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谢泳 《东方文化》2001,(6):29-35
我在《百年潮》杂志(2000年5期56页)上看到龚育之先生的一篇章《毛泽东说:可叫胡适当个图书馆长》。章说,1947年12月毛泽东在陕北一次中央会议上(也就是讨论《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那次会议上)曾说过:“可叫胡适当个图书馆馆长。革命到了南京、上海,你还捉他干什么?”据龚先生讲,这个材料是他根据陈毅的一个记录和传达而来的。他后来还就此事  相似文献   

2.
段守虹 《世界文化》2013,(7):56-56,F0003,F0004
黎巴嫩的巴尔贝克神庙 公元前3000年左右,迦南人在现今的黎巴嫩的贝鲁特东北8S公里处的贝卡平原北部,修建了一座太阳神的神庙,它被称为“巴尔贝克”。“贝克”是城的意思,“巴尔贝克”可以译为“太阳城”,这里就是崇拜祭祀太阳神的最初建筑。  相似文献   

3.
王川 《东方文化》2003,(6):146-148
陈寅恪先生(1890—1969)平生注重姓名的研究,在讨论唐代九姓胡之“胡名”时指出,“胡姓”之研究,经桑原骘藏(1879—1931)等人的耕耘,已有成果;而“胡名”则“急待研讨”,他曾指导清华学生姚薇元(1905—1985)研究“胡名”,并在姚《北胡姓氏考》的“序”中举例说“胡名”对于历史研究重要非常,如“清代史事,则满名字之考证,殊与推求事实有关。治史不得置而不究”。  相似文献   

4.
胡適在北京生活十八年,北京是他事業成長的關鍵地點。通過爬梳胡適日記、書信、回憶錄等材料,結合北京的"地方知識",叙述了胡適在北京的各項收入與支出、業餘運動與娱樂、日常社交活動,從而細微地展現了民國時期胡適在北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建構了一個新文化人在北京城的生活史。  相似文献   

5.
葛承雍 《寻根》2000,(5):100-106
在中国北方汉语方言中,有许多地方将用湿适中的黏土放在模子中夯打而成的方形土坯,叫作“胡墼”。例如陕西关中“胡墼”,又写用“胡基”、“胡期”或“胡其”,山西太原、忻州、万荣等地就叫“胡墼”,青海西宁地叫“胡墼”  相似文献   

6.
也说“雕胡”游修龄《寻根》1995年第2期上刊有李晖的论文《“雕胡”探源》,对雕胡这一古代相当普涌而现今非常陌生的谷物.作了周详的文献引述和考证分析,使读者含糊疑惑的,得以豁然明朗,并对古人食用雕胡的风俗习惯,及其历史变迁情况,有了生动深刻的了解。这...  相似文献   

7.
唐都长安的胡食□韩建武胡食是唐代都城长安对西域传入的各种少数民族食物的通称。它在当时长安十分流行,《旧唐书·舆服志》载唐代长安“贵人御馔,仅供胡食。”说起胡食的来源应追溯到汉,张骞通西域,开通了至今仍誉满中外的“丝绸之路”。由丝路传入中原的食物有胡豆...  相似文献   

8.
黎巴嫩的巴尔贝克神庙公元前3000年左右,迦南人在现今的黎巴嫩的贝鲁特东北85公里处的贝卡平原北部,修建了一座太阳神的神庙,它被称为"巴尔贝克"。"贝克"是城的意思,"巴尔贝克"可以译为"太阳城",这里就是崇拜祭祀太阳神的最初建筑。后来腓尼基人取代迦南人在此定居,他们是否改建了迦南人的太阳神庙,无据可查。再后来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贝卡平原,在沿海建立了通商贸易中心,他们同化了由腓尼基人居住的巴尔贝克城,巴尔贝克遂被  相似文献   

9.
周質平 《中国文化》2006,(1):163-174
前言最近20年來,海內外有關胡適年譜和傳記的著作,下下數十種,但對1948年底胡適飛離北平,到 1949年國民黨撤離大陸,胡適決定暫寓美國的這段生活和心境,記載卻極有限。這一方面固然由於胡 適個人的生活往往衹是瑣碎的日常事務,無論就學 術史或政治史而言,都無足輕重,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材料不足,無從建構起胡適流亡歲月中的點點 滴滴。本文以胡適十幾封從未發表過的家書作為基 礎,輔之以其它材料,來重新審視他在這段艱難歲  相似文献   

10.
吴强 《寻根》2005,(6):122-125
旅美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在他翻译的《胡适口述自传》的注释中谈到皖南名门望族时,曾引用了一句“小小泾县城,大大茂林村”这个口耳相传的民间俗语。茂林是泾县一个古老的村落,是吴氏族人聚居的地方.最盛时全村占地数千亩,富商豪宅鳞次栉比,被誉为“江南第一村”。  相似文献   

11.
“雕胡”探源李晖“雕胡”一词出自唐李白的《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五松山,在今安徽省铜陵市,唐时属南陵县境。玄宗之后,李白因支持水王李磷的“造反”行动,而触怒...  相似文献   

12.
胡毓骅 《寻根》2009,(1):126-129
“明经胡”是历史上有名的一支胡氏家族,以其特殊的经历——李唐王室的后裔,而有别于其他胡氏。唐昭宗末年,唐王朝风雨飘摇,昭宗为了保留一线血脉,将襁褓中的婴儿交给宫廷近侍婺源人胡三。胡三带着婴儿秘密出逃,在婺源偏僻山坞里隐居下来。胡三改皇子李姓为胡姓,取名昌翼,字宏远,号绎思,期望他日后立宏远志向,多寻绎思索,吉祥昌盛,飞黄腾达。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中国美术史上,齐白石(1864-1957年)无疑是一个奇迹,他出身农民,起于木匠,却登上中国书画艺术的最高峰,成为享誉国际的中国画大师。齐白石,别号白石,湖南湘潭人。少年时,学做雕花木工,因喜欢画画,便拜在湘潭名家萧传鑫门下并得名家谭溥指导,后被当地文化士绅胡心园收为弟子,  相似文献   

14.
纽约新影像     
于涛 《世界文化》2011,(1):17-19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于2010年9月举办了四位摄影师——罗·艾斯里兹、伊莱德·拉斯瑞、亚历克斯·普瑞格和阿曼达·罗斯-胡的联合摄影展,展览将一直持续到2011年1月。他们从永不枯竭的影像库——印刷媒体和电影中捕捉拍摄素材。艾斯里兹直接对已经出版发行的商业图片进行重新编辑拍摄,如他负责编辑的杂志中被撤换掉的插图。拉斯瑞的工作就是和图片打交道,  相似文献   

15.
胡适与灯谜     
王峰 《中国文化》2007,(1):154-156
博學多才、涉獵廣泛的胡適先生非常喜愛燈謎,此事是鮮爲人知的。下面的兩首與謎有關的小詩,是他在1932年間所賦。  相似文献   

16.
卡勒德·胡赛尼又来了,这次带来的是同样扣人心弦的《灿烂千阳》!当所有的读者都还沉浸于他四年前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艰难的自我救赎中时,胡赛尼用两个平凡的阿富汗女性再一次触动了全世界的神经,难怪亚马逊网站把2007年度畅销小说的头把交椅亳不吝啬的让给了这位阿富汗裔美国医生、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及2006年度联合国人道主义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17.
胡這舆科學的關係是頗爲奇特的.作爲思想界領袖,他大力推崇科學,宣揚科學,專之爲中國所必須學留的西方文明核心;在他筆下,科學的重要性可説無以復加.但實際上,在他浩如烟海的文字、日記、書信中,我們却找不到多少科學家的名字,或者科學發明、科學理論的具體介紹和討論.無怪在許多人心目中,胡適是白話文運動先鋒,自由主義大將,抗戰中爲中國争得美國朝野支持的功臣,但在引進、推動科學方面,則無甚貢獻①.但這種印象是否准確?這樣的評價又是否有"厚誣賢者"之嫌?胡這一生講究證據,講求實事求是,我們倘若對於他崇揚科學的那些書論認真看待(而我們的確有理由對之認真看待),那麽將他的科學觀念、科學認識略加梳理,以了解上述現象,和它之所以形成的原因,當是有需要的.  相似文献   

18.
大蒜──佐食佳菜 多效良药廖晓群,任彩元大蒜旧时称胡蒜,相传是汉代张赛出使西域时带回国内的,因出于胡地,故有胡蒜之名。传入我国已有两千余年了。因为它比野生小蒜略大些,所以称之为大蒜。它既是调味佳品、食用佳菜,又是预防保健、治疗疾病的一味多功能食药。民...  相似文献   

19.
前輩寫真     
正憶胡厚宣先生一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在杭州大學古籍研究所師從姜亮夫先生學習中國古典文獻學,一度迷戀於古文字,不自量力地想成爲古文字專家。偶識來杭州開會的擔任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組長李一氓先生秘書的中華書局編輯沈錫麟先生,他主動表示可以帶我去拜見胡厚宣先生。胡先生是舉世公認的甲骨學大師,不必算他聲譽卓著的《甲骨學商史論叢》,就憑他是《甲骨文合集》的總編輯,憑他是裘錫圭先生的導師,就足以讓人心向往之——何况在那之前,我已經從舊書店買過他的《殷墟發掘》,從新書店買過他的《五十年甲骨學論著目》。而亮夫師也跟我論及過胡先生。  相似文献   

20.
胡適與燈謎     
博學多才、涉獵廣泛的胡適先生非常喜愛燈謎,此事是鮮為人知的.下面的兩首與謎有關的小詩,是他在1932年間所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