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跳台滑雪中起跳技术与空中飞行动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跳台滑雪中速度是必要条件,起跳角度和方向是基础,起跳时机是关键,飞行动作质量是根本.对跳台滑雪的起跳技术和空中飞行动作做深入探讨,旨在为提高跳台滑雪运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跳台滑雪技术结构中,起跳是关键的技术环节——起跳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空中姿态和远度;这两点共同决定着最终成绩,特别是飞行远度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总成绩。起跳时易出现的主要错误动作: 1 起跳动作用力不均 外观表现:空中飞行偏离正确轨道,身体平衡不  相似文献   

3.
跳台滑雪是冬奥会雪上比赛项目之一,研究其训练理论和科学训练实践的前沿信息,为备战北京冬奥会提供理论参考。我国跳台滑雪项目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与世界跳台滑雪先进国家相比仍处于落后水平。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对近些年来国内外跳台滑雪技术研究的方法、技术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进行分析。从研究方法上看,有对自我效能感、流动性、正负影响、焦虑与跳台滑雪成绩关系的心理问卷,以及年龄特征的定性方法研究;也有使用大范围摄影测量、力传感器与遥控测量、足底压力和肌电图、风洞实验与计算机建模和模拟研究等定量方法的研究。对跳台滑雪技术动作的运动生物研究主要表现为对跳台滑雪整套动作的助滑、起跳、飞行和着陆四个阶段的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的描述。  相似文献   

4.
冲!     
跳台滑雪也称“跳雪”。比赛时运动员不用雪杖,不借助任何外务,以自身体重从起滑台起滑,经助滑道获得110公里/小时的高速度,于台端飞起后,沿自然抛物线在空中滑翔,在着陆坡着陆后继续自然滑行到停止区。跳台滑雪的技术动作包括助滑、起跳、空中飞行、着陆四部分。  相似文献   

5.
跳台滑雪的姿势裁判应在运动员从起跳到终点线着陆为止的期间内,对运动员完成两个动作过程的正确程度、动作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力的强度,用“空气阻力的力学观点”进行评定。以下1—5类的新的评分规则是在一般情况下,对飞行姿势和飞行距离的评定。新的评分规则是用有关的概念对飞行动作做出的补充的解释说明。 1 优秀的飞行姿势20分 飞行距离到K点及超过K点,腿弓步着陆。 1.1 3类型的空中姿势,重要的是雪板与飞行曲线的角度及其着陆后均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对我国优秀运动员的起跳技术进行动作技术诊断,探究优秀跳台滑雪运动员起跳阶段的运动学特征。研究方法:以8名吉林省优秀跳台滑雪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3台高速摄影机,按照三维DLT法的要求,垂直于滑行方向对运动员起跳时的影像进行3次跳台滑雪拍摄,选取成绩最好的1次滑行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在起跳阶段,与世界级运动员相比,我国优秀运动员起跳时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角速度较小,踝关节角速度较大且下肢关节发力顺序存在差别,存在过早蹬伸及重心靠后等情况,并且起跳时刻身体躯干角度过大,增加了空气阻力作用。  相似文献   

7.
跳台滑雪成绩的优劣由积分多少来决定.积分是用下列方法计算出来的.积分=第一次试跳总分+第二次试跳总分总分=飞行距离分+姿势得分飞行距离分=飞行距离远近的得分姿势得分=五名姿势裁判员对运动员从助滑、起跳、空中、着陆到停止的动作质量的给分(五个得分中去掉最高和最低各一个得分后  相似文献   

8.
雪上运动     
G863.12,G804.65 9802676跳台滑雪空中飞行初始姿态的实验研究[刊,中,A]/王志选,李润,关佐恒,吴德义//体育科学.-1998.-18(2).-55-58图2表2参4(MYL)跳台滑雪//动作//姿势//风洞实验//起跳//风速//阻力//测量跳台滑雪运动与空气动力学因素密切相关.采用运动员进入风洞吹风实验的方法,并首次采用自制的力传感器,与发射、接收器组成了遥控测量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经分析计算之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优秀男子跳台滑雪运动员实地起跳阶段运动学、起跳运动模式等指标,探究影响我国男子跳台滑雪运动员飞行距离的主要起跳因素。方法:1)选择8名我国男子跳台滑雪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在日本长野县白马村K90跳台训练基地采集3次起跳阶段二维运动学数据,采用广义估计模型(GEE)分析影响飞行距离的实地起跳阶段运动学因素。2)截取平昌冬奥会排名前10的男子跳台滑雪选手决赛起跳阶段视频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国内外运动员起跳阶段特定时刻肢体角度差异。3)实验室内使用1台Z camera高速摄像机和1块Kistler 9281EA测力台采集运动员静蹲跳(squat jump,SJ)、反向跳(countermovement jump,CMJ)、模拟跳跃(imitation jump,IJ)、下落跳(drop jump,DJ)的动力学及运动学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实验室内运动学及动力学指标与飞行距离间的相关性。结果:1)在实地起跳阶段运动学方面,起跳起始时刻躯干与助滑道夹角、小腿与助滑道夹角、髋关节角、膝关节角,以及起跳阶段的髋关节峰值角速度、膝关节平均角速度、起跳结束时刻膝关节角及髋关节角为飞行距离的影响因素(P<0.05)。2)在起跳阶段运动模式及力量特点方面,IJ重心最低处膝外翻指数(r=0.731)、DJ膝外翻最小值(r=0.713)、CMJ起跳阶段地面反作用力峰值(r=0.710)、CMJ蹬伸冲量(r=0.752)、SJ(r=0.723)及CMJ起跳峰值功率(r=0.762)均与飞行距离呈正相关。3)对比国内外运动员起跳阶段特定时刻肢体角度发现,国外优秀运动员起跳起始时刻小腿与助滑道夹角(53.54°±3.14°)显著小于我国运动员(57.62°±4.62°),出台瞬间小腿与助滑道夹角(58.22°±2.13°)显著小于我国运动员(65.59°±3.84°),大腿与助滑道夹角(73.28°±6.15°)显著大于我国运动员(58.77°±3.16°),起跳阶段结束时刻髋关节角度(175.23°±1.96°)显著大于我国运动员(156.37°±13.13°)。结论:我国跳台滑雪运动员起跳阶段起跳起始时刻应尽量降低身体重心以减少阻力,并适当提高膝关节角来提高出台后肢体伸展程度。起跳过程中提高膝关节蹬伸力量,同时适当降低髋关节伸展速度,避免风阻对躯干造成不利影响。室内及实地训练过程中,应在提升蹬伸爆发力的同时避免膝关节过度外翻,提高蹬伸力量及传递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分析跳台滑雪起跳技术细节和起跳力量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跳雪运动的起跳动作合理与否、肌肉群发力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运动成绩的优与劣。本文对起跳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以便提出训练肌肉群的合理建议。1 起跳各阶段的肌肉工作分析滑雪跳台起跳的完成与空中飞行的动力定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助跑起跳的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为进入起跳阶段,第三阶段为起跳,第四阶段为空中飞行。在跳雪起跳飞行动作中,肌肉工作非常复杂,必须逐点加以分析,确定出工作的原动肌、对抗肌以及协同肌等的工作条件与规律。在第一阶段中,完成两腿半蹲姿势动作的原动肌,主要有髂腰肌和腹肌、股后肌群和…  相似文献   

12.
跳台滑雪运动与空气动力学因素密切相关。采用运动员进入风洞吹风实验的方法,并首次采用自制的力传感器,与发射、接收器组成了遥控测量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经分析计算之后,对跳台滑雪空中飞行的初始动作姿态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G.高纳卡是印度跳跃项目教练员。20多年来,他培养了很多国家级、国际级跳跃运动员。在此,他介绍了一些发展起跳蹬伸力量的练习手段。 跳跃的最大远度或者高度是由起跳速度、起跳角度和起跳高度形成的身体重心的运动轨迹所决定的。起跳由着地、缓冲和蹬伸三个阶段组成。运动员一旦离开地面,就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改变身体重心的飞行轨迹。跳跃运动员的空中动作只能帮助他们维持空中飞行时的身体平衡,为完成合理有效的落地动作做准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第八届冬季运动会,70米跳台滑雪比赛成绩优秀运动员3人和一般运动员2人进行了运动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分析把运动过程分起跳出台期、出后台快速调整期、后续飞行调整期和着陆调整期四个阶段。通过实验研究文中提出一些改进训练的建议和理论分析,供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抛物体理论和动力学方程,该研究分别计算了无空气影响和有空气影响时跳台滑雪飞行的远度,并运用生物力学的专业理论对影响跳台滑雪运动成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跳台滑雪的运动训练和有效提高跳台滑雪的运动成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跳台滑雪助滑阶段姿态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以确定影响出台起跳速度的决定性因素,以此帮助运动员进一步优化助滑动作,减小助滑阶段受到的空气阻力,从而在相同出发格及起跳动作等条件下获得更高的出台起跳速度,为训练和比赛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支持。方法:采集我国跳台滑雪集训队男子运动员身体形态数据,基于此建立空气动力学数字孪生模型,并将这一模型投入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场景中进行模拟计算,探索最优化的姿态角度区间。数值模拟涉及的姿态角度包括躯干攻角,踝关节角等运动学数据。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员及装备组成的多体系统离地面距离越近,运动员在助滑阶段受到的升力越大;运动员在助滑阶段除了保持较小躯干攻角,也可以通过降低躯干高度、髋关节内收角度等方法进一步降低在助滑加速阶段受到的空气阻力;此外,以最大升阻比姿态完成助滑阶段并不能获得最大的出台起跳速度。结论:通过调整助滑姿态能够获得更高出台起跳速度的主要原因是空气阻力的减小,并且系统受到的升力大小较之于重力大小等因素存在数量级差异。因此,相较于增加空气升力,在助滑阶段运动员姿态优化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减小空气阻力。实践中应该通过调整躯干、肢体姿态对助滑...  相似文献   

17.
基于抛物体理论和动力学方程,该研究分别计算了无空气影响和有空气影响时跳台滑雪飞行的远度,并运用生物力学的专业理论对影响跳台滑雪运动成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跳台滑雪的运动训练和有效提高跳台滑雪的运动成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雪上飞     
罗宏涛 《新体育》2014,(1):106-106
雪地上空的矫健飞行,这些年增添了女性的身影。2006年,国际雪联开启女子跳台滑雪进入北欧两项和跳台滑雪世锦赛的大门。2011年4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决定,把女子跳台滑雪列为冬奥会正式项目,并在索契酋度亮相。  相似文献   

19.
跳台滑雪     
跳台滑雪是斯堪的纳维亚诸国的优势项目。从1879年奥斯陆郊外举行世界初级跳台滑雪比赛以来,跳台滑雪逐渐成为挪威的优势项目,挪威也成为世界跳台滑雪的发展中心.继瑞典和芬兰之后,近年来原苏联、原东德、奥地利和美国也开展跳台滑雪运动. 比赛方法跳台滑雪是指从助滑道滑降后经过踏跳、飞行并保持优美姿态,以求更远、更稳地着陆的一种竞技运动. 比赛一般进行2~3轮,  相似文献   

20.
多点摄像与解析方法在跳台滑雪技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运动影像解析技术领域里,为了准确地获取运动目标的三维空间坐标位置,一般使用定点、定焦摄像方式。对于大范围运动的动作解析,需要多台摄像机在多点位置进行定点、定焦动作捕捉。跳台滑雪运动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在较大范围内动作复杂的运动项目。对于优秀跳台滑雪运动员的三维动作解析问题是我国冰雪体育科研领域的前沿研究项目,其中如何捕捉和获取大范围运动信息是分析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研究多点摄像解析方法在跳台滑雪运动中的应用,为处理大范围运动的动作捕捉与解析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