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亦风 《传媒》2017,(6):28-28
《重返狼群》荣获2016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最佳新人纪录片”奖,作为该片的导演,很高兴此纪录片能得到这么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重返狼群》是一部由亲历者自拍的影片。2010年4月,成都女画家李微漪去若尔盖大草原写生,救活了一只失去父母的小狼崽,并把它带回了成都的家中抚养,起名“格林”,与它朝夕相伴,情同“母子”。渐渐地李微漪了解到野生狼的习性以及格林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于是她与我带着4个月大的格林重返草原。  相似文献   

2.
书架     
《藏獒》(二)作者:杨志军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定价:26.00元提要:《藏獒》的第二部是第一部的延续,描写了高原雪灾时期藏獒和人的表现,尤其是藏獒与狼群等野兽的搏斗故事。百年不遇的大雪灾降临了,百年不遇的狼灾来临了,四面八方的狼群聚集到了多吉古草原,向人类进行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4,(18):76-76
《狼图腾》姜戎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 定价:32元 潜心研究狼群11年的姜戎,一改传统观念里对狼的贬抑,对狼的竞争、勇气和团结等美好一面进行了毫无保留地赞美和倡导,并对以狼为图腾的蒙古游牧民族大加褒扬。这种对狼性的重新解读,让本书在热销的同时也饱受争议。  相似文献   

4.
郭怀娟 《传媒》2021,(10):68-69
央视纪录片《城市24小时》通过对城市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的人在做的不同的事进行记录,展现了郑州、武汉、深圳、成都、厦门5个各具特色的城市.该片采用"节点式"的空间叙事,朴素而深刻地展现了城市面貌.本文以《城市24小时》为例,分析纪录片"节点式"空间叙事的规律,以期为纪录片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工作》2021,41(2):94-94
2021年1月10日,e线图情2020年度10大图情要闻与10大国际动态评选活动圆满结束。《高校图书馆工作》编辑部、e线图情(http://www.chinalibs.net,http://www.chinalibs.cn)与《图书与情报》编辑部共同评选出了e线图情2020年度最有影响的10大图情要闻。1.国内首部图书馆口述史纪录片《口述国图》引发关注。2020年1月2日,由国家图书馆摄制的口述史纪录片《口述国图》在国家图书馆学津堂举行北京首映式。106分钟的纪录片,以亲历者的视角回顾了国家图书馆的发展历史,这是国内第一部记录和展现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口述史纪录片。9月21日,国家图书馆策划并举办了“纪录片与口述史的文献价值--《口述国图》研讨会”。12月16日,国家图书馆因口述史纪录片《口述国图》荣获由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颁发的2020年中国十大纪录片推动者。  相似文献   

6.
1.从《海洋》反观中国纪录片市场2011年8月12日,由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执导的纪录片《海洋》在中国院线上映。这部历时七年,耗资5500万欧元,并在当年二月一举获得"法国电影恺撒奖最佳纪录片奖"的影片,可谓雅克·贝汉自《迁徙的鸟》之后的又一巨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起步较晚,却已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龙脊》、《最后的山神》、《壁画后面的故事》等等,都在国际国内博得了好评。但纪录片要走向成熟并有所突破,电视人还需进一步地总结和探索。要拍出好的纪录片,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不可忽视。一、选题慎重电视纪录片的选题,比起其他形式的电视节目的选题难度要大。一部电视纪录片拍摄周期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一年两年,如果选题不  相似文献   

8.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力作《超级工程》系列,一改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工程题材的纪录片由海外纪录片大鳄把持的尴尬局面.在数十年的兼收并蓄下,中国本土工程类科学纪录片终于在国际纪录片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文章以央视《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超级工程2·中国桥》以及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伟大工程巡礼·中国桥》三个表现"中国桥"题材的作品为例,分析中国本土工程类科学纪录片是如何在国际视野下吸收西方同类作品的精华、塑造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9.
孙浩  叶小源 《东南传播》2021,(11):136-138
近年来,国产美食题材纪录片在《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作品的影响下,已经寻找到了新的叙事方式与传播模式.《早餐中国》《寻味顺德》《新疆味道》《舌尖上的重庆》等美食题材纪录片开始从地域特色、餐饮类型等方面分散发力,开启了美食题材纪录片的新纪元.在当下"群雄割据"的美食题材纪录片中,一档呈现国人烧烤情结的纪录片《人生一串》从众多美食纪录片中脱颖而出,以小众化另类视角阐释了我国美食纪录片的多样性.本文以地域空间的建构、多重维度的用户参与、工匠精神的体现三个方面,从怀旧的视角对纪录片《人生一串》的艺术表达与叙事特征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0.
周鑫湉 《青年记者》2016,(17):67-68
对于纪录片而言,对真相和事实的记录是制作的关键,观众也正因如此而在情感上被打动.纪录片选择梦想作为主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及情感共鸣性;从价值观选择上来讲,该主题的确立恰又聚合了当下社会主流文化的追求.本文选取《我就是我》《重返巅峰》《我是李娜》《梦想一代》等20部关于个人梦想的纪录片进行文本分析,从而找出其梦想话语的建构与呈现方式,并对其特征及背后隐喻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1.
<正>历时近一年拍摄制作的新媒体纪录片《穿越:成都气质》,于7月21日在中国最大的视频平台之一——腾讯视频独家首播。《穿越:成都气质》是该系列纪录片的开篇之作,利用新媒体科技,通过最真诚的视角串联成都古今,让更多人感知成都的过去、现在,全方位展现成都的独特气质和文化内涵。巴金先生于1990年赠与成都市档案馆的《成都日记》出现在纪录片第5集《情》中,该集以生于成都的巴金先生作为穿越时空的导游,以他身上所凝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人类学与纪录片是两个本体,而在一部文化人类学纪录片中,文化属性与影像的本体属性同等重要.由国务院新闻办策划监制,历时两年摄制的《第三极》是一部大受好评的文化人类学纪录片.基于受众本位的视角,以5390条影评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利用NVivo11软件工具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第三极》的成功得益于参与关系的建立、生态文明的传播以及传统与现代的联动,但也存在人类学方法论缺失的问题.为了使相关文化人类学纪录片能进一步发展,建议基于叙事结构的完整性,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光"出发,深描研究对象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社群文化.  相似文献   

13.
付慧青 《青年记者》2017,(32):107-108
东西方文明作为世界上主要的两大文明,在很多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在人类学纪录片中体现得也较为明显.本文以《藏北人家》与《北方的纳努克》两部人类学纪录片为例,分析东西方人类学纪录片审美取向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差异. 《藏北人家》是中国导演王海兵1991年执导的一部人类学纪录片,曾入围法国国际音像节(FIPA)并获得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纪录片“金熊猫”大奖、全国电视外宣节目荣誉奖.该片详细记录了牧人措纳一家在藏北草原上一天的生活,反映了藏民族在与大自然的抗争和适应中建立起的一种和谐关系,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情感心理和他们创造出的独特的游牧文明.《北方的纳努克》是“纪录片之父”美国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于1922年1月出品的人类学纪录电影.弗拉哈迪花16个月远赴北极,和哈里森港的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一起生活,完美地用摄影机再现了猎杀北极熊、生食海豹等原始的生活场景.两部作品在审美取向和人文精神上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纪录片,几十年来一直沿用的是画面加解说的模式。《望长城》的出现,打破了由一种模式统一天下的局面,使我国的纪录片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多元的时期。《望长城》被人称做纪实性纪录片,用意是为了与过去的那种“说主题”的纪录片区别开来。纪实,就是记录现实。它表明在创作中要把客观现实放在至上的位置。当今,能叫做纪实性纪录片的,大概有两大流派:法国的真实电  相似文献   

15.
仝晓明 《传媒》2015,(17):42-43
2014年, "中国梦"纪录片阵容强大,《中国梦·中国路》《追梦在路上》和《百年潮·中国梦》等许多优秀作品面世,真人秀元素的融入,全媒体平台的传播,拉开了"中国梦"纪录片的发展大幕.2015年, "中国梦"纪录片继续发力,《1937南京记忆》、微纪录片《中国梦365个故事》《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等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作品相继面世,为"中国梦"的实现助添能量.  相似文献   

16.
2004年4月,一本被誉为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狼图腾》横空出世,不仅引发了一场"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的大讨论,还被中国书业协会评为2004年度最佳图书.  相似文献   

17.
朱琳 《传媒》2017,(21)
纪录片是国际传播的有效载体,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相册,它的成功对传播与构建国家形象、有效阐释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之下,涌现了一批以丝绸之路为题材的纪录片,如《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海上新丝路》《瓷路》《神秘的西夏》《河西走廊》等,这些纪录片采用国际化的叙事方式,制作精良,具有较高的传播价值.《瓷路》《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等纪录片更是打开了国际市场.这对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丝路"系列纪录片的成功是中国纪录片积极应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加强国际文化交流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也标志着中国纪录片国际化传播路径的转向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如何克服文化中心主义的制约,既彰显自己的文化身份,又尽可能协调与他者的关系,尊重差异,和平共处是达到跨文化传播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8.
苟宗财 《传媒》2021,(19):39-41
央视体育、央视影音等移动客户端以及央视网自2020年2月24日起,同步上线了5集冬奥纪录片《冰雪道路》.该纪录片以"冰雪运动"为主题,通过专业化视角和权威性报道实现由"小众爱好"到"大众聚焦"的受众群体破圈,带来了别出心裁的冰雪运动专业知识"教科书".本文聚焦央视网原创纪录片《冰雪道路》的内容创作及传播创新,为媒体融合背景下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纪录片《芈月传奇》从策划、制作到宣发采用了正规化、专业化和系统化的操作模式,由专业制作团队打造,全景式记录了大型古装电视剧《芈月传》台前幕后的拍摄过程,并对剧中的人物和故事进行了史实回归和文化再塑,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和收视率。纪录片《芈月传奇》产业模式的成功,为破解国产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的产业困局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策略,对于打造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中国纪录片现代传播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16年4月,由旅游卫视与PPTV聚力旅游频道联合制作的旅游纪录片《去你的撒哈拉》在两大平台同步热播.该纪录片延续了《去你的亚马逊》《去你的巴布亚》《去你的北极圈》等之前几季节目的精髓,吸引了大量观众收看.进入2017年,正在摄制的纪录片还有《水浒故里》《西藏发现》《解密运城》《武功山》《美丽的八岭湖》等.旅游纪录片在国产纪录片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大众文化语境下,人们更追求审美快感,泛娱乐化倾向日益明显,而作为承载文化价值的纪录片为确保生存地位,也开始走娱乐化发展路线,追求短暂的视觉刺激,使其人文之美日益淡化.但在泛娱乐化时代,也有一些著名旅游纪录片在努力寻求市场和艺术之间的平衡点,通过不断努力,全面提升电视旅游纪录片的人文之美,《行者》《走遍中国》和《远方的家》就是其中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