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一以精神分析为背景的团体成长小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析是一对一的解决心理问题的疗法,而应用到团体成长中会是什么样子呢?在大学生的团体成长中充分贯彻发挥每一个体主体性的原则,再尽量少地给他们干预和指导。经过8次活动,每一个人的个性都得到了体现,并且在活动中也得到了成长。  相似文献   

2.
主体性发展实验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是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宗旨,也是主体性发展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主体性发展教育正是针对传统教育中严重忽视人的发展这一问题而提出的。它更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强调教学过程中社会化与个性化过程的辨证统一,强调活动与交往 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变革传统的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而,针对传统教学中严重忽视人的发展,使培养的人缺乏个性和创造性这一弊端,关注学生主体性发展,提倡并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朱彩萍 《考试周刊》2014,(82):159-159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坚持面向每一类教育,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名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对学困生更需加以关注。本文对化学学困生进行界定,根据农村初中化学的学科特点,阐述农村初中化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自己在转化化学学困生方面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一直以来都关注人的解放,而且关于人的问题的宝贵思想和论述很多。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就是其关注的一个重点,马克思的主体范畴包含了主题论、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全面意义。结合马克思主体思想对人的基本属性的阐述,可以归纳出人的主体性发挥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是紧密相连的,相辅相成的。只有每一个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人的全面发展才可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目标。素质教育要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其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具体到小学教育,我们认为要打好三个基础:一是做人的基础,二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三是身心健康的基础。所以,从1997年开始,我们着手研究如何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小学生全面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根据现代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的目标就是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重视和实现人的个性发展。研究表明,个性特征对语言学习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语学科的独特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是英语教学的灵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应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8.
个性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一个人的个性 ,有形无形的影响着其他方面的发展。现代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发展优良个性 ,使他们成为具有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建设者。我们的目标就是“正视个性差异 ,成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9.
王英 《生活教育》2011,(10):60-61
“个性”这一概念,一是指社会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的特性,即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全部特点之总和,二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主体性的强弱,即个人的自主性、自律性的创造性之强弱。个人的自主性、自律性的创造性愈强,我们说他个性愈强。  相似文献   

10.
当今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严重弊端主要有三,一“一刀切”,所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没有个性,没有特长;二“少慢差费”,师生双方都花了很大的精力,而实际效果,事倍功半;三“形式主义”,注重形式,忽视实效,注重教师,忽视学生。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主体性是人对自我实施有意识的控制。它包括创造性、参与性、竞争性和适应性。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是有条件的。首先是主体意识,即要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意识,其次是主体能力(包括知识)。有意识而没有相应的能力,就谈不上主体性的发挥。有能力而没有相…  相似文献   

11.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个性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当代人个性培养的内容个性是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能动地形成的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 ,包括动机、意志、气质、情感等 ,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在人的个性品质中 ,既有惰性、保守性、依赖性等不良个性品质,也有独立性、开拓性、进取性、坚定性等积极个性品质。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人个性培养中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抑制消极个性品质的作用 ,激发积极个性品质的发挥。当代人的个性培养重在个体主体性的培养 ,因为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 ,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功能特…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就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践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个人的素质主要是指人的个性心理品质、认知能力、体质以及适应和改造客观环境的能力等主体性品质,  相似文献   

13.
“非指导性”一词缘于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该教学模式有以下特点:一是注意学生情感的发展、情感的释放、情绪的表达,决不为任务而忽视情感,也决不为目标而压抑情感;二是注重教学过程的主体性;三是注重整体性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学;四是注重个性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实践过程中,人们较多关注的是教育的实用性,即如何使学生更好掌握所学知识,以便在未来的考试中获取理想成绩,却忽视了对学生自身内在潜能的全面发掘。因此,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个性和主体性的发展。而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目的在...  相似文献   

15.
终身教育视野中的主体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性终身主体性发展水平存在涨落现象,并不是一开始就很高,也不总是上升的;只有每一代人主体性发展水平超过其前代,才能保证人类总体主体性水平的持续上升和加速发展;为师的真谛是培养出主体性水平超过自己的学生;自我教育是主体性教育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它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其本质是人的个性的发展,因此,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就是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一、教育理念由教师主体性向学生主体性转变现代教育是以“育人为本”的教育 ,是在尊重人、满足人、研究人的基础上实现教育人、提高人、发展人的教育。教育的这种革命性的变化即强调学生是教育主体 ,教师是教育的组织者、协调者、指导者和引导者 ,教师与学生是合作的互动的关系。要实现从教师的主体性到学生主体性的转变 ,要求广大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四种思想 :(1)爱护学生的思想。爱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只有爱护学生 ,才能了解每一个学生 ,相信每一个学生 ,尊重每一个学生 ,学习每一个学生 ,依靠每一个学生 ,教好每一个学生。真正的爱…  相似文献   

18.
在重写文学史中重新确立的新的文学规范,试图把过去作为政治依附品的文学解放出来,让文学成为具有其个性的独立个体。人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人在文学作品评价中的"主体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词,而蓝棣之的症候式批评方法,正是通过探析作者的深层精神世界,完成对作品的再评价,是在强调主体性前提下以一种极具个性眼光进行的一种重写文学史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潘晓娟 《广西教育》2012,(37):65-66
在阅读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个体生命的潜能,是阅读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一般认为,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落后,是造成学生没有实现主体性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在阅读教学中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学质疑、明确学习任务,教师充分展现教学过程、强化朗读感悟和有效做好反馈校正,是保证阅读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针对我国现行课程的种种弊端 ,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这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灵魂。“为了每一个孩子”集中体现的是教育的本性。教育不能追求整齐划一 ,不能只关注少数的人 ,我们的教育应面向每一个学生 ,要体现教育的公平与民主。“学生的发展”指的是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 ,承认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具体性和特殊性 ,承认每一个正在从事知识技能学习的人 ,首先也是有个性的人 ,而且允许并提倡在学习中保留、发扬他的个性。  在这个基本目标下 ,有六个具体目标 :  一是改变过分注重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