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雄本色     
马蹄声碎,楚歌凝噎。垓下的营帐里,一片死寂。这项羽的眼中布满了血丝,虞姬的尸体已在怀中僵硬冰冷,却依然是英雄无泪。  相似文献   

2.
楚歌,顾名思义即楚地之歌,是产生在南方荆楚地区的地方歌谣。西汉时期,因为项羽、刘邦的楚籍关系而影响到北方地区,同时,也因为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所封侯王有不少是楚国人,对楚歌情有独钟,往往借楚歌来表达其极为复杂的内心世界,使楚歌更充满了一种忧愁幽思、缠绵悱恻之情,也更加感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了不少楚歌,很好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需求,也使我们更好地看到了楚歌所具有的更为深刻的意义与更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号称“西楚霸王”的项羽与汉王刘邦在垓(gai)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两军对垒,展开决战。这就是著名的楚汉大战。汉军谋士张良等人,抓住楚军思念家乡的心理,写下了“楚歌”,然后令军士迅速学会,一传十,  相似文献   

4.
让项羽斗志全无的"楚歌"到底指的是哪里的歌呢?《史记》记载:"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下相即为现在的江苏宿迁,这段话写明了  相似文献   

5.
苍凉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一位身着戎装的男子被重兵重重包围于乌江边.面对茫茫江水,他怅然回望.瞬间,手起刀落,刺目的鲜红从他的颈间飞溅而出,在天空绽放出一束妖异的礼花,映着西天的残阳,格外惨烈悲壮.这,就是一代英豪项羽的悲惨结局!  相似文献   

6.
楚歌作为汉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贯穿汉代始终并在汉武帝时期攀升至顶峰。汉武帝时期的楚歌创作不仅丰富了楚歌的题材和主题,并加深了楚歌的表现力和文学性。文章在整体把握楚歌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汉武帝时期的楚歌创作和兴盛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7.
《柳州师专学报》2020,(3):61-64
楚歌是汉代的一种重要文学体裁,它独特的艺术形式便于真实情感的抒发。在汉代,它的影响已不再局限于楚地,而是走出了汉朝疆域,在异域的土地上反映着汉家儿女的离合悲欢。李陵《别歌》、刘细君《悲愁歌》和蔡琰《悲愤诗》(其二)是两汉域外楚歌诗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具体解析这三首作品有助于加深对两汉域外楚歌诗创作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心香三瓣     
赤足走在水边,历史的潮汐荡涤着岁月的痕迹。拾起一片落花,那里存在着一个绝美的世界。一曲歌,一个英雄的背影当她将沉重的利刃举到颈边,当她消逝在滚滚东去的浪花声中,当鲜血涂红了半天的云彩,英雄哀恸,乌骓悲鸣。他要成就千秋伟业,他要把“项羽”两字刻在历史的帝王册上,然而,当四面的楚歌涌进脑海时,曾经拔山举鼎的豪迈一下子化成了无奈。一曲楚歌,便让他回忆起一生的每一次征战,每一次庆功,每一次意气风发。他的世界在粉细如丝的楚歌声中黯淡了色彩。像鹰一般飞翔的自由秋天到了,王在写诗,他是王,一个忧郁的王子,用灵动的文字诠释他要的…  相似文献   

9.
楚歌是汉代的主流文学形式之一。虽然楚歌的创作和成果不及汉代的其他文学形式,但其独特的历 史和文学性决定了楚歌的成功。《史记》作为司马迁的绝唱,受到楚歌的影响,其所展示的生命、生命价值和生命精 神与楚歌所展示的生命、生命价值和生命精神完全一致,共同构建了汉初文学。  相似文献   

10.
汉初诗坛,因刘邦尚楚歌,主要是楚歌的天地。楚歌有其雄奇阔大的一面,也有其哀婉凄侧的一面。围绕太子的废立与吕氏的干政,刘邦及其子孙唱出了命运的悲歌。他们的楚歌见证了刘氏衰微、吕氏干政、刘氏复振这一权力斗争过程的始终,复活了统治者宫廷搏杀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汉初诗坛,因刘邦尚楚歌,主要是楚歌的天地。楚歌有其雄奇阔大的一面,也有其哀婉凄侧的一面。围绕太子的废立与吕氏的干政,刘邦及其子孙唱出了命运的悲歌。他们的楚歌见证了刘氏衰微、吕氏干政、刘氏复振这一权力斗争过程的始终,复活了统治者宫廷搏杀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从上古到当代的整个历史时期,楚歌贯穿于中国文学史的始终。楚歌有着强烈的文学震撼力和悲剧色彩,这是由楚歌的作家悲剧命运和作家所处时代的悲剧以及楚歌悲剧传统所致。也正是因为如此,楚歌才能不绝如缕地从古代走到当代。  相似文献   

13.
关於项羽是否为农民起义领袖的问题,有些同志认为有研究一下的必要。怀疑项羽是农民起义领袖的理由,大约有以下三点:(一)项羽出身於旧楚国的贵族,他参加起义的动机,只是站在旧贵族的立场,对於秦朝的报复,不能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二)项羽在章邯投降後,曾坑杀秦降卒二十万,进入关中後,又在咸阳烧杀虏掠,行为残暴,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三)秦朝灭亡後,项羽分封了十八王,自称西楚霸王,想恢復战国时代的割据局面,完全代表着反动的势力,违背了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及社会发展的趋势。这样,怎能称他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呢? 我认为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现在根据项羽的事迹,把自己的一点体会写出来,敬请大家指教。一、项羽响应了农民起义  相似文献   

14.
作者回应     
刘晓兵老师:你好!看了你的文章,想和你沟通一下:1.我同意你的一个观点,在汉初流行的楚歌应是泛指南方文化在全国的流行,韩文在这里确实有疏忽的地方,应加一句概括性的说明,战国时期的楚歌是有地域性差别的,但试题中提到的汉代楚歌应是忽略了这些差异而对南方楚歌的总称。  相似文献   

15.
历史用少量的篇幅告诉我们几故事,每一个都让人感怀。虞姬霸王的红颜知己,貂禅却不是吕的知己。如果中国历史上只能有个英雄的话,那就是西楚霸———项羽。每一个英雄都渴望有位红颜知己,因为作为英雄太寂,太需要女人的柔情抚慰生命的寒。霸业只是项羽的门面,他真拥有的是全天下最孤傲,最高贵心,而虞姬恰好是这样一位可以这颗心以抚慰的红颜。在那个败局已定的月夜,当无刘邦的军队十面埋伏重重围困,凄凉的楚歌此起彼伏,生或死对那个时代唯一的英雄项羽来说,不足畏。他唯一的牵念是陪伴自多年的虞姬。而此时的虞姬在做么,在想什么呢?这个全天…  相似文献   

16.
楚歌在汉代深得皇室、贵族、官吏、文人等特殊创作群体的青睐。这种特殊的音乐文学现象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首先是丰厚的"三楚"文化为汉代楚歌流行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土壤,其次是统治者的好尚为楚歌的流行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再次是两汉时代社会政治的相对稳定、经济的相对发展时期,为楚歌提供了创作与消费的环境。其中,政治、经济两种因素只是起到了非本质的、表象性的媒介作用,就实质而言,根深蒂固的"三楚"文化才是汉代楚歌流行的根本原因,因为汉代从最高统治者到一般官吏,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的是楚文化的精神血液,楚文化是汉朝文化的精髓、灵魂,加上汉代政治斗争的现实环境,从而构成了汉代楚歌流行的独特历史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数千年来流传至今仍广为使用,足见其生命力之旺盛。可以说,成语以及成语故事是我国民族语言中的瑰宝,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它,学习它,运用它。你知道下面的故事说的是什么成语吗?试一试吧!1.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是楚歌,项羽吃惊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楚人那么多呢?”2.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很善于说笑话。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到京城,去参加举人的考试。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  相似文献   

18.
最后的虞姬     
幽怨的琴声从营中飘出。若在平日,路经此地的士兵都会驻足,欣赏着这美妙的乐声。但是今天,他们实在无法提起兴致去倾听。刘邦的军队已经重重包围住楚军。项羽也为此熬过了许多个不眠夜。胜负尚未可知,又会有谁有这般心思再去品味这琴声呢?虞姬是很清楚这一点的,但她还是继续弹着。因为,她除了弹着琴等待项羽归来,已经没有其他事情可做了。虞姬很清楚现在的局势,大军在这儿被困已多时了。惟一的出路便是突破重围,这样或许还会有一线生机。但与此同时,自己也会成为项羽突围的累赘。虞姬很是懊恼,她从来没有比现在更恨自己的柔弱。…  相似文献   

19.
李建锋 《文教资料》2006,(18):63-64
楚歌,指的是楚地传唱的歌诗。汉初,皇室成员好作楚歌,这些歌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尤其是太子的废立与吕氏的干政。楚歌给我们展示了世态人情的复杂,也让我们看到了宫廷政治的残酷。《鸿鹄歌》暗示了雄主刘邦的矛盾;《舂歌》《赵幽王歌》见证了吕后的残忍;《耕田歌》则凸现了刘章的智勇,此后刘氏日渐强盛。这些楚歌复活了统治者内部搏杀的历史,折射出了刘氏衰微、吕氏篡政、刘氏复兴的权力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20.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败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胡曾《乌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