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金晔 《文教资料》2011,(11):19-22
老舍不仅是描绘市民生活的艺术大师,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满族作家。尽管老舍在建国前的创作中从不明确人物的民族身份,也从不指明小说的民族定位,但是,小说里多处展现满族文化,也隐藏着许多旗人形象,具有鲜明的满文化色彩。在清末民初激烈的反满情绪下,老舍依旧难以割舍民族情结,怀着"头朝下"的心理,创作出"隐式满族文学",以追寻和反思满族文化的盛衰得失。  相似文献   

2.
洪昱珩 《文教资料》2012,(33):51-54
老舍是当代文学史上杰出作家。他的作品植根北京市民生活,语言风趣幽默、充满京腔京韵,这与他的满族身份、下层旗人生活经历是息息相关的。《猫城记》作为老舍批判国民性,抒发对历史、文化、革命的看法的一部重要作品,其中所表达的情感、态度与老舍的满族身份是分不开的。本文将从老舍的满族身份出发,考察《猫城记》中所体现的爱国情怀、文化历史观念、国民性批判以及对政治革命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可以说,“穷北京满族人”这六个字解说并函盖了老舍生命与学的全部身世背景与本内容;亦点示出老舍在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学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与意义。老舍出生于满族穷骑兵之家,他亲身体会过“穷”的真滋味。自始至终,老舍都非常清醒地自我认定为“穷人”,自觉地把自己划归到“穷人”堆里。满族的确有着值得荣耀的历史,也有“头朝下”的一面。这是一种特殊的无奈、不平与优越的挣扎。“穷人”归向与“头朝下”心理,决定了老舍本的向个太不同:感情投向,素材选取,人物塑造,思索焦点等。可以说,老舍学中,写得最美,最感人的形象是那些“头朝下”的“穷人”。  相似文献   

4.
《正红旗下》是老舍先生对本民族文化心理一次全方位的审视,虽未完成,但依然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旗人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清朝末年的的社会历史现实,也反省了旗人性格枯萎的原因,流露出老舍先生对满族文化的复杂情感。小说秉承老舍先生的幽默风格,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苦涩的微笑。  相似文献   

5.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老舍是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相似文献   

6.
清代旗地制度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旗地是清代满族特有的土地占有形式。大清会典记载清代官田种类时提到的“有旗地”,是指盛京十四城旗人所种之地,及近京圈地征收旗租的土地。一、旗地制度的创立 1644年,清王朝建立以后,为要把以满洲为主的满、汉、蒙八旗做为其统治的“藩卫”,将原来居于辽河流域的八旗旗人陆继迁入北京周围地区。这些入关的旗人,原来大都是占有田地的大、小奴隶主,清王朝为了将他们安置在新的地区内继继维持其对奴隶的剥剥,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圈占土地。顺治元年十二月,世祖“谕户部曰:今我朝定都燕京,期于久远。凡近京各处州县民人无主荒  相似文献   

7.
老舍富有个性特征的创作风格与他那特殊的经历以及由此铸就的独特的性格为人有关。试图从独特的成长经历奠定了老舍平民意识的基调、浓厚的恋京情结造就了老舍小说鲜明的"京味儿"特征、末世旗人的特殊境遇造就了老舍小说浓烈的满族文化内涵;浓厚的宗教情结提升了老舍平民意识的境界等四个方面来探寻老舍小说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8.
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与地位在于他将文化探索注入“文心”,老舍的文学创作也将因此而获得永恒,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老舍那综合性的文化人格,擅长从本人经验感受出发的认知方式,作为旗人后代的末世感。这都决定老舍最终成为“文化型”作家而不是“政治型”、“思想型”或者“理论型”作家。  相似文献   

9.
老舍和少数民族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贫民的出身对老舍日后的生活、文学创作的倾向和整个人生观都有决定的作用。他早、中期的作品中,许多主人公是“隐蔽的”旗人,被文学史研究者称之为“隐式满族文学”。新中国成立后,老舍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正红旗下》是他首次全面反映满族人在清末时的全景式生活的作品,堪称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的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硕果。他在作协分管少数民族文学工作期间所做的两次重要报告成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其基本精神和组织措施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0.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阵亡。老舍是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说:"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  相似文献   

11.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阵亡.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典范,以百科全书式的容量,展现了满清时期丰富而广阔的社会内容。其衣、食、住、行、语言、称谓、家庭礼仪、精神以及文化传承等,都是研究民俗学的绝好资料。著名红学家周汝昌认为“曹雪芹笔下反映的那些家庭、饮食、衣著、礼数家法,多系满俗,断非汉人可以冒充。”①其实,《红楼梦》所反映的民俗并非满族所独有,它还包括蒙古、达翰尔等北方民族习俗在内。可以说,政治上,满洲旗人是统治者,文化上,汉人占绝对优势;汉人羡慕旗人贵族的豪势,旗人又羡慕汉人的文化,互相影响,在生活习俗饮食起居、言谈礼仪上构成了有汉有满,有南有北的社会习俗。②在这些繁杂的社会习俗里,时刻有“酒”的出现,而且作者也用相当多的笔墨描述了满清时期的酒俗文化现象,笔者在此将着重探讨《红楼梦》中酒演变以及“酒”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老舍与张天翼同以塑造市民形象而誉满文坛,被称为“双璧”。本文简要分析了老舍与张天翼笔下人物的不同点。老舍侧重于北方市民灵魂中的“柔弱”,而张天翼则侧重于南方市民的“愚腐”;老舍着意讽刺人物灵魂中的“苟且”,而张天翼重于人物“委琐”的特质;对洋化市民形象的讽刺,老舍批判了他们的“懦弱”,而张天翼则揭示了他们的“虚荣”。  相似文献   

14.
可以说,"穷北京满族人"这六个字解说并涵盖了老舍生命与文学的全部身世背景与文本内容;亦点示出老舍在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与意义.老舍出生于满族穷骑兵之家;他亲身体会过"穷"的真滋味.自始至终,老舍都非常清醒地自我认定为"穷人",自觉地把自己划归到"穷人"堆里.满族的确有着值得荣耀的历史;但,也有"头朝下"的一面.这是一种特殊的无奈、不平与优越的挣扎."穷人"归向与"头朝下"心理,决定了老舍文本的几个太不同:感情投向,素材选取,人物塑造,思索焦点等.可以说,老舍文学中,写得最美,最感人的形象是那些"头朝下"的"穷人".  相似文献   

15.
老舍,以其幽默诙谐却又不乏庄重谨严的文笔,感染并影响着他的读者。多种文化在他身上的碰撞与融合,又形成了老舍独特的文化气质。也正是这独特的文化气质,使他将对文化的思考贯穿其一生,构成了其文学世界独特而又深厚的文化内蕴。同样,在老舍构建的胡同世界里,他也从文化层去展现狭隘、敷衍的人物,和谐的街坊关系以及旗人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一朝国都之建筑风格 ,应是其统治者的统治思想和文化的缩影 ,清王朝作为少数民族君临中原的政权 ,其“龙兴重地”盛京皇宫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富有满族特色的皇宫 ,其建筑理念及其入关前、后两组建筑满族风格的多寡 ,反映出其统治者的统治理念及“汉化”程度的不同及国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三言二拍”所收明代拟话本小说,尤其是冯梦龙、凌濛初的自创作品,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明代运河流域的商贾文化。这些作品讲述了许多曲折的经商故事,塑造了不少生动的商贾形象;既肯定商贾对繁荣经济的作用,也抨击其败坏社会风气的恶习,既狂热崇拜财富又讲究取财有道。这些思想内容折射出明代中后期李贽新思想辉光,应该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8.
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老舍是先父的同行,他们年龄相仿,意识形态高度相似,又都在大学、中学任教,并且都是老北京人。不同之处在于,先父是汉族,老舍先生是满族;一个以写作为主,一个以教书为生。他们二人都是研究文学、语言学的。那时北京市大学教师、中学教师都不多,所以他们时不时在语言文学研讨会上见面。我幼年时就读过老舍的名作《赵子曰》《二马》《骆驼祥子》等,他那深厚的语言造诣和别具一格的创作手  相似文献   

19.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和林语堂的《吾国吾民》分别塑造了中国恭谦有礼的良民形象和圆熟诗意的哲人形象,这可以从中国的文化品格、中国人的性格两方面来加以比较各自所塑造的总体中国形象,并从中看出作者的不同态度;可以说,自塑形象是“自我”与“他者”的有效对接,所以造成不同形象的深层原因既是作者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及价值取向的不同,又是异国读者的社会集体想象的不同,但对“自我”与“他者”的超越又使得这两个自塑形象具有共同点。  相似文献   

20.
老舍作为市井生活的亲历者和洞察者,他的作品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市井人物,对于父子形象的刻画颇见功力.老舍的独到之处在于对父子关系的描写细腻而又微妙,摆脱了单纯的二元对立模式.以老舍小说中的父子关系描写作为切入点,一方面试图揭示冲突背后父子双方对于传统伦理观念的认同,这种认同与血缘联系一起维护着亲情以及传统家庭的基本格局;另一方面,试图借此揣摩老舍对于传统家庭文化的复杂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