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物理概念教学 ,学生只有正确理解物理概念 ,才能牢固地掌握物理知识。怎样才能提高物理概念教学的效率呢?一、运用直观教学 ,丰富感性认识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 ,是从具体事物中概括出来的。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 ,但是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 ,只有在丰富、典型、正确的感性材料学习、认识的基础上 ,才能较好地进行思维活动。所以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必须运用直观教学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并引导和帮助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出…  相似文献   

2.
学生只有掌握了物理概念,才能学习好物理学,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物理概念的教学。在物理概念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感性材料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理性加工,使学生在探索、应用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物理概念。  相似文献   

3.
在力学中,动量是一个重要而抽象的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本文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谈谈动量概念形成的教学思考。1通过感知活动建立概念形成的基础感知活动就是从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获取大量的可用来进行思维加工的感性材料的过程,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有效武器。感性认识不足是学习物理概念的主要障碍,由于学生认识的局限性,其自发的感知活动往往会获得一些错误观点,形成“隐性概念”或“前科学概念”。因此,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或通过观察实验或分析生活中熟知的典型事例,提供丰富的感…  相似文献   

4.
初中化学概念是整个化学知识的基础 ,是教学的重点 ,也是教学的难点。初学化学者 ,一般兴趣都比较浓厚 ,求知欲望比较旺盛。但当他们感到一些抽象的概念难懂 ,或化学用语不易记牢 ,或对一些描述性材料感到枯燥乏味时 ,往往会把学习化学视为畏途 ,并会错误地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 ,特别是在化学概念教学中 ,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和训练 ,将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一、通过归纳 ,形成概念归纳是学习化学概念的常用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逐步引导学生在对大量感性材料具体感知的基础上 ,通过对感性…  相似文献   

5.
一、概念定义法概念定义法是运用描述性的语言,对物理概念从多角度、多方位,尽可能地以物理事实为根据,在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抛弃非主要的方面、非本质的属性,舍去它的现象和一些外部联系,  相似文献   

6.
物理实验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认识和掌握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才形成抽象的思维意识.由此可见,感性材料是人们进行有效思维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在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物理实验,这些实验对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直观展示,为学生对抽象物理概念、定律、定理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素材,从而达到积累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目前,由于升学压力,不少教师在主观或客观上并不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因此,我认为,初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8.
郏宣连 《教学月刊》2006,(11):12-14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新课程倡导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过程和情感教学的三维目标,已成为每…位教师认真探索的课题。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和物理思维相结合的学科。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从具体的事实和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时,必须具备足够丰富的感性材料,而物理实验则可以提供精心选择的、经过简化和纯化了的感性材料,它能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具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需要有一个感知、记忆、想象与思维的心理过程。因此,在教学“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要切实把握抽象的原则。抓好概念的引入、理解、应用三个环节。 1.丰富感性材料——引入概念。每一个概念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感性材料十分丰富,防止概念与实际脱节。因此,在引入“比的意义”时,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选择最熟悉的事物来丰富感性材料。例子可以出自教师,更应来自学生。既要有同类量的比,也要有不同类量的比。例如,糖水中糖和水的比;哥哥  相似文献   

10.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但是,应该指出,目前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不少教师在主观或客观上并不十分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因此,笔者认为,初中物理教学应十分注重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1.
中学物理教学难就难在物理概念抽象、物理规律繁多.针对这一难点.广大物理教师致力于创造丰富多彩的生动的物理情景.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物理事实和现象.以期学生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但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物理教师营造物理情景陷入困难.其一.许多中学实验器材短缺,使得许多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无法正常开展;其二.许多中学物理教师由于知识面较狭窄,不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有助于物理学习的感性事实,使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近于囫囵吞枣.笔者认为.这两个困难的克服是物理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本文就第二个困难以中学物理教学与体育相互渗透为例.谈谈克服此方面困难的可能性.以便为中学物理教师合理地从中学其它学科中寻找学生熟悉的物理实际应用例子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在感知中形成的记忆,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感性材料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进行物理思维的基础。概念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是物理学习的起点,是培养学生能力和智力的前提与基础。高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教学的核心,而定理定律又都是用相关的物理概念总结出来的,因此教师准确、透彻地进行物理概念教学,在教学中显得  相似文献   

15.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能具体形象地展示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实验教学,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当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重讲解、轻实验”,“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方法”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6.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能具体形象地展示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侯霞 《辅导员》2010,(18):I0006-I0006
一、物理概念的引入 概念产生于感性认识,但又高于感性认识,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因此,在概念的引入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归纳,准确地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在教学中,应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利用已有概念,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来获得新的概念。在中学阶段,物理教学中引入概念的方法很多,如从实际生活引入,从实验现象引入,从旧有的知识引入等。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通过倡导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来实现知识、过程和情感教学的三维目标。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探究和思维相结合的学科。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和规律,必须具备足够丰富的感性材料,而物理实验可以满足这一需要,并且让学生在协作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完成进  相似文献   

19.
正初中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目前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不少教师在主观或客观上并不十分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因此,笔者认为,初中物理教学应十分注重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中,物理实验自始至终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学生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