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春霞 《学前教育》2014,(12):26-28
细心品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每次翻开首先看到的就是健康领域,不难看出健康领域对于幼儿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指南》中写道:“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幼儿在健康领域中的学习与发展被划分为“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三方面内容,关于“动作发展”则从身体素质发展的角度明确提出了促使幼儿“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模仿是婴幼儿先天具有的一种学习方式,婴幼儿正是通过模仿融入世界,获得发展的。模仿是婴幼儿发展的起点,也是婴幼儿创造的开端。0-1岁:别以为我学不会成长阶梯1心理学家曾认为,出生几个月的婴儿还不具备模仿别人行为动作的能力。但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发现,当婴儿呱呱落地时,他们就能模仿成人的行为了。人们发现,婴儿的智力水平和实际能力比我们先前想像的要大得多,婴儿的模仿能力超出我们的想像。点点的自画像经历了漫长的旅程,我终于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哎呀,那么多人围着我,个个都笑眯眯的。我也想笑,可是脸部的肌肉好像不听使唤,我不由得…  相似文献   

3.
有关研究表明,7岁之前是幼儿“感觉-动作-组织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幼儿学习感觉他的身体与周围世界,并在此世界中成长,进行有效活动。其中,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是重要方面。幼儿如果感觉统合(以下简称感统)失调,就会影响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及工作诸方面。为此,我们对班上的幼儿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训练。  相似文献   

4.
绘画,是幼儿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开发幼儿心智的一种重要手段。幼儿的绘画教育颇有一番道理,但许多人并不了解这一点。一、幼儿绘画心理的发展进程研究表明,儿童的绘画经历着三个明显的阶段:4岁以前称“涂鸦阶段”,5至9岁是“图式阶段”,9岁以后才进入“写实倾向阶段”。三个阶段不能超越,更不能倒置(但可以加速发展)。就涂鸦阶段来说,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大约在2岁半左右,幼儿的涂画杂乱无章;3岁时,动作有所控制,即能重复同一动作;3岁半以后,能画出不规则的圆形;而到4岁,则已有一定的“拟像”能力。“涂鸦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刘绘画动作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成长阶梯21-3岁的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在1岁前的原始反射动作基础上,幼儿的动作变得越来越具有目的性,并在动作熟练的基础上产生了心理表象。这一阶段婴儿思维的具体发展表现在:语言的发展、模仿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6.
郭毅浩 《教育导刊》2011,(10):64-67
律动是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类型之一.是指在音乐或节奏的伴奏下,以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为中心的音乐活动,其特点是节奏感强,动作形象简单。小班幼儿具有动作发展快、爱模仿、“认知依赖于行动”等特点,从这些特点来看,律动是一种符合小班幼儿学习需要、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类型。  相似文献   

7.
一、设计意图3~4周岁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模仿能力和初步的创作冲动。为了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而设计了“动感娃娃”活动。本活动以“电动娃娃”作为切入口,让幼儿从观察到模仿,从模仿开始到简单的动作创编,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感受音乐的快乐及舞动的乐趣。二、活动目标使幼儿能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帮助幼儿学习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三、活动准备电动娃娃一个,活动音乐一段,录音机一台,自制小舞台一个。四、活动过程(一)律动入室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按…  相似文献   

8.
通过概念学习引导幼儿进行舞蹈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韵 《早期教育》2002,(11):4-5
长期以来,舞蹈创作被拒之于幼儿园舞蹈学习大门之外,幼儿园中的舞蹈学习大都以模仿为主。模仿是舞蹈学习的必经之路,但舞蹈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模仿的阶段。 幼儿能否进行舞蹈创作?从出生之时起,幼儿就在自发地、本能地“创作舞蹈”。3岁的幼儿能够想到跟随音乐做小鸟飞的动作;5岁的幼儿可以模仿电视中的新疆阿姨跳新疆舞;6岁的幼儿可以根据音乐的风格、节奏,自由舞蹈。这些事实都证明:幼儿是具有舞蹈创作能力的。幼儿舞蹈创作的目标不应定为创作出一个完整的、优美的舞蹈,只要幼儿能通过动作创编获得体验从而加深对舞蹈美的理解即可。  相似文献   

9.
当前对婴儿动作发展的认识主要受到“预先成熟论”和“教育训练论”的影响,前者强调生理成熟尤其是神经系统对动作的制约,后者则注重环境和教育在婴儿动作发展中的作用,两者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婴儿在其动作发展中的主动性。婴儿具有动作学习的主动性,它表现在婴儿的经验、自发运动、模仿和认知与动作发展的相互关系上。婴儿动作学习具有主动性的观点对我国婴儿教育将产生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礼仪之邦,孩子是祖国的未来,3至6岁的学前儿童模仿能力强,这一阶段的孩子也是学习各种礼仪行为的有效时期。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实验法,以183名3-5岁幼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学前阶段儿童认知模仿和空间动作模仿的年龄差异.结果表明:动作模仿没有显著的年龄差异; 认知模仿有显著的年龄差异,具体表现为3岁幼儿的认知模仿成绩明显低于4岁组和5岁组幼儿,后两组幼儿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岁半左右是学前儿童认知模仿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成人应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认知规则刺激、降低认知信息的编码难度等方法促进幼儿认知模仿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模仿学习法     
一个人,从婴儿开始就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所谓“呀呀学语”,就是仿效大人开始的第一次语言发音。到了四岁左右,就会模仿成人或年龄较大的儿童进行口头唱数等;而进入学龄阶段,便具有了更明显的模仿性。他们的学习就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本能特点,是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行为表现和思维表现。在数学教学中,注意教给儿童模仿学习的方法,对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质量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内容与要求 1、通过玩“到小兔家作客”的游戏,帮助幼儿学习谜语,培养幼儿对猜谜、学谜的兴趣,发展其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让幼儿在模仿动物动作的过程中,巩固对有关动物动作特点的认识,培养幼儿四肢协调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阶段是技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等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
  小班幼儿运动能力逐渐发达,经验逐渐丰富,已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也慢慢像大人一样自然协调、灵敏,近几年,笔者借《指导纲要》正确引领的机会,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开展了“快乐跳跳”的活动通过实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对2岁半~3岁半幼儿动作发展的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岁半— 3岁半的幼儿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称为先学前期,这时,随着行走动作和手的随意动作的发展,他们的生活范围比婴儿期扩大了许多,所受外界的影响也大大增加了,客观环境对他们的要求也就提高了。成人常常要求他们从事一些基本的生活活动,同时,儿童也愿意主动模仿成人来做一些事情。为了全面了解这一阶段幼儿的动作发展状况,我们在从事了多年的幼儿教育探索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动作发展特点,制定了 2岁半— 3岁半幼儿动作发展评估标准,并试图通过对照标准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不错过动作发展的关键期,进而达到使幼儿动作良好发…  相似文献   

16.
朱丽 《新疆教育》2012,(21):215-215
生活能力是幼儿重要的能力之一,是幼儿综合能力的体现,在现代社会中突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对幼儿进行“生活能力”培养时,多少会让他们感到“被要求”,甚至产生抵触心理。“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是我们幼儿教育一直以来不懈的追求。所以,我们根据幼儿好奇、好模仿、想说话的天性,挑选和设计了一些生动有趣、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短小儿歌来帮助他们学习和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基本动作原《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提到要“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而国家教委新近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没有提及基本动作,因而不少教师对要不要发展基本动作产生疑问。我们认为应该发展。但这里有点要特别搞清楚。首先,我们指的基本动作,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活动能力,而不是体育竞技中的走、跑、跳、投等技术性动作。“规程”中虽没有提基本动作,但明确地指出了幼儿园体育活动要努力“促进幼儿机能的协调发展”。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当然属于机体的机能之一,理应得到“协调发展”。其次,我们讲的是发展,而不是“学会”,因为这些基本动作是幼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然发展会了的。例如:爬的能力,婴儿在七八个月时已  相似文献   

18.
1~2岁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这时丰富的感官刺激、合理的动作练习、经常的语言"交流",是幼儿早期教育的重中之重;2岁以后,随着幼儿基本动作能力和语言能力的逐渐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得以发展,他们通过积极的模仿获得许多生存必需的知识经验,因此,丰富的户外活动和人际交往活动在幼儿2~3岁时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幼儿时期是掌握口语的最佳时期,同时,口语能力是丰富幼儿知识、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工具。口语训练仅靠在语言活动中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在各种活动中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一、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增强幼儿说的需要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幼儿的活动量比较大,兴趣很高。如在《小动物接力赛》活动中,幼儿要戴上小马、青蛙、小乌龟的头饰模仿动物的行进动作,我请模仿动物的幼儿讲一讲是怎样做的。有的说:“我像小马一样飞快地跑。”有的说:“我像青蛙一样蹦蹦跳跳的。”还有的说:“我像小乌龟一样慢慢地爬。”…  相似文献   

20.
我班幼儿爱动、爱参加体育游戏,但跳跃的技能较差。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创编了一些体育游戏,让幼儿练习四种跳跃的基本动作。 1.由高处往下跳 “跳降落伞”这个体育游戏是根据幼儿喜爱飞机,向往做飞行员的心理安排的。如果枯燥地让幼儿练习由高处往下跳的基本动作,幼儿容易厌烦,动作要领也难以掌握,加上了情节,幼儿劲头儿就大了。游戏中,我们要求“飞行员”用前脚掌轻轻落地,双膝弯曲,保持身体的平衡,幼儿不知不觉地模仿起来。练习了几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