚政府监管政策的特点:通过间接管理方式控制私立高等教育机构逐利行为的度;通过诱致性制度强化公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竞争与合作;通过分类资助引导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键能力培养及评估:澳大利亚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键能力培养及评估是20世纪木国际职业教育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澳大利亚对此较早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其学者、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和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关键能力的培养及评估提出不同认识,不同类型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实践模式也各具特色。为应对面临的挑战,澳大利亚各界仍要经历较长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8.
卢艳  LU Yan 《天津电大学报》2011,15(2):68-69,73
澳大利亚远程职业教育是典型的双重院校模式,课程种类繁多,学习质量高,学生来源广泛,并具有健全的管理体制。近些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澳大利亚远程职业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更为先进,在完善的管理体制下,逐步建立起适合现代远程职业教育特点的质量保障体系。这些都对我国远程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成立ANTA以来,相关政策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其政策往往是与经济、社会、政党轮替以及相关管理机构的增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的制定与规划主体呈现多元化特点,各自扮演着应有的角色,相关政策的出台通常是多个利益团体达成的妥协。澳大利亚现行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面临着若干日益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xtent to which Australian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ave responded to multicultural issues. Data relating to the number and nature of courses offered throughout Australia indicate that curricular provisions in most institutions were at a token level only. Three case studies are presented which illustrate both this tokenism and the preferred model of the permeation of multiculturalism throughout the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