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5月我院采用自锁型髓内钉共治疗肱骨干骨折 2 9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8例 ,女 11例 ,年龄 2 3~ 6 7岁 ,平均 37.5岁。致伤原因 :交通伤 2 2例 ,坠落伤 4例 ,病理性骨折 3例。全部病例均为中上段骨折 ,其中 5例为多段骨折 ,3例为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1例合并脊髓损伤 ,1例为肱骨干粉碎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开放复位 2 2例 ,闭合复位 7例 ,顺行插钉 2 5例 ,逆行插钉 4例 ,2例病理性骨折行病灶刮除术髓腔内填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嵌合髓内钉。1.2 手术方…  相似文献   

2.
Colles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自2007年~2009年,笔者采用手法复位、四位一体中立位固定、内服中药治疗Colles骨折164例。获得治愈率87.3%,好转率12.7%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邻近关节的骨化性肌炎形成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分析、总结了18例近关节处的骨化性肌炎病例,对其发病诱因、关节功能影响,神经、血管受压综合征候群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结果 18例近关节骨化性肌炎均有不同程度外伤史,其中12例骨折病例都有多次暴力程度不同的骨折复位史;另有6例伴随继发性神经、血管压迫症状;受累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呈僵硬状态.结论 近关节损伤形成的骨化性肌炎对关节功能影响大,对神经、血管的继发性压迫较远关节处危害大,本组病例的总结,为近关节处的骨化性肌炎防治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开放性小腿骨折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急诊病种。早期处理不当。将导致感染、皮坏死、骨髓炎甚至肢体丧失。自1993.3月以来,我科应用单平面半钉固定架治疗小腿开放骨折4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1例中男33例,女8例;年龄13~62岁;左侧31例,右侧10例。骨折类型:粉碎性12例,横型20例,斜形或螺旋型9例。受伤到手术时间最短2h,最长18h。伤口处理分类:一期缝合28例,清创游离植皮8例,减张缝合3例,皮瓣转移2例。 2 结果 伤口一期愈合33例,表浅感染6例(经换药伤口愈合),深部感染2例(后经置管冲洗伤口愈合),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个别不稳定骨折病例辅以螺丝钉拧入。19例骨  相似文献   

5.
张谦  刘琨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4):94-94,114
目的:讨论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移位腓骨骨折解剖复位的重要性及疗效。方法:2000年6月-2004年7月对腓骨骨折有移位的踝关节骨折136例,按Werbr和Danis踝关节骨折分型:B型79例,C型57例。均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对照组100例行髓内针固定,治疗组36例用钢板内固定,腓骨尽量要求解剖复位。结果:两组均获得随访,36例腓骨达到了解剖复位,其功能恢复满意率100%,100例腓骨有短缩其功能满意率55%。结论:踝关节骨折中移位腓骨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数字摄影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旋转数字摄影血管造影的原理,利用血管造影检查设备进行骨关节系统检查52例.结果:重建图像效果满意,清楚显示骨骼解剖结构及关节毗邻关系,对骨折错位及关节脱位诊断明确.结论:旋转数字摄影3D成像技术,是一种新的特殊的检查方法,其图像立体观察直观而逼真,对不规则骨或复杂的骨关节骨折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10例下颌骨骨折复位后行单颌固定及颌间固定进行了4月—2年的随访观察,讨论了下颌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认为单颌固定及颌间固定对减少咀嚼系统的损伤和恢复口腔功能有更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儿童胫腓骨远端粉碎骨折(Pilon骨折)是临床上治疗比较困难的疾病。我院应用自制穿针器闭合复位穿针治疗12例儿童胫腓骨远端粉碎骨折,并经随访和骨骺生长情况的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 1990.2~1997.4月,我科共收治12例儿童骨折。男10例,女2例;年龄8~14岁,平均为1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6例,其中开放性骨折3例;高空坠落4例;滑倒扭伤2例。骨折类型(AO分型):Ⅰ型骨折无明显移位3例;Ⅱ型骨折端明显移位5例;Ⅲ型粉碎性骨折4例。 1.2 手术方法 穿针器的制作:取直径2.0cm粗.长18.0cm  相似文献   

9.
股骨颈骨折愈合率低,股骨头坏死率高。治疗方法较多,效果各不相同。我院应用缝匠肌骨瓣加双端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20例,效果较好,治疗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0~48岁,平均34岁;20~32岁6例。32~48岁16例。骨折至手术时间2~21d,平均6.6d。骨折类型按骨折部位分类:头颈型5例,经颈型12例,头下型3例。 1.2 治疗方法 病人入院后即作胫骨结节骨牵引,复位满意后一次完成内固定和肌蒂骨瓣植骨术。手术方  相似文献   

10.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由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包括转子间、大转子、小转子骨折。其中最常见者为转子间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57%,多发于老年人。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逐渐增多,年轻人股骨转子间骨折亦有所增加。对该骨折采用髓内钉手术治疗已被广泛接受,自2003年1月-2006年1月我科对该骨折31例行Gamma钉固定,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34~78岁,平均49岁;其中EvansⅠ型1例,Ⅱ型2例,Ⅲ型16例,Ⅳ型12例;受伤原因:步行摔伤16例,高处坠落伤5例,车祸伤10例,其中合并脑外伤4例,肝脾破例各1例,肾挫伤1例,合并肱骨、骨盆、胫腓骨、跟骨等多发骨折的8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14例。有内科疾病者术前请相关科室处理。1.2手术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患者平卧于手术牵引床上(躯干和患肢尽量向健侧弯曲,尤其是肥胖者),行牵引复位,用C型臂X线透视机确认骨折复位良好,于大转子向上纵切口,长约6~8 cm,适当分离皮下及肌肉组织显露大转子,于转子顶前1/3与后2/3间用开口器穿透皮质并扩大[1],插入斯氏针透视,满意后手推导向器将主钉引入...  相似文献   

11.
脊柱骨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创伤。根据受伤后的稳定性程度,可分稳定性和不稳定性骨折。脊柱骨折易错位而损伤神经的,为不稳定性骨折,反之称为稳定性骨折,稳定性骨折多无神经压迫症状。我科从1998~1999年先后护理36例无神经压迫脊柱骨折患者,经过严格的卧床系统背肌练习后,收到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常规采用膝关节前正中或前外侧入路进行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固定[1-3],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此手术入路损伤大,不利于骨折端暴露、内植物固定操作困难,术后皮肤坏死多见.为此,我院根据膝关节解剖及胫骨平台骨折特点,治疗48例AO分型C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Dick技术对4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患者,经椎弓根对骨折脱位椎体施行国产Dick钉复位内固定.其中下胸椎7例、腰椎34例、单纯脊柱滑脱椎管狭窄5例.结果随访2~10年,平均6年11个月,固定满意39例,占85%;失误7例,占15%,其中5例再次手术固定满意;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总优良率为95%.结论Dick技术是治疗脊柱骨折脱位的较好方法,主要适用于下胸段、胸腰段及腰段脊椎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成功关键为Schang椎弓根螺丝钉的进钉部位、角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4.
以往对于不稳定骨折的治疗以伤侧下肢的持续牵引复位固定为主,骨折或脱位的复位时间长,效果差,不利于功能康复。虽然很多文献中均有早期复位的要求,但未见急诊复位者。自94年至97年,作者采用推管内麻醉下对有移位的不稳定骨盆骨折进行急诊复位共8例,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肘关节是儿童最常见的损伤部位,在全部儿童骨折患者中,肘部骨折的约占三分之一,但肱骨小头骨骺分离则不常见,其治疗方法亦未见文献报告。近年来我先后发观过两例,一例是肱骨小骨头骨骺向前滑脱,另一例是向后滑脱,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后,均获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内侧解剖钢板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治疗胫骨近端粉碎骨折的疗效,并探讨影响该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随访调本院自1998~2002年采用内侧解剖钢板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治疗的胫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56例,根据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的活动情况进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56例患者中随访10月~3年,本组中优32例,良15例,可5例,差4例;49例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2~4个月.4例疗效差者1例感染,1例延迟愈合,2例关节僵直.结论:内侧解剖钢板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治疗胫骨近端粉碎骨折手术创伤小、符合胫骨近端的生物力学结构,该手术是治疗近端粉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股骨转子下骨折特点及内固定疗效总结.方法本组20例患者根据骨折的特点选择130°角钢板及塑形加压钢板结合松质骨螺丝钉为内固定物行手术治疗.结果骨折全部愈合,无钢板螺丝钉弯曲、折断及松动,无髋内翻畸形,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术中强调骨折解剖复位,根据骨折特点选用合适的内固定物,指导患者适时、合理的功能锻练是获得满意治疗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骶髂关节紊乱症在临床较常见,笔者采用针刺和推拿手法治疗,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30~67岁,病程1周~20年。80例中伴下肢坐骨神经痛62例,伴耻骨联合处疼痛且向腹股沟、大腿内侧传导12例,跛行6例。  相似文献   

19.
髋臼骨折是一种强大暴力所致的累及关节面的严重而复杂的损伤 ,目前其分类不统一 ,治疗较困难 ,疗效欠满意。作者 1 990 .7~ 2 0 0 3.7月收治 90例患者 ,现将检查、分类情况 ,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78例 ,女 1 2例 ;年龄 1 7~ 68岁 ;伤因 :车祸 2 6例 ,砸伤 58例 ,坠落伤 6例。1 .2 骨折分类  90例均作了JudetX线摄片 ,包括骨盆前后位 ,闭孔斜位及髂骨斜位。按Letaurnel[1 ] 分类 ,本组简单骨折 45例 ,其中 :Ⅰ型 (后壁骨折) 2 4例 ,Ⅱ型 (后柱骨折 ) 6例 ,Ⅲ型 (前壁骨折 ) 3例 ,Ⅳ型 (前…  相似文献   

20.
下颌骨非粉碎性、非缺损性骨折当今多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在内固定手术过程中为达到准确复位,常用方法有手法复位和颌间结扎复位两种。术中采用何种方法来达到复位的准确,术者各有其论。作者通过临床实践认为,手法复位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但复位常不精确,术后(牙合)关系恢复难能完全;而颌间结扎牵引复位虽然操作相对复杂且繁琐耗时,但术中复位稳定可靠,术后咬(牙合)关系完全恢复可能性大。作者认为术应前应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术中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