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只又大又重的河马,睡在摇摇晃晃的小桥上,挡住了通道。一只棕色的狮子经过。“真是糟透了!”他说,“我最喜欢的阴凉地方可就在桥那边,他非走开不可。”他大步走到睡觉的河马身边说:“哇!哇!哇!我命令你走开!”可是河马没有走开……连动也没有动。长尾巴猴子从树上爬下来:“桥那边有很多好吃的果子,我们得把他推走!”猴子和狮子来到睡觉的河马旁边。  相似文献   

2.
儿子的创意     
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 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 我说:“是啊是啊,很勇敢.可世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 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他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相似文献   

3.
儿子的创意     
儿子的创意毕淑敏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我说:“是啊是啊,很勇敢。可世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他很郑重...  相似文献   

4.
趣话映衬     
古代有个人 ,身上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裹 ,骑着马在赶路。走路人看到他包裹背得很吃力 ,于是就对他说 :“你为什么不将包裹放在马背上?”他答道 :“马驮着我已经很重了 ,再放上包裹 ,马不更增加负担了吗?”走路的人听了哗然大笑 ,议论道 :“这真是聪明的笨人!”这当然是则笑话。但路人说的“聪明的笨人” ,很有点艺术性。“笨人”用“聪明”来修饰 ,看来似乎是矛盾的 ,但仔细一想 ,很有道理。“聪明的笨人” ,其实是说“笨人中的笨人” ,说“笨”是真 ,冠以“聪明” ,以反义词去修饰 ,一方面更突出其笨 ;另一方面又有讽刺意味 ,更增强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最厉害     
牛牛最近很“牛”,他认为自己比谁都强。有一次,牛牛和妈妈去看一个儿童画展,妈妈指着一幅画说:“牛牛,你看,这个小朋友画得真好!”没想到牛牛顿时不高兴了,他大声地说:“这有什么好,我画得比他棒多了,我才厉害呢。”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牛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最厉害。”要命的是,当老师和妈妈要求他把某件事情做得更好一些时,他总是说:“这已经够好了。”妈妈开始担心了。  相似文献   

6.
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读小学的时候,一次上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泥鸭、布娃娃等等,唯独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送去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师看了很不满意,说:“我想,世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  相似文献   

7.
雨辰 《教育与职业》2004,(16):45-45
有 位实业家,在当地很有名气。 之所以有名,一是他家大业大,二是 他教子独特。他那读小学的独子生活 俭朴得令人咋舌:衣着穿戴、零食花 费远不及一般工薪阶层人家的孩子, 上学放学步行往返,数九寒天,孩子 床上电热毯也不给用。有人不解地 说:“你这是何苦,不谈高人一等,也 不能委屈了孩子啊!”他笑笑说:“千 金难买幼时贫,孩子还是粗茶淡饭 好。我们钱再多,与他没关系,他的 未来还得靠自己奋斗。” 这 位大款“富门寒教”的思想非 常值得称道。然而,现实生活中重视 “寒教”的父母实在不多。不少…  相似文献   

8.
儿子的创意     
毕淑敏 《现代语文》2005,(10):15-16
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 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 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 置之不理。 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 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 我说:“是啊是啊,很勇敢。 可世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 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 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 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 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 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 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我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 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 懂得多少?金牌银牌历来都只有 一块,多么激烈的争夺。你还是 好好做功课吧。”  相似文献   

9.
倪萍 《辅导员》2009,(13):62-62
晚上,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家,坐在椅子上,边洗着脚边说道:“我说这袜子怎么这么容易破呢,原来是脚趾甲长了啊。”于是便喊我替他拿趾甲刀。可能是因为腰弯不下来,他剪得很吃力。我说:“还是让我来吧。”父亲很吃惊,但还是笑着答应了。  相似文献   

10.
《父母必读》2010,(5):12-12
我家宝宝刚刚3个多月,从出生后没多久,他的小鼻子常常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显得很不通畅。开始我们还以为他是感冒了,吓得够戗,观察了很久,才发现主要是鼻屎造成的。可怎么才能把鼻屎弄出来呢,我们想了许多办法,用棉棒粘,稀一点的还管用,干鼻屎就出不来了。我还跑去买了个吸鼻器,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操作得不熟练,还是宝宝鼻孔太小,反正还是弄不出来。  相似文献   

11.
有一天,一位男同学来到办公室,愁眉紧锁地说他有个上课说话的毛病,只要一上课,他就开始找“话源”,前面不行就后面,左边不行就右边,致使经常被老师叫起或请家长。他说他其实自己也不是很想说话,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有人开玩笑,说他是“语言多动症”!听了这位既单纯又冒着灵气的男孩儿的自述,我不由得笑着对他说:“暂且不论你这算不算是一种毛病,也不论你这是不是‘语言多动症’,但至少是一种精神不集中的表现,对吧!”他点点头……“那么你为什么精神不集中呢?”“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师讲的你都会了呢?”“不是!”“那就是老师讲得不好?…  相似文献   

12.
第一,要从小教起。小孩子在小时候,很容易感受外界的刺激,几天大的孩子,倘使他哭了,你去抱抱他、摇摇他,不上一星期,他就非你抱他、摇他不可了。到了五六岁,什么言语的基础,差不多已经打好了;什么做人的习惯,差不多已经养成了。从前有一个人,带了他3岁的孩子,去见一位哲学家,说:“这是我的孩子,今天带来请你教导他,想你定能教得很好的。”哲学家问他说:“你的孩子今年多大了?”他回答说:“今年只有3岁。”哲学家叹口气说:“你送来太迟了。”这位哲学家很有点道理,他很知道儿童的心理,知道小孩子是要从小教的。第二,开始要教得好。开始教小  相似文献   

13.
迁就平庸     
迁就平庸,已经是我们多年来的美德了。一个演员的戏很蹩脚,我们会说“她很努力”;一个画家作品很拙劣,我们会说“他孜孜不倦”;一个诗人诗歌写得差,我们会说“他是个好人”;一个运动员(或一个运动项目)比赛成绩很不像话,我们会说“他(他们)已经尽力了”。有一句很典型的流行语,叫做“这年头谁都不容易”。不错,是不容易,所以没有什么可埋怨的,更没有什么可批评的。但是世界并非平庸者的舞台。只有平庸者才体谅平庸者,在  相似文献   

14.
伟彦 《父母必读》2010,(5):122-122
认生——天生的自我保护到6~8个月左右,宝宝开始害十白和拒绝陌生人,也就是我们说的“认生”。这是因为此时宝宝的认知能力已经发展到可以区分出妈妈和陌生人了,而之前他是不能明确区分的。认生是为了让家人,特别是妈妈留在身边,远离陌生人。可以说,认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自我防御表现,是自然而健康的。  相似文献   

15.
朋友 是 位 老 师,每 天清 晨 都 要 骑 摩 托 车 去 校 ,有一 天 ,朋 友摔 伤了 ,很 严重 。 我去 看望 他 时, 他气 愤 地说 :“ 哪 个缺 德的在 路上 放了 一 块石 头。”我问 他 为什 么没 看 到。说 看 到了 ,但车 速 太 快 刹 车 不 及 。 继 而 他 说 :“ 来 我不 会开 得 那么 快,可这 条路 我 太熟 了。 ” 这么 平 坦 而 视野 好 的 路 ,他 竟 然 会 摔 得 如 严 重,也 许 真的 是他 太 熟悉 太相 信 这条 路的 缘 故 这让 我想 起 了野 兔。野 兔 是一 种十 分 狡猾 动 物,缺 乏 经验 的猎 手 是很 难捕 获 它们 的。但是 到 …  相似文献   

16.
我很满意自己的这一做法作文课上,我出示题目:“我发现了……”闫峰同学举手说他有个特殊的发现,可与周围同学说了以后,大家都嘲笑他,他问我能不能和我说。这时,班里已经笑成一片了。我感到很纳闷,便鼓励他说出来。闫峰再三请求我保证不批评他,他才肯说。我保证后,他红着脸说:“我发现男人和女人的生殖器不一样。”全班学生都笑得趴在了桌子上。闫峰的脸也羞得更红了。我稍作调整,便开始顺势引导学生:“人体器官是非常科学、非常严密的,器官无论大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人不慎摔了一跤,碰着了头,伤了脑部,如果这一部分脑神经正好是管语…  相似文献   

17.
流沙 《学习之友》2014,(4):18-19
我一直努力地向我11岁的儿子学习。他说数学要考95分,结果考了96分,狂喜,高兴得差点在地板上打滚了。我问他:“全班平均分是多少?”他说:“94分。”我说这有什么好高兴的,但他仍然很高兴。我称之为“自我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分享的趣事     
早晨,昊昊带来一本画面清晰、颜色鲜艳的图书“。这本书真好看!”我说。昊昊很得意地将图书放在了书架上。这时,亮亮走过来,他刚把昊昊的图书拿出来,昊昊就夺了过去,说“:这是我的书!“”我们一起看,行吗?“”不行!”昊昊说“。你来翻书,让亮亮在旁边看,可以吗?”见此情形,我说。“不可以!”昊昊的态度很坚决。昊昊怎么这点儿面子都不给我呢?我很恼火。可我又不能强迫昊昊,因为图书是他的,他有权保护自己心爱的东西。我知道分享应该建立在孩子自愿的基础上,不能靠老师的监督与控制。但是学会分享又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部分,我得让他去体…  相似文献   

19.
我的孩子路遥,在南通县实验小学二年级读书。他天真活泼,我很喜欢他,但他很不爱护书籍簿本。上一学期将结结束的时候,他的书已象字纸篓里的废纸一样了。这一学期开学才两周,倒又把新书的面儿撕掉了;过几天书本子几乎成了画册,他用各种颜色的蜡笔在上乱涂,真是“五彩缤纷”,有几处还用脚刀挖了几个“窟窿”,至于书角早已卷得不像样了,真是书不成书,字不成字。我很生气地现责问他说:“你怎么又把书本子弄成这个样子啦!”他却满有理由地说:“有的同学还不如我哩!”这时我的心里确有些火辣辣的,大声问道:“你为什么不向好同学学习,而老是向他们看齐?”他很不服气地噘着嘴说“好同学也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关注     
“老师,《黔之驴》一课只剩小东一人没背了!”语文课代表小悦跑来汇报。“你没再催催吗?”我有点诧异。小东虽然成绩差,但学习态度却很端正,在背诵时还从未做过班级的尾巴呢!“催促了,可是,他……他说他不高兴背了!”小悦满脸的委屈,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说出了缘由。“不高兴背了?说得倒轻松。这是学习任务,是学生就要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