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学生虽然天天与数学打交道,但对生活中的数学却熟视无睹,对数学的应用更是无从下手,数学知识与能力脱节。这与传统课堂教学把数学学习与生活相割裂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应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真实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构建来源于学生生活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4.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到处蕴含着数学问题.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必须接受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应力求把教学与生活实践有效结合起来,还学生课堂生活的本色,让数学课堂向生活延伸.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让生活浸润数学课堂,让数学回归生活,引领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每位数学教师应重视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历,联系学生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和体验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有效性。一、生活素材浸润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6.
培智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特点出发,数学教师应激发学生兴趣,提供支持性学具,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课堂从而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生活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构建有效地“生活课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呢?  相似文献   

8.
周新荣 《云南教育》2004,(32):24-25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这不仅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在小学数学中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贯彻了新的课程论思想和新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有利于渗透德育,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怎样才能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呢?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学身边的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为此笔在平时教学中努力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特教数学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具有初步的计算技能、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孙钢坪 《广东教育》2005,(11):34-35
数学源于生活,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走进他们的视野,走进课堂,使课堂文化变得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加有趣,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课堂上要联系生活实际,在习题的编拟上也要贴近生活,让学生从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使之产生亲近感,变得具体而生动,诱发学生动手、动1:3又动脑,想办法来探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13.
钱雅 《教育现代化》2006,(2):109-109
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个道理现在的老师都懂,可如何真正的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活的味道。我们仍在不断探索与思考。随着一步步的实践,我们经常会惊喜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果这时我们能够抓住这些契机,让每一朵激情火花尽情绽放,就一定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学生与社会、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引进数学课堂,让课堂走向实际生活。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5.
生活问题走进课堂,会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一、数学要再现生活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  相似文献   

16.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课堂应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提炼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并提炼出数学模型和数学规律.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尝试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一、创设生活情境,体验数学的有趣  相似文献   

18.
应序芬 《海南教育》2013,(10):58-58
<正>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让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课堂,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社会、自然的密切联系,体会到知识的价值,增进学生的学习信心,并能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一、创设情境,引向指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周围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趣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我们当前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既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还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那么,怎样才能让生活实践和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呢?  相似文献   

20.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熟知的、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