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自修正在进行时,教师走进教室,好几个学生慌慌张张收起手机,有一两个浑然不觉老师已走到跟前。
  教师痛心疾首:父母花了那么多钱,孩子却在玩手机!父母不了解实情,依然寄来生活费。  相似文献   

2.
宋文娟 《家长》2009,(7):30-31
没有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爱他们的父母。至少,孩子爱父母没有像父母爱孩子那样爱得那么深。出现这种情况,人们通常会抱怨孩子不懂事。看完下面这位母亲的诉说,你就会发现,孩子不那么爱父母,父母本身也是有责任的。  相似文献   

3.
父爱与母爱的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形成的对孩子的教养方法也有差别。追本溯源:在于男女的性别差异所导致的心理及行为的不同,如女性多感情丰富,男性多倾向于理智等。那么父母的教养方法究竟有哪些不同?怎样的教养方法最利于孩子成长?如何将父母的教养方法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4.
畅游新加坡     
盼着,盼着,去新加坡修学旅行的日子终于来到了。我满怀喜悦的心情踏上了旅程。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乘飞机,第一次出国……那么多的第一次,那么多的新奇,那么多的体验,怎么能用几句  相似文献   

5.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有太多的经历,却又各有不同。可是,有那么一群儿童,每天在家翘首企盼着父母的归来却无以言表;有那么一群儿童,想着父母离别时慈爱的笑容却无言以对;有那么一群儿童,生病时没有父母的陪伴和关心却言不由衷;有那么一群儿童,拿着红光闪闪的奖状回家却缥渺虚无。这群儿童独守家中,感受着与自己的年纪极不相符的孤独、寂寞与无赖。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应该是生理上、心理上的健康。我邻居有一对父母,平时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也算争气,学习成绩数一数二。可有一次为了一件小事,父母说了孩子一句,孩子却受不了父母的指责而离家出走。这件事对父母的打击很大,让他们感到困惑的是:他们用情感和全部的心廊培养起来的孩子有一天却突然让父母觉得那么陌生,那么敌对,那么可怕……为什么那么爱他们,孩子还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7.
欣欣有约     
欣欣姐:曾会婷同学的话让我想起了我读初中时的相似经历,有一段时间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长大”了,该有自己的想法与做法了,似乎周围的一切都不那么顺眼了,动辄就与父母拌嘴,与老师过不去……现在想想,那时候还是应该多体谅一下父母,尽管有时候他们是那么的唆。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很多时候我们对父母是不是应该多一点理解和宽容呢?我有点驼背,在同学面前我觉得很自卑,平时我不敢多照镜子,也不敢和同学们出去玩,我怕同学看不起我,嘲笑我。欣欣姐,我很苦恼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读者欣欣姐:又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了,秋果也成熟了,我们是不是该到…  相似文献   

8.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些父母抱怨孩子不懂事,说:“我白疼你了!”尤其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是考试考砸了,有些父母就会说:“我们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怎么考得这么差?。”“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怎么就不给我们争气呢?养你有什么用啊?”“给你吃了那么多的营养品,  相似文献   

9.
孩子总是有那么多“为什么”, 有时疲于应付的父母便会失去耐心而责备孩子:“你怎么这么多为什么?”其实,“为什么”是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激情。随着一次次“为什么”的提出,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会越来越强。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提问经常持不耐烦的态度,肯定会造成许多不良影响。首先,父母的态度会打  相似文献   

10.
沉重的爱     
橙橙 《家庭教育》2011,(7):52-52
从何时开始,曾经无忧无虑的他有了那么多秘密,常常一回家便关上他小房间的门,“砰”的一声,也似乎,对曾经无所不谈的父母关上了心门。为什么从那时起,孩子和父母不再无话不谈?为什么从那时起,孩子变得特别敏感叛逆?为什么从那时起,孩子开始有了许许多多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必须更好地提高父母的系质,父母应该有上岗证。那么,高素质的父母应该具有哪些特征呢?  相似文献   

12.
一句和十句     
经常听到父母这样对老师说 :“老师你多费心 ,教育孩子 ,我们说十句不如您说一句。”十句不如一句管用 ,并不见得老师比父母聪明 ,只不过教师所说恰恰是学生所需罢了。父母既然说了那么多孩子不听 ,甚至令双方都很烦 ,那还说它干什么呢 ?父母坚持说了那么多孩子不愿听的话 ,对孩子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从家庭教育的现状看 ,不少父母虽然极富责任感 ,但苦恼于自己的教育往往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上海市对一万个家庭的调查结果显示 ,87.6 %的家庭承认对子女的教育缺乏科学性 ,39.5 %的父母认为自己完全不懂得教育 ,12 .3%的父母承认基本上不懂得…  相似文献   

13.
吕麦 《家长》2008,(1):18-18
约定是一种承诺,约定也是一种力量,孩子与父母相约今生,父母履行着守护孩子的承诺。与孩子有一个约定,那么,父母就会有个期待,孩子就会有个目标!  相似文献   

14.
提及孩子的性教育,通常是父母在发现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与性有关的行为问题时,才开始真正关注孩子的性教育。研究表明,父母在孩子的性意识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绝大多数有性行为发展问题的孩子多与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有关,那么怎样才算是好的性教育呢?遇到孩子性教育中的问题,父母应该怎么做呢?首先,父母要树立性别平等的价值观念不管是女孩还是男孩都一样,父母尤其不要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假若孩子的性别与父母的期望有冲突,父母不要固执地、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对孩子的性别期望去塑造孩子的性别特征,否则容易造成孩子…  相似文献   

15.
希望     
每一个明天都是希望。乐观的家庭,在困境中仍然希望;悲观的父母,在希望中还是绝望。倘若一对父母不过高地希望,而是带着孩子实打实走向明天,那么他们所能获得的比他们希望的多,那么他们就会感到愉悦和满足。  相似文献   

16.
于启中 《班主任》2008,(8):69-69
这些年来,感恩教育盛行,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笔者曾进行过一次“我和父母的关系现状”的调查,其中对于“你最怕父母说哪一句话”这一问题,许多学生的回答有相似之处,大意是“我们为你付出那么多,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们吗?”其实老师有时也会说类似的话。现在父母、老师包括中小学生自己都认为感恩父母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就是学习好,  相似文献   

17.
对孩子来说,家庭中父母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学校和社会。这是因为父母与孩子接触最早,时间最长,机会最多,影响最大,烙印最深。做父母的都很忙,工作、学习、家务、社交等等,但是,既然我们生育了孩子,那么就注定要有一部分时间给予孩子。所以,无论我和丈夫的工作多累多忙,也总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散步、谈心,把对儿子的教育当作一件重要的工作去做。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样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思想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所  相似文献   

18.
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与此同时,生育他(她)的人获得了一个神圣而荣耀的称号——“父母”。这与“生”俱来的称号的获得看似容易,其实只有真正体验过做父母的人才会知道个中滋味。不然,何以古往今来那么多人都有“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感悟。尤其是在当今提倡“只生一个好”的中国社会,做父母的  相似文献   

19.
多与孩子交谈,这是父母与孩子沟通情感,加深对孩子学习、生活、思想情况了解的好方法。但是,不少父母亲却觉得一年365天,天天与孩子在一起,难以找到那么多交谈的好话题。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相互交谈的兴趣。白天,父母上班,孩子上学,各有各的事。晚上,虽然都回到了家,但除  相似文献   

20.
2月2日 晴 如果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有交通事故发生,也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失去父母的孩子或失去孩子的父母。这话是我们老师在一次安全教育课上讲的。今天,一走到红星路口,我就想起了老师的这句话。想着想着,我亲身经历的一件往事便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