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一部题名为《红楼梦》的手抄本,钤有近代学者孙人和的藏书章,是目前仅知的带有24幅手绘彩色绣像的《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虽有程伟元和高鹗的序言,但与程甲本、程乙本有别。从序言题目、绣像题名、行款格式等特征,以及同正文的比对来看,此本与乾嘉之际的东观阁白文本相同,与嘉庆十六年的东观阁评点本差异较大。应是乾嘉之际,东观阁书坊照程甲本翻刻其白文本之前,在一部程甲本(手书题名"东观阁原本",现藏北大图书馆)上挖改修订,然后再抄录正文、手绘绣像的一个誊清本。现知的几种每面10行、每行22字的一百二十回抄本,皆与东观阁本存在渊源关系,但北师大这部抄本更为完整。可以说这是东观阁白文本刊刻之前的一部誊清的工作底本。在纪念程甲本刊行220年时,这一抄本的披露,使《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抄本系统的队伍有所壮大,让《红楼梦》东观阁系统的版本增加了新成员。它为我们探寻《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的修订历程和传播形式,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新的版本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国内广为通行的《红楼梦》,主要有两种版本,一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五十年代出版的、以程乙本为底本的《红楼梦》百二十回本(以下简称“原通行本”);一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于一九八二年出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以庚辰本《石头记》为底本整理的《红楼梦》,即庚辰本接以程甲本后四十回的新校注本(以下简称“新校本”)。前者已成为广大读者爱不释手的藏书,后者为广大《红楼梦》研究工作者所珍爱。  相似文献   

3.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花朝后一日(1792年春),程伟元和高鹗在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本的基础上,修订重刊了一部《绣像红楼梦》,并增加“小泉茼墅又识”的《红楼梦引言》。20世纪初,胡适将萃文书屋刊行的这两版木活字本《红楼梦》简称为程甲本、程乙本。刊行226年来,存世的程乙本现知20馀部,但保存完好者甚少。  相似文献   

4.
久闻匡亚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有“曹雪芹”之选题 ,承担此任务的是著名红学家李广柏。在等待了八、九年之后 ,一部二十六万余字的《曹雪芹评传》终于走出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大门 ,在读者面前亮相。在迟迟无缘拜读《曹雪芹评传》的期待中 ,我们先看到了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李广柏点校的《红楼梦》。李先生的新校本 ,前八十回以戚序本《石头记》为底本 ,用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梦稿本等早期抄本参校 ,偶尔也参程甲本、程乙本 ,第六十七回采用程甲本文字 ;后四十回以程甲本为底本 ,用程乙本、梦稿本参校。尤为引人注目的是…  相似文献   

5.
程甲本《红楼梦》刊行二百周年了。这是中国出版史暨红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一个值得海内外红学同道共同纪念和庆祝的日子。二百年前,即公元1791年,古吴程伟元(小泉)和铁岭高鹗(兰墅)以合作之力,活字摆印了百二十回本《红楼梦》,世称程甲本或日辛亥本。②今天,当我们来自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红楼梦》爱好者、研究者,在曹雪芹的祖籍千山脚下的古城襄平③欢聚一堂,隆重“纪念程甲本《红楼梦》刊行二百周年”,并兴举行盛大的学术研讨会之际,我们的心情分外激动,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今天的大会充分说明当代的红学研究者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艰难探索和争论之后,终于对程甲本《红楼梦》(包括程乙本或曰壬子本,以及它们的翻刻本)的价值、意义,以及程伟元、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新近发现于上海图书馆的《红楼梦》旧抄本,乃是一部百廿回“全抄”孤本。其底本早于程高木活字本及早期刻本,版本定位应在梦觉本与程甲本之间。它的发现, 不仅补上早期手抄本与后期刊印本之间的重要版本缺环,也为现存抄本的文字疏证及刻印本源流的理清打下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7.
作为120回抄本,蒙府本《石头记》一直受到红学界的重视,关于其配抄部分底本问题,学界一般认为应属程甲本系统。通过蒙府本与各翻印本文本比对,论述蒙府本配抄部分文本系据程甲本系统而来,确切地说:卷首程序乃抄自藤花榭本,而非程甲本;配补正文部分(第57回-62回、第81回-120回)则抄自程甲本和程甲本翻印本,而非另一种“底本是脂本和程本之外的抄本”蒙府本乃是一部脂本和程甲本翻印本的配装本。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证分析,得出《红楼梦》后40回非高鹗续作的结论:程伟元没有作伪欺世;张问陶的诗及注不足为据;从程甲本的产生及由程甲本到程乙本的演变情况看。后40回不可能是高鹗续作。  相似文献   

9.
《绣像红楼梦全传》是程本早期翻刻本之一,现于北大图书馆古籍阅览室发现一部没有标明具体版本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无扉页,但根据行款特征和文本内容推测出其为全传本。结合该藏本与已知的北师大藏全传本对照,能更为全面地了解《绣像红楼梦全传》的版本特征,完善当前对全传本在《红楼梦》版本中地位的认知:一方面作为程甲本较早的一批翻刻本,全传本与抱青阁本、本衙藏板本大致刊行于同一时期,但各具特色,其中全传本在翻刻程本的过程中作出较多修改;另一方面,全传本作为早期翻刻的白文本,对后来王希廉的双清仙馆本《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的刊行也有重要影响,很有可能是王希廉评点所据的底本。  相似文献   

10.
从考证角度而言,《红楼梦》后四十回主要集中在“真伪问题”和“作者问题”两个方面。笔者曾对前一个问题做过考察,本文则重点探讨作者问题。一 程刻本面世不久,嘉庆初的裕瑞在《枣窗闲笔》中首先确指后四十回为他人所续。但续者是谁?他没有指认。距程甲本后十年,诗人张船山写下《赠高兰墅(鹗)同年》一诗,并自注:“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从此产生了红坛一字悬案。清代经学大师俞樾以此为据,并结合“乡试增五言八韵诗,始乾隆朝,而书中叙科场事己有诗”的所谓“内证”’,定后四十四为高鹗所续。这个“内证”自…  相似文献   

11.
(一) 《红楼梦》“三家评本”护花主人总评中说道: “一部书中,翰墨则诗词歌赋,制艺只牍,爰书戏曲,以及对联扁额、酒令灯谜,说书笑话,无不精善……” 《红楼梦》全书有尺牍九封,前八十回两封,后四十回七封,都各具特色,细细品味,也都是“无不精善”的翰墨。 (二) 前八个回中的两封信都在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部分里。一封是探春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新版高中《语文》第六册中《抄检大观园》是小说节选,文下注释谓“节选自《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4回”。这里应特别说明,这部《红楼梦》是个颇为特殊的本子。它不是依据“程甲本”或“程乙本”排印的本子;而是由“脂本”和“程本”两个系统的本子拼合而成的一个“百衲本”。对“红学”稍有涉猎的人都知道,《红楼梦》的版本情况颇为复杂,大致可以分为抄本和印本两个系统。抄本出现较早,今存“甲戌”“己卯”“庚辰”诸本,其过录底本都是乾隆(1736~1795)前期的曹雪芹稿本。其共同特点是均未超…  相似文献   

13.
《増评绘图大观琐录》是《红楼梦》的版本之一,属于程高续本,百二十回系统。它对程甲本有极好的继承,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与众版本不同的艺术特色。本文着重从研究其图赞入手,分析图赞的作用及含义,再通过与程甲本图赞的比较中,深层次地剖析《大观琐录》评点者和图赞选刊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最初以80回抄本形式在社会上流传,现行《红楼梦》为120回本,后40回为高鹗所补。《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空前绝后的一部旷世杰作,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5.
1994年4月,原江苏省社科院欧阳健副研把他两年间发表的红学论文汇为《红楼新辨》出版,并在“内容简介”中称此书是第一部向“新红学”进行“尖锐挑战”的著作;还说:由他“首创”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论》“是后出的伪本”,脂本中涉及曹雪芹生平家世和素材来源的批语“都是不可靠的”诸说;而程甲本才是《红楼梦》的真本”,云云。这种违背常识的怪说,在同年7月,就遭到中国红楼梦学会负责人的严肃批驳,斥之为“非学术非道德的喧闹”,并呼吁全国红学界为捍卫红学研究的健康学风而论争。成立于80年代中期,一向以勇于创新、敢于…  相似文献   

16.
浅谈《红楼梦》甲戌本的“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有关“凡例”的三个辩论点论及《红楼梦》甲戌本的“凡例”,便使人想起有关“凡例”的三个逐次深入的辩论点。第一个辩论点:“凡例”是真是伪?1980年6月,冯其庸先生在美国举办的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上提交了《论(脂视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凡例”》的论文,论证的中心意思为:《红楼梦》甲戌再评原本上并没有“凡例”,今存甲戌本上的这个“凡例”是后人伪造的。他的结论如下:“我认为甲戌本《石头记》的‘凡例’其前四条是后加的,其第五条是就脂现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的回前评改窜的。‘凡例’伪造时代,最早大致不能…  相似文献   

17.
一、前二十八回风月笔墨的删改众所周知,《红楼梦》非一次成书,而是作者“披阅十载,增侧五次”的结果,有一个不断删改、润色的过程,并且最后也没有完全修订好。在这一增删过程中,由《风月宝鉴》到《红楼梦》无疑是成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次删改①,把一部主旨为“戒妄动风月之情”的作品改写成了一部主旨为“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的艺术瑰宝。《红楼梦》到底从《风月宝鉴》承继了多少东西,或者更具体地说,《红楼梦》哪些部分较多地搬用了《风月宝鉴》的内容呢?种种证据表明,二十八回是《红楼梦》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分水岭。前二十八…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迎春是谁的女儿——“红楼梦”版本探微》一文提出了不同看法。文章通过对“老爷”与“老爹”的歧异、迎春的生母的细密考察,证明程甲本才是最早的版本,并对版本“探微”方法的科学性作出了检讨。  相似文献   

19.
“程甲本”作为《红楼梦》的第一个印本,首次在卷首加入24页木刻人物绣像,开启了《红楼梦》丰富的图像世界。此套绣像在此后的本衙藏板本、东观阁本、妙复轩评本等刻本中得以延续,但在数量和内容上却有一些差异和变化。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为何“只存八十回”?对此一直是众说纷纭。我认为这是乾隆大兴“文字狱”的恶果之一。是乾隆的“文字狱”破坏了《红楼梦》的完整。但“砍掉”八十回之后的文字,最终还是曹雪芹本人做出的抉择。不过,曹雪芹不愧是文章高手,即使“砍掉”八十回之后的文字,八十回本的《红楼梦》仍不失为一部“完整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