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叶桐 《东南传播》2015,(8):128-129
2014年11月29日爱奇艺制作的首档说话真人秀节目《奇葩说》第一季上线。自开播以来,视频播放总量已轻松破亿。这档节目冠以"奇葩"的称号,成为网络综艺节目的"黑马",到底有哪些地方"奇葩"呢?本文就从节目话题、制作、选手、导师以及节目效果几个方面分析网络说话真人秀节目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梅娜  王权 《新闻前哨》2013,(3):30-32
自浙江卫视重磅推出大型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以来,不仅掀起了继《超级女声》之后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第二个全民热潮,更是让广大观众在观看该档节目时被节目本身的剧情、音乐及蕴含其间的普通人的梦想和真情深深地感动。本文分别从心理学、文化学及人类学的视角,试对这档独到的"情感大戏"本身的情感建构方式与建构路径进行深入的追踪,着重分析节目如何通过巧妙的故事设计进行"移情共鸣",如何推动传统选秀节目由偏重个体化情感表达转向情感"想象共同体"的建构。节目成功转型的背后,不仅是一种电视节目的"情感突围",更是可以藉观众的收视期待透视当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满足年轻快乐需求全世界有70多亿人口,他们组成了至少20亿个家庭,每个家庭每天的生活丰富多彩,又有着数之不尽的欢乐。欢乐适合传递,欢乐更在于分享,江西卫视《家庭幽默录像》就是这样一档集脱口秀、风趣幽默于一体的"合家欢"大型综艺生活节目,它用充满幽默搞笑的视频、语音和互动形式,每周为全国家庭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欢乐盛宴!与其他同类节目不同,《家庭幽默录像》拥有一套周密的视频征集系统,  相似文献   

4.
孙敏  刘珊珊 《传媒》2018,(7):71-72
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情感能量是互动双方真正参与的核心驱动力,一档节目如果能够激发观众的积极情感体验,就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情感,得到观众认可.《围炉音乐会》作为一档音乐故事类节目,以"外景真人秀实拍+现场live音乐会"模式为情感纽带,增强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互动,激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认同,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昃昱 《新闻战线》2012,(3):24-26
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城市零距离》,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城市服务管理广播打造的一档新闻类直播访谈节目。节目主要邀请政府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就当前广受关注的政策、法规、民生需求等与听众直接沟通互动。节目独创"政府部门  相似文献   

6.
在黑龙江,"新闻夜航"几乎囊括了中国电视界所有新闻大奖,中国新闻奖、名专栏等等;群众满意度连续八年名列黑龙江地区电视节目之首.这档家喻户晓的节目每晚至少有500万观众在电视机前准时观看.常看节目的观众对记者、主持人的名字非常熟悉,对"周国梁"这个名字却很陌生,他就是这些主持人、记者背后的"服务员"-负责日常工作,统筹全组的制片人.  相似文献   

7.
梁音 《中国记者》2012,(9):49-50
2012年8月20日,《南方都市报》音视频部发布"深呼吸"视频栏目的第一期.从前,这档周播新闻记录视频栏目的工程文件已经在电脑里停留了两个月,停留的还有整整十期"深呼吸"的节目成品.为它做铺垫的则是,这个部门成立一年多以来激情四射又惶恐不安的日子.  相似文献   

8.
《新闻爱好者》2006,(7S):F0002-F0002,F0003
《政府在线》是河南人民广播电台2003年7月1日开设的一档时政新闻类热线直播节目,节目定位是“聚焦公众和社会关注的话题,架起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2005年该栏目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  相似文献   

9.
胡吉星 《青年记者》2016,(29):71-72
《晓松奇谈》是爱奇艺王牌脱口秀节目,是高晓松在2014年5月结束与优酷合作后推出的一个全新自媒体视频节目,是他继《鱼羊野史》《晓说》后开办的又一档历史类脱口秀节目.该节目于2014年6月6日在爱奇艺开播,开播一年后总播放量突破2.5亿,单集播放量平均500万,创下脱口秀节目单集播放纪录,成为视频网站中点击量率先破亿的脱口秀节目.该节目呈现了许多观点新颖的话题,如高晓松自诉家族历史的“朝花夕拾”、讲述人类历史上最大渡海迁徙的“离骚1949”等.《晓松奇谈》中的许多话题都被网友热议,节目热度持续攀升.作为一档脱口秀节目,被网友持久关注其实并不简单.本文从节目传播策略、节目内容、主持人个人魅力、受众定位等方面来探究其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10.
作为爱奇艺平台推出的一档网络综艺节目,《了不起的孩子》自2016年开播以来,以其创新的表现形式、精彩的节目内容、丰富的情感传递,以及健康和谐的追求理念,收获了极高的网络点击率,其在口碑上的表现也是好评如潮。并使得这档节目在短时间内成为了一档"现象级"节目。因此,立足文本,对于该节目价值取向的构成及其影像机制的研究有着广泛的社会意义。本文在符号聚合理论视角下,对该节目的价值取向构建进行深入研究,并对网络原创综艺节目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刚刚获得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名栏目奖的《城市零距离》节目为例,探讨了一档广播类民生节目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媒体竞争环境下,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第2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有6篇广播访谈节目获奖。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有3篇。这是访谈节目在国家级大奖评选中获得最多的一次。一档广播访谈节目要吸引听众无非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主题的选择、访谈对象的安排、提问方式和配乐的选择。主题的选择在访谈节目中尤为重要,它是节目的一根主线,所有内容和音乐的配置都要与主题搭配。在获奖的6篇作品中,并非都是重大题材,其中大部分是关注民生,以小见大的作  相似文献   

13.
著名视屏网站近日推出了一档叫《让梦想飞——中国最牛人》的网络节目,该节目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网民朋友的推崇,相关的视频在优酷网上的播放次数已经突破千万。这档节目采用了与视频同步的投票环节,能够让网民朋友一边观看节目一边能够为自己喜爱的人物进行投票,优酷网这个举动不仅在互联网视频网站内创造了一次收视高潮,同时又真正地实现了与网友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4.
苏红 《今传媒》2011,19(3):79-81
情感类谈话电视谈话节目满足了人们的感情诉求,是公众强烈精神需求的产物,从国内第一档电视情感谈话节目的出现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情感谈话节目经过"螺旋式"的上升,达到成熟阶段。本文试图从情感类谈话节目的跌宕起伏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趋势,以及在当今电视谈话节目中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5.
周小燕 《新闻通讯》2012,(12):11-11
我采制的新闻访谈节目《毕飞宇和他的小说〈推拿〉》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是对这档广播节目的充分认可。下面我就结合《推拿》访谈,谈几点我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的认识体会。  相似文献   

16.
时下的电视屏幕上,谈话节目已然成为一股强大潮流,各大频道几乎都开设了相关栏目,并希望借此来提升自己的档次和格调。然而,要做好一档谈话节目并长期保持较好的收视率绝非易事,多数情况下其生命周期较短,创办一两年就不得不面临"下课"的窘境。在这样的生态背景下,凤凰卫视一档清谈节目《锵锵三人行》,自1998年4月开播至今,用几近于零的制作成本,保持了14年的收视旺盛,并套回1.5亿元的广告投放,这不能不说是电视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个传奇现象。本文旨在挖掘这档节目的成功因素,试图从中找到对其他谈话节目的发展有所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雷颖网聊》是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2010年1月1日开播的一档创新节目,也是基于"三网融合"背景下研发、制作的一档节目。该节目是以网络上最新鲜、最具争议的热点事件为选题,以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电信网三网同步直播的方式,以传统电视手段和网民在线实时参与(发帖子、发微博、QQ视频/音频连线)以及电信用户(手机短信、3G电话视频连  相似文献   

18.
雷晴  钟鸣 《声屏世界》2016,(8):33-34
江西卫视的《带着爸妈去旅行》是一档弘扬孝道的明星真人秀节目,除了独到的主题策划外,节目主创者带着情感运作、制作也是它打动广大观众的原因所在。这篇由《带着爸妈去旅行》部分原创人员撰写的创作思路解读给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研发体现中华特色文化的优质节目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敏 《新闻世界》2014,(5):71-72
湖南卫视2013年的收官之作《爸爸去哪儿》凭借近乎"零差评"、"零炒作"的口碑,实现了电视娱乐节目的又一次成功转型。这档大型明星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节目热播的背后,是电视荧屏中人文情感的温暖回归。本文从节目呈现、拍摄地选择以及节目播出效果等角度探讨《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中体现出的情感回归。  相似文献   

20.
大鹏(董成鹏)作为搜狐视频的节目主持人,在网络自制娱乐视频节目的领域不断探索,由一档脱口秀节目为起点,逐步推出系列喜剧短片《屌丝男士》,创建了独特的"鹏式幽默"品牌。通过这个品牌的影响力,大鹏正进军电影市场、网游市场,在组建互联网品牌产业链的道路上摸索前行。本文从总结其节目传播内容和形式所呈现特征的演变过程,探析"鹏式幽默"的成功之道,为其他互联网自制娱乐视频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