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被称为“中国的海伦·凯勒”的周婷婷日前被美国的波士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同时录取为博士生。最后,她选择波士顿大学的特殊教育系主任担任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周婷婷开始攀登自己人生的又一座高峰。  相似文献   

2.
刚进初一,学习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这篇文章时,我就深深地被海伦的故事所吸引。今年暑假,我终于在学校图书馆借到了《海伦·凯勒》这本人物传记。读罢,更是为这个传奇人物所震撼。书中记叙了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的一生。海伦出生后十九个月时,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随着又  相似文献   

3.
读完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我被她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海伦向世人证明了苦难同样可以铸就伟大的人生。马克.吐温曾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海  相似文献   

4.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写的一篇阐述人生哲理的优秀散文。海伦·凯勒,著名的美国女作家及教育家。她出生19个月时就因重病失去了视力、听力,不久又变哑。对她来说,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世界已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但海伦·凯勒始终有坚定的信念:努力奋斗,生命的光彩依然夺目,她最终成为全世界残疾人成功奋斗的典范。《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细细读过了好几遍,每次阅读都被海伦·凯勒的顽强精神所感动,被她乐观的人生态度所感动。“只有那些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这句话更震撼着我,时时鞭策着我。每当我想偷懒的时候,想…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通晓 5种语言,一生写了 14部著作。然而,她却是一个自幼就又聋、又哑、又瞎的残疾人。她的巨大成就,归功于她的老师——安妮·苏利文对她的悉心培养。   苏利文 18岁到海伦家担任家庭教师,在长达 50年的教学生涯中,她以创造性的劳动,用满腔热血,滋润着海伦干涸、荒芜的心田。苏利文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使海伦成了知识渊博的学者,而她也赢得了“海伦的另一半”美名。   由此笔者想到了教育界一个流行多年的概念——“差生”,想到了后进生的教育问题。要说“差生”,海伦可谓“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6.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海伦·凯勒。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有两位奇人,一位是拿破仑,一位就是海伦·凯勒。”海伦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了海伦·凯勒传奇的一生。海伦生于美国,1岁时,她突然生病,高烧不退。医生们诊断的结果,是急性胃充血以及脑充血,他们宣布无法挽救。在一个清晨,海伦的高烧突然退了,她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是,…  相似文献   

7.
在南京,有一曲关于父爱的歌谣,如温柔的秦淮河水缓缓流淌在人们心间。这个父亲叫周弘,被称作中国的“大岛茂”,他的女儿叫周婷婷,被称作中国的“海伦·凯勒”,周婷婷是中国第一个聋人少年大学生,曾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受到江主席的接见。聋哑女儿的出生从此也改变了父亲命运的轨迹,他由一个普通的工厂技术员踏上了一条为聋哑人默默奉献的教育之  相似文献   

8.
[阿奔的话]新的一年来了,给你介绍一位新朋友:周婷婷,一个自幼双耳全聋,3岁半才学会说第一个词,8岁却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16岁成为中国首位聋人大学生,24岁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同时录取为博士生的女孩子。是什么创造了奇迹?是坚强吗?周婷婷说:“其实我并不坚强,我只是很快乐。坚强并不代表快乐,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坚强。”看来,快乐不只是一种情绪,还是一种力量,可以把苦难变为营养,把失败变为成功,使人从不幸走向幸福,把人生中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周婷婷的快乐源自何处?婷婷8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就把海伦·凯勒的事迹,深深种进女儿的心田。正是这个强大的精神支柱,产生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婷婷背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的1000位数字,从而使她对应付人生难题信心十足,“那个时候,我的自信心可以说是达到了巅峰,我就像一个顶级的武林高手,手持千年宝剑披荆斩棘”。于是,周婷婷的人生进入了一个良性的轨道:精神力量激励她追求成功,成功唤起她强烈的自信,自信带给她无尽的快乐,快乐又焕发出新的精神力量……新年是酝酿梦想的时候,但愿这本书带给你快乐,带给你追求梦想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教导下,由一个又聋又盲又哑的幼儿,成为一名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腊5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显然,创造这种奇迹,除了凯勒顽强的毅力外,还与她的老师莎莉文的循循教导密不可分。莎莉文的教育方法与众不同,她不是把凯勒关在房里进行死板的、注入式的课堂教育,而是带着海伦·凯勒经常在旷野中进行活动。什么词需要用就教什么词。当某一行动需要用上某一词的时候教给她,她很少会忘记。当某一行动需要用某一短语或句子去叙述的时候,她学这个短语或句子就像学一个单词那么容易。可见,当…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06,(3)
美国著名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幼时聋、盲、哑二三者集于一身。后来,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说话,读了大学,掌握了5种文字,创造了奇迹。马克·吐温认为,海伦是19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相似文献   

11.
一、名人故事,激情导入世界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值得关注的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海伦是个什么人?你了解多少?她是20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她留给人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挑战就能赢得生命中的光明。她又聋又哑又盲,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呼喊,并在文章开头写道“:我常常想,如果每一个人在刚刚步入社会时,患上几天聋盲症,那将是一个很好的经历:因为黑暗将会让他珍爱视觉,寂静将会让他更加明白声音的愉悦。”可是有的学生却由于在平时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大自然中各种美妙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世界闻名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在一所著名的大学演讲,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凯勒女士:“一个人如何才能获得最大的快乐?” 凯勒女士回答说:“忘我!” 那个学生接着又问:“一个人可能遭遇到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海伦·凯勒,一个身体单薄的女子,一个哑巴、聋子和盲人,却凭借着自己惊人的努力考上了哈佛大学,并在全美同创办了数以百计的慈善院。她用一己之力帮助成千上万的聋盲哑人找到了幸福与光明,改变了他们苦难的命运。因此,世界著名戏剧家梅特林克夫人曾说,海伦·凯勒是一个让我们自豪与羞愧的名字.她应该得到永世流传,以对我们的生命给予最必要的提醒。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通晓5种语言,一生写了14部著作。然而,她却是一个自幼就又聋、又瞎、又哑的残废人。她的巨大成就,归功于她的老师———安妮·苏利文对她的悉心培养。苏利文18岁到海伦家担任家庭教师,在长达50年的教书生涯中,她以创造性的劳动,以满腔热血,滋润着海伦干涸、荒芜的心田。苏利文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使海伦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5种语言,并且学习了代数、物理、天文等课程。海伦在20岁时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美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拉德克里夫学院,并且以优等成绩毕业,成…  相似文献   

15.
尚海涛 《教育文汇》2005,(12):28-28
安妮牵着海伦·凯勒的手在寒冷的冬天接触冰冷的水。当海伦·凯勒幼小的心灵被触动时,安妮在海伦的手心用指尖轻轻划着“W、A、T、E、R……”,同时拉着海伦的另一只手触摸安妮的颈部声带处,口中不断发出“water”(水)的读音,从而让海伦·凯勒感受到了发音的奇妙。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面,然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 海伦·凯勒的故事感动过无数的人。这里是从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摘录的,有关海伦·凯勒拍摄电影的片断,以飨读者。 ——编者  相似文献   

17.
前几天读过这样一则小故事:海伦·凯勒从小就因眼盲、耳聋,无法像一个正常的孩子一样学习说话,被认定是一个集聋、哑、盲于一身,无法接受教育的孩子。但细心的安妮老师发现海伦·凯勒发声的能力并未丧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到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是海伦·凯勒。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凯勒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厄运,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  相似文献   

19.
《厄运中的海伦》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四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它讲了海伦·凯勒在惨遭厄运变得又聋又瞎后,克服重重困难学会了读书、说话和写作,赞扬了海伦·凯勒挑战厄运、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卸、聘、妮”三个生字,掌握课文内容。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能力;②培养学生互相交流、评价的能力;③培养学生读进去,联系实际想开来的能力。3.情感目标:①体会海伦同厄运抗争的顽强精神;②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教学准备收集海伦·凯勒的资料、盲文书、字模板、重点片段的演示文稿、海伦的名言。导学过…  相似文献   

20.
一个在黑暗的无声世界里长大的孩子,却给健康和不健康的人们带来了光明,她就是让全世界都为之感动的——海伦·凯勒。海伦小时候双目失明,又聋又哑,可她自强不息,凭借自己的努力,不仅学会了说话、唱歌,而且还学会了写字,成了一位了不起的作家。现在,让我们走进她的世界,一起去读读她的故事,看看她的文字,学学她的精神。(小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