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杨朔同志的《荔枝蜜》是一篇结构精巧,情真意浓,颇富诗意的优秀散文。作者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浓郁的诗意和生活的哲理,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它借物咏人地歌颂了农民为创造人类的美好生活、不计报酬、辛勤劳动的高贵品质。这一主题的表达,不是通过对农民的生活和劳动的具体描写,而是借助于无意识的蜜蜂这个艺术形象展现的。这就奠定了这篇诗化了的散文的意境基调。  相似文献   

2.
爱是艺术作品的永恒主题。李明智的亲情诗,从手足之爱、夫妻之爱、父子之爱、天伦之爱四个方面.对爱的意义价值作了比较全面的阐释。它表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惟有爱,才是永远不会凋谢的.有着其独立自主的人格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散文创作离不开联想与想象。因此有人说,没有联想与想象便没有散文。掌握联想和想象的基本知识,对提高散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至关重要。一、散文中的"联想"表达手法解析联想是由此及彼,在记人叙事中想到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在散文创作中充分运用联想可以把以前发生的事情、别处出现的情况写进文章之中,使文章内容丰富,主题深化。具体作用如下:  相似文献   

4.
爱的培育和表达是《爱的教育》这本小说的重要主题。小说通过一批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展现出爱的丰富内容:亲人之爱、朋友之爱、师生之爱,以及普泛化的人类之爱,揭示这些情感对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呼唤人们把爱献给亲人家人、友人、熟人,也献给人类大家庭的每一成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对《简.爱》的女性主义研究如火如荼。然而,相关研究都没有将《简.爱》书名与女性主义联系起来,而该书名本身就是一个女子的全名,其内涵极其丰富,并对小说的主题意义重大,此外,小说作者的笔名也是独具匠心,值得研究。本文从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简.爱》书名及作者的笔名,结果表明《简.爱》的作者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性别地位有清醒的意识,并旨在通过"简.爱"这个名字对父权社会的称谓表示出隐秘的反抗,本文笔者认为这也可以理解为性别歧视的典型例证和女性意识的萌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对《简.爱》的女性主义研究如火如荼。然而,相关研究都没有将《简.爱》书名与女性主义联系起来,而该书名本身就是一个女子的全名,其内涵极其丰富,并对小说的主题意义重大,此外,小说作者的笔名也是独具匠心,值得研究。本文从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简.爱》书名及作者的笔名,结果表明《简.爱》的作者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性别地位有清醒的意识,并旨在通过"简.爱"这个名字对父权社会的称谓表示出隐秘的反抗,本文笔者认为这也可以理解为性别歧视的典型例证和女性意识的萌芽。  相似文献   

7.
象征,就是用此物暗指彼物,用某种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近的抽象的精神品质或现实关系,表达与之相似的思想感情的一种含蓄的艺术手法.用这种手法为主写成的散文,称为象征散文.象征散文的主题深邃,在作品形式内容之外,总含蓄着更丰富更深刻的意义.象茅盾的《雷雨前》,写的虽然是自然天气,但曲笔见真情,鲜明而形象地抨击了旧中国停滞、沉郁的社会生活.作者说,这是“用象征的手法写了三十年代整个中国的政治与社会矛盾.”(《茅盾散文速写集·序》)  相似文献   

8.
在其代表作《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有意将四位主人公以复杂交错的关系扭结在一起,形成广阔的悲剧结构,深刻展现他对人生的痛苦思索。本文作者认为,这种思索具有丰富的人生哲学价值,且与尼采的思想不谋而合,即:生命之健康与颓废绝非相互孤立相互排斥,而是二者自然的综合。同时,劳伦斯在小说中所提出的男性之爱,绝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同性恋倾向,而是他深邃的哲学思想给人类生活指出的一种自救之路。  相似文献   

9.
周志恩 《新高考》2011,(Z1):32-33
托物言志是借助富有某种显著特征的具体之物来寄托特定情思的一种表现手法。托物言志类散文,是指通过细致描绘某种具体之物的特征,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志趣愿望的散文。"托物言志"中的"物"是作者借助那些与现实密切相符的事物作为自己思想情感的载体,将其人格化、感情化,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借助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对这个思想情感"载体"的特征进行细致描绘,以寄托自己的情志。一、找准所托之物,把握其  相似文献   

10.
情和景,从概念上来说是两回事,但在一些优秀作家的散文作品中,我们很难将它们截然分开;抒情和写景,在具体的作品中,也决非泾渭分明、平分秋色的。诚然我们在阅读一些散文佳作时,更多地看到的是具体的景物描写,但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我们又能感受到作者或喜或忧、或痛或愤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换言之,优秀的作家们总是赋予他们笔下的那些自然景物以更多的“灵性”,从而有别于一般人的平庸之作。能从景物描写中  相似文献   

11.
从新时期至当下的女性散文创作中,上个世纪末叶的新潮散文作家扮演了一种过渡的角色,她们一方面反抗传统,另一方面又不得已回归传统,这就决定了她们散文的主题:抗争与宿命,而其代表作家就是叶梦.在叶梦的散文中充斥着抗争与宿命的矛盾,而这矛盾的结果便造成了叶梦散文中无处不在的透脊入髓的孤独气质.叶梦散文有四个关键词:益阳/资水、女人、月亮和巫,其中前三者是其作品的母题,但凡其佳作都不是对那一个单独母题书写的结果,而是女人母题与益阳/资水母题或女人母题与月亮母题相结合书写的结果,而巫则是弥漫于其主要作品的一种独特氛围,这种"巫"性氛围正是叶梦的独特之处,它与叶梦生长之地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2.
爱这个源远流长的永恒的人类生活与艺术主题,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关注。纵览我国历史唯物主义各种版本的教科书,都没有涉及爱这一范畴。这种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哲学充分发挥意识形态、世界观的理论基础的作用。所谓爱,就是指人们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形成的为实现社会进步的理想、意向等一致性和共鸣性的情感,它是人类最崇高的重要的感情形式。它是人类三种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  相似文献   

13.
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也使自然和人类心灵面临困境。基于此,黑龙江作家迟子建以她对自然对土地对万事万物的深沉之爱书写了大量极具生态意识的散文,她散文中表现出的深沉的自然之爱,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控诉以及对人类心灵的救赎都与现代生态理念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4.
【主题解读】综合实践活动是综合程度很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就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来看,对“爱”字的理解和体悟成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爱,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没有爱,世界是孤寂的,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拥有爱,世界是温暖的,充满快乐与美好。人间因爱而充满阳光,人们因爱而幸福快乐。奉献爱心的人,人们也会将他铭记。而当代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大多自私自利,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设想让学生通过对“爱”的…  相似文献   

15.
散文题材广泛、结构自由且在写法上不拘一格,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散文是最为广泛的文学体裁。散文形散神聚,虽然在结构上比较自由,但是主题明确,情感体验丰富,通过学习散文,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学习散文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把握文中的线索,从表象的写人写物中体悟作者表达的情感。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同一单元的文章具有相似性,以单元的形式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的散文所表现的感情是真实的,抒情方式是蕴藉的,“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让人在平淡舒缓之中,慢慢领略出隽永的味道。《背影》是体现朱自清真实蕴藉的抒情风格代表作之一。《背影》创作于1925年10月,也就是作者从南方到清华大学任教后。记写的事情却是八年前父亲送他北上读书,在浦口车站依依惜别的情景。多少年来被选作语文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它之所以打动读者,在于它充满了父子之爱这个永恒的主题。散文的构思角度不同一般,语言平平实实,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背影”,在叙…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篇咏物抒情、托莲寄意的小品散文。文章歌颂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坚贞品格,寄托了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洁身自好的情操。从语言上分析,本文主要具有以下特色。 1.以“爱”衔接,言近旨远。全文共八句,七句言“爱”。“爱”字的频繁出现, 没有罗唆之感,但觉一气呵成,抒情自然。起句开宗明义,指出“水陆草木之花”的可爱,一个“爱”字  相似文献   

18.
散文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比重很大。由于散文尤其是抒情写景散文的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情写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因此,散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启发引导学生与散文的情感共鸣,必然是散文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本文试从以下五个方面浅谈这个问题。(一)准确把握情源。散文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思想状态是散  相似文献   

19.
陈俊丹 《文教资料》2006,(17):49-50
传奇艺术,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艺术手法,它为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种文学样式广泛运用。《书博鸡者事》是一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记叙散文。明代著名文学家高启以史传笔法,记叙了博鸡者的义举,把他写成一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借以阐明“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的主题,是我国传奇散文的典范。一、“博鸡无赖”:传故事背景之奇特定人物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博鸡者之所以产生于元末,不是没有原因的。1.“元政紊弛”是传奇人物产生的社会背景博鸡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从这篇传奇散文可以看出,具有下列三个特点:①正气受压—…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中篇力作《伤心咖啡馆之歌》(1943)被很多人看作是表现人类精神普遍隔绝的寓言或者是女权主义的呐喊之作,却往往忽略了在二元性别社会中女主人公性别身份流动的状态。本文将从爱密利亚小姐性别身份的转变中探究作者在设置爱与被爱的情境下边缘人物(queer)是如何在自我身份的迷惘以及自我丧失的痛苦中走向沉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