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馨 《科教文汇》2011,(19):143-144,151
莫扎特和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主义风格时期的两位伟大音乐家,他们都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在钢琴音乐创作领域,两位大师又创作了大量钢琴奏鸣曲。本论文主要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力度方面进行分析,具体从创作背景、作曲家创作风格、两位大师所使用的钢琴、力度演奏提示等方面进行研究,以便音乐爱好者、演奏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不同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2.
薛青 《今日科苑》2008,(12):200
奏鸣曲的体裁是贝多芬重要的器乐领域,贝多芬通过这些创作把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奏鸣交响套曲形式推进到最高峰,并对奏鸣曲式结构的成熟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音乐史家一般认为,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创作中,前10首奏鸣曲更接近海顿、莫扎特及前古典时期作曲家的形式与风格,尤其是献给海顿的前三首钢琴奏鸣曲,但即使这几首也显示了贝多芬的个性,他已将奏鸣曲常用的三乐章结构扩充为四个乐章。他用大型的四乐章曲式写了最初四首奏鸣曲以后,便开始探索奏鸣曲式发展的新途径。本文就以第五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简要分析其特征:主题的对比力度及戏剧性的发展,调性转换的大胆,并且充分发挥了新式钢琴在力度,音色和歌唱性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王路洋 《科教文汇》2009,(15):228-228
贝多芬谢世已近两个世纪了,但他遗留给我们的音乐财富是人类艺术宝库的珍品,犹如灿烂的明珠,仍然放出绚丽的光彩。为世人所喜爱。尤其是他的钢琴奏鸣曲更是受世人所喜爱。无论是钢琴演奏家,钢琴专业学生或钢琴音乐爱好者都在演奏、学习他的音乐。他的作品不仅让你学到高超的钢琴技巧,还能让你在他作品的精神领域内汲取力量。  相似文献   

4.
贝多芬谢世已近两个世纪了,但他遗留给我们的音乐财富是人类艺术宝库的珍品,犹如灿烂的明珠,仍然放出绚丽的光彩,为世人所喜爱。尤其是他的钢琴奏鸣曲更是受世人所喜爱。无论是钢琴演奏家,钢琴专业学生或钢琴音乐爱好者都在演奏、学习他的音乐。他的作品不仅让你学到高超的钢琴技巧,还能让你在他作品的精神领域内汲取力量。  相似文献   

5.
邓琤 《科教文汇》2011,(5):150-151
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为钢琴家的"新约全书",创作时间超过三十年,在音乐的风格和精神内容上都被看做贝多芬的音乐自传。他的作品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时间,各时期又有其特定的风格。贝多芬1802年以前的作品较集中地显示了古典主义特征,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6.
音乐美的样式包括优美、崇高美(壮美)、悲剧性美、喜剧性美。音乐美的样式在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中得以完美的体现。研究贝多芬钢琴音乐的样式美,对推动钢琴艺术的教学、演奏与欣赏等方面的发展起着积极而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7.
钟俊 《科教文汇》2011,(22):146-148
"乐圣"贝多芬除创作32首钢琴奏鸣曲以外,变奏曲便是他创作的另一块丰富的领域了。其中,要数他在中期阶段创作的《c小调32变奏曲》最为著名。贝多芬创作的变奏曲大部分都跟莫扎特一样,以通俗性为内容,主题大都为大家较为熟悉的旋律。而这首变奏曲主题旋律则突破了贝多芬的常规,风格独树一帜,是一首深受大众欢迎的音乐会变奏曲。笔者从曲式结构、音乐理解、技术运用等多个角度对这一作品进行了研究分析,阐述各变奏演奏的具体方法,以便将纯正严谨的古典风格与深刻的感情有机地结合在钢琴的演奏上,从而将其表现得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8.
音乐美的样式包括优美、崇高美(壮美)、悲剧性美、喜剧性美.音乐美的样式在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中得以完美的体现.研究贝多芬钢琴音乐的样式美,对推动钢琴艺术的教学、演奏与欣赏等方面的发展起着积极而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满春 《科教文汇》2009,(2):272-272
f小调奏鸣曲作品第57号是贝多芬的天才所获得的最伟六的成果之一,他像“火山爆发”般地狂热、激情、悲愤,无法遏制的力量、充满渴望。人们通常称这首奏鸣曲为《热情》。  相似文献   

10.
他即将迈进20岁,青春王国里写满了阳光和快乐,他对贝多芬和莫扎特是那么痴迷,简直是“坠入了爱河”。他的母亲觉得他固执,凡是喜爱的。他从不愿放弃。钢琴老师打电话来,建议他放弃弹奏贝多芬和莫扎特的曲子,他十二分地不愿意。  相似文献   

11.
海顿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饱含着真切、质朴、幽默、轻松的情趣,特别是最后创作的五首钢琴奏鸣曲,音乐旋律在保持愉快、幽默的基础上,更追求音乐情感的真切,音响的悦耳,音乐语言淳朴和思想内容的深化,很好地体现了海顿成熟的音乐风格。本文从旋律的角度分析总结出海顿晚期钢琴奏鸣曲的三个特征,即民族性、幽默性和发展手法多样性,目的在于更好地挖掘海顿晚期钢琴奏鸣曲的艺术价值,为学习和演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苏殊 《科教文汇》2010,(2):126-127
海顿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饱含着真切、质朴、幽默、轻松的情趣,特别是最后创作的五首钢琴奏鸣曲,音乐旋律在保持愉快、幽默的基础上,更追求音乐情感的真切,音响的悦耳,音乐语言淳朴和思想内容的深化,很好地体现了海顿成熟的音乐风格。本文从旋律的角度分析总结出海顿晚期钢琴奏鸣曲的三个特征,即民族性、幽默性和发展手法多样性,目的在于更好地挖掘海顿晚期钢琴奏鸣曲的艺术价值,为学习和演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舒伯特的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D.960)是他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由于该奏鸣曲的长度和深度,钢琴演奏家们在音乐会以及录音中演奏并不多见,录音版本于是显得更为稀少,本人通过查证多方面资料,对这首作品的录音版本做出列举。  相似文献   

14.
余丽华  邹杰群 《科教文汇》2008,(31):274-274
舒伯特的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D.960)是他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由于该奏鸣曲的长度和深度,钢琴演奏家们在音乐会以及录音中演奏并不多见,录音版本于是显得更为稀少,本人通过查证多方面资料,对这首作品的录音版本做出列举。  相似文献   

15.
舒伯特的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D.960)是他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由于该奏鸣曲的长度和深度,钢琴演奏家们在音乐会以及录音中演奏并不多见,录音版本于是显得更为稀少,本人通过查证多方面资料,对这首作品的录音版本做出列举。  相似文献   

16.
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钢琴奏呜曲,它们是意大利歌剧风格渗入音乐的各个领域后结出的非凡成果,也是音乐史上最令人瞩目的发展之一。他的钢琴奏鸣曲富于幻想的精神,是轻松、愉快的性格和善良、纯洁心地的写照,是钢琴艺术史上不朽的精品。  相似文献   

17.
袁艳华 《知识窗》2013,(10):40-43
1900年,斯克里亚宾进入他创作的中期转折阶段。这一时期.他阅读了大量哲学名著,并开始接受尼采哲学、唯我意识论以及叔本华的非理性观.作品也开始倾向于神秘主义.而作于1903年的《第四钢琴奏鸣曲》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从整体来看,《第四钢琴奏鸣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对以前早期作品的一个总结.“启下”则是在神秘主义观念形成后的一种创作上的新起点.即他的神秘主义思想开始逐步渗透到他的作品当中..本文以这些方面为基点.对这一奏鸣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弗朗茨.李斯特,匈牙利伟大的浪漫主义钢琴家,同时他还是出色的作曲家、评论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他一生追求自由平等和创新,而且把这种精神投入到了音乐的创作当中,为钢琴的创作注入了清新的活力和火热的激情。他把钢琴演奏的技巧发挥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并且开创了交响诗的音乐体裁,对后世作曲家的创作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孔庆夫  金姚 《科教文汇》2009,(1):140-140
为了更好的领会和演奏这首奏鸣曲,本文从写作背景入手分析曲式结构,以便更完整地表达其内容,从而对贝多芬奏呜曲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本文针对此曲参考了大量资料和大师们的录音,经过自身实践演奏,结合笔者自己的体会.撰写此文。  相似文献   

20.
卡尔·车尔尼作为贝多芬的学生与李斯特的老师,为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钢琴艺术的发展和钢琴技术的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