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我国历史上明清两代的皇宫。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群,因而为北京旅游的“世界之最”。它以巍峨壮丽、金碧辉煌的宫殿古建和馆藏丰厚的珍宝文物享誉世界,而且故宫内的“活文物”——古树名木,也因姿态奇绝,多有文化色彩而驰名于世。故宫已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长楸古柏是佳朋故宫的古树名木,大多都集中在古典皇家园林御花园和具有江南气息的乾隆花园,以及专供太后们养老的慈宁宫花园里。御花园里古建精巧,花木扶疏,奇石假山玲珑剔透,犹如人间仙境。园内的古柏很多,而且…  相似文献   

2.
胡同——展示北京历史文化的又一座博物馆说起北京的历史、文化与名胜,人们立即会想到辉煌雄伟的故宫,巧夺天工的北海、颐和园、圆明园等一系列皇家园林,以至联系到皇权与神权的所谓“五坛、八庙”,更会津津乐道在这里边发生的历代皇帝及其后妃们的轶闻秘事。  相似文献   

3.
1 天坛皇穹宇概况天坛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她以精湛的建筑艺术,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东方古老文明的一个象征和人类的艺术瑰宝。天坛回音壁、三音石、圜丘台以及一音石、二音石等几处著名的声学现象更使天坛增添几分神秘,几分情趣。正是她的这些奇妙声学现象被列为我国山西“普救蟾声”、河南“蛤蟆塔”、以及四川“石蹬琴声”等四大回音建筑之首。我们自1993年开始,历时两年对天坛的上述声学现象进行了研究,并逐一揭开了这些声学现象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北京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祈谷之处,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当时称“天地坛”。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其主要建筑为天坛与祈谷坛。祈谷坛的主体建筑便是祈年殿。位于天坛北半部,始称“大祀殿”。嘉靖二十四年,大祀殿改建,易名“大享殿”。乾隆十六年(1751年)易名祈年殿,上、中、下三层尽用蓝色琉璃瓦。殿高九丈九尺,共八十一楹。  相似文献   

5.
林长华 《知识窗》2008,(9):13-13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九为阳数的极数,是个位数中最高的数,又称天数。于是,九成了神圣之数,凡与帝王有关的事物多与九有关。帝王和帝位被称为“九五之尊”,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殿字楼阁及所有建筑的尺度数字多以九为单位,紫禁城以及皇家园林,行宫的大门,装饰用“九路钉”,每扇门上金黄色的门钉都是横九排,竖九排,共计81个。故宫“三大殿”高度都是九丈九尺,正阳门正楼也是九丈九尺,  相似文献   

6.
远远 《科学大众》2000,(2):18-19
去过北京故宫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在天安门西侧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社稷坛,内墙的方坛上曾经覆盖了黄、青、白、红、黑五色土,代表着中、东、西、南、北。撇去其他的象征意义不说,古往今来,土一直在人们心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日前,笔者来到南京土壤研究所,有幸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教授聊聊土的话题,听他讲讲有关土的故事。记者: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您长期从事土壤学研究,那么,土壤学究竟是研究哪些内容的,  相似文献   

7.
说到北京崇文区,知道的人也许不多,但要提到天坛,则是享誉海内外,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北京城中心城区,崇文区正在实施的“天坛文化圈”发展战略,提出了以文化产业为主导,建设三大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目标。“天坛文化圈”将成为继中关村、金融街、CBD、奥体中心之后的北京又一特色功能区域。  相似文献   

8.
2004年4月18日在北京天坛假日宾馆,北京仁慧特智业咨询公司(以下简称仁慧特)举行“学习节暨五届三次放心运动会”。仁慧特20多名咨询师、部分专家教授及新闻媒体参加了活动。我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和顾问,应邀出席会议。这是自我宣布正式退休以来第一次出席仁慧特的团队活动。下午3点,  相似文献   

9.
特别关注     
由我国第一位记忆研究生杜有志集16年心血研究发明的“ZYD”超级记忆法,荣获'95中国国际博览会金奖和首届全国记忆科研大会最高奖,是全国唯一通过专家鉴定的高效记忆法(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进行了评审鉴定并给予高度评价)。1991年,杜有志运用该记忆法只准备几个星期即顺利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考试。自1991年以来,杜有志已应邀在北京等地举办的记忆报告会、培训班600多场(次).受到热烈欢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南京、长沙、海口等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其主流而言,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尚书》说:“民为所欲,天必从之”,说的是上天也要顺从人的意愿。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的孔子,更是重视人的因素。他提出“仁”的概念,建立了“仁学”。据统计,孔子在《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有104处之多(也有人认为109次),而“礼”字出现15次,“天”字出现20次,“天命”只出现3次。可见,讲得最多、解释得最多的是“仁”。  相似文献   

11.
正北京的故宫作为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世界各地游客来到中国必不可少的旅游胜地。只要你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那恢弘的气势和庄严高贵的皇家气派。建造故宫的巨石全是在距故宫70千米以外的采石场搬运而来的,这些巨石重量超过100吨,当时的工人却仅仅靠造了一条道路就将它们用人力运了过来。科学家一直感到疑惑的是,他们到底使用了什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10月,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宣布,呼和浩特市的大青山上发掘出了1 500年前的北魏皇家祭天遗址。消息传来,引发人们关注和热议。事实上,中国封建时代遗存至今的祭坛建筑屈指可数,除了大家熟知的北京明清时代的天坛、地坛,资料可查的还有西安发掘的一座唐代天坛。鲜为人知的是,南京的紫金山上也深藏着一座石头垒砌而成、距今1 500年的六朝建筑遗址。有专家将它与历史记载中的"北郊坛"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一处刘宋时代的国家祭祀场所——地坛。那么,紫金山上的这些石垒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密码?  相似文献   

13.
弓海涛  胡汶芳 《科教文汇》2008,(33):107-107
“痛心疾首”“畏首畏尾”“首当其冲”“首屈一指”等成语,在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还广泛使用着。其中“首”或者当“头”讲,或者有“顶端、第一、初始、最重要”的含义在内。同时我们又发现,“首”作为“头”这个意义在我们的语言中已经几乎消逝了。那么,“首”与“头”究竟是什么关系?“首”究竟在沿着怎样的轨迹变化?  相似文献   

14.
北京的四合院闻名遐迩,旧日的北京,除了皇家苑囿,寺观庙坛及王府衙门外,大量的建筑,便是那数不清的百姓住宅。在众多样式的百姓住宅中,尤以四合院最具代表性。谈到四合院的建筑艺术那真是博大精深,纵览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的文化于一身。半年前我利用业余时间,走进一座座北京四合院,象眼儿建筑艺术——展现在我面前。  相似文献   

15.
1987年12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干事签发证书,把周口店北京人遗址(ZhoukoudianPeking Men Site)与秦陵、长城、敦煌、故宫等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清单,于是该遗址成为世界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周口店位于北京西南部,距市中心约50公里。最早注意周口店的科学家是瑞典的地质学家安特生(J.G.Andersson),他是当时中国农商部的矿业顾问。1918年他首次考察了周口店的鸡骨山(后来被编为周口店第6地点)。第一个到达周口店北京  相似文献   

16.
正“会”,原本是民间发起的自娱自乐的游乐团体。旧时,逢岁时节令、皇家庆典、庙坛祭祀、迎神赛会等节点,民间常以团体、队列的形式串演戏曲、杂技、歌舞等技艺于街头、广场,时走时停,俗称“走会”“出会”或“过会”。元明时期皇宫中称之为“耍把戏”,清代称之为“玩意儿”,民国时始称“花会”。天津是北方重要的沿海城市,在历史上扮演着连接京城与南方城市交流  相似文献   

17.
弯弯 《世界发明》2009,(1):12-12
和朋友采北京玩,逛过故宫,爬过长城,还到大名鼎鼎的798溜达过。但南锣鼓巷一家叫“肚脐眼”的卖恤衫的小店让我驻足良久。从门外的窗口处往里瞧,  相似文献   

18.
刘洋  杨柳 《科教文汇》2007,(8S):74-74
篮球运动作为非隔网的同场对抗的集体项目,提高学生在对抗中施展技、战术能力,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将“三人制”比赛法纳入篮球专项课的教学过程,经过实验对比表明,运动强度及基本战术的掌握和运用等方面的效果,“三人制”比赛都更优于“五人制”比赛,更适合作为篮球专项课中的教学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是中国“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对于科技界来说,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年初,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同志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一周之内,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紧随其后,发布了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60条配套政策(简称“60条”)出台,包括财政、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紧紧围绕“自主创新”这一主线,针对现实中阻碍科技发展的各种障碍,理顺各层面之间的关系,其系统性在中国科技发展进程中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20.
创新“盲点”是导致大量核心企业创新失败的隐性因素,但如何识别并有效突破是现有研究亟须探索的问题。本文以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为案例研究对象,剖析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核心企业创新“盲点”出现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探究突破创新“盲点”的路径。研究发现:创新“盲点”存在于核心企业与所嵌入的创新生态系统成员耦合过程中,核心企业与创新生态系统成员(政府等采用链成员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上游部件供应商、下游互补方等共同创新成员)的非良性耦合是创新“盲点”出现的原因;与这些成员之间的非一致性协同是创新“盲点”的表现形式;核心企业与系统各成员建立良性耦合关系是突破创新“盲点”的关键。研究结论拓展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核心企业更好地管理与创新生态系统成员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而提高创新成功率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