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美姐     
余人 《报林求索》2012,(9):102-103
<正>匪夷所思的重口味爱情喜剧《美姐》,郝杰导演作品,这个被媒体誉为80后鬼才导演的郝杰,带着《美姐》参加2012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从60几部中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拿下大奖(中国导演电影仅两部获奖):而郝杰还在两年前拿下了东京Fimax国际电影  相似文献   

2.
《报林求索》2012,(11):133-135
<正>"这是中国导演继姜文、贾樟柯之后再一次让西方艺术界对中国电影提起极大兴趣的一个有趣的导演和有趣的电影,郝杰的电影《美姐》显得那么与众不同,把沉重的话题拍的那么好玩和好笑,连我们一向严肃  相似文献   

3.
李天霞 《视听》2018,(6):77-79
《美姐》是由郝杰执导、葛夏编剧的电影,被许多观众称为中国版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部电影面世后广受好评,豆瓣评分达7.8分。本文试图从影像分析和艺术价值观察两个维度来探讨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解构电影镜头呈现的故事,探索导演镜头画面背后的深意。  相似文献   

4.
《中国编辑》很有创意,他们让我谈一谈“比生命更长的书”。对于一个爱书人而言,这是一个绝好的题目;只是涉猎面宽泛了一些。面对自己的书架,《辞源》、《辞海》、《说文》最让我依恋;淡绿色的中华版《二十四史》最让我敬重;低价购得的《道藏》最让我骄傲;宋刻版《算经十书》最让我喜爱;还有《柏拉图全集》、《胡适全集》、《傅雷全集》、《朱白清全集》、  相似文献   

5.
难忘的回忆     
郝杰  钟毅 《档案时空》2017,(9):28-31
今年5月,笔者有幸参加“口述档案”采访工作,按采访计划我们到永州市采访一位参加过抗战的八路军老战士郝杰老人。当我们按地址寻访到郝老家见到郝老时,出乎意料的是,郝老今年虽已91岁高龄,但精神矍铄,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影视界似乎没有婚外恋就不成剧.模式化作品前仆后继:从1999年一部《牵手》首次进入央视荧屏之后,引发影视狂潮,《难舍真情》《一生倾情》《让爱作主》《一声叹息》《危险真情》《结婚十年》《保卫爱情》《渴望激情》等,让人目不暇接。然而,影视剧中展现过多的三角恋、四角恋。  相似文献   

7.
梁粤新 《青年记者》2009,(16):85-86
2007年至今,中国出现了这样几部高收视率的电视剧:《士兵突击》、《闯关东》、《金婚》、《奋斗》、《我的团长我的团》等。是什么让这些优秀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呢?又是什么让这些国产电视剧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呢?  相似文献   

8.
两个月前出版的《小岗村的故事》就是绝对的纪实。《活着》是通过一个家族的故事让我们震撼,而陈桂棣、春桃的《小岗村的故事》则是通过一个村庄的故事让我们震撼。  相似文献   

9.
广播新闻报道中 ,以历史题材为主要内容的报道近年来大量出现 ,且每每引起较大反响 ,屡屡在国家级的新闻评选中获奖。这里 ,先简单列举 :例如 :《烈士陵园被冷落引发的思考》、《中华英模》、《警报 ,不忘“9.18”》、《让历史告诉我们》、《英雄 ,魂兮归来》、《重唱创业歌》、《民族正气歌》、《甲午百年》、《从雷锋到徐洪刚》、《让历史说话 ,让档案作证》、《老将军话抗战》、《历史不会忘记》、《来自鲁讯故居的呐喊》。从以上列举中 ,可以看出 ,这些报道都有个共同特点 ,或以历史的人、事、遗迹为线索 ,或大量采用历史资料 ,甚至…  相似文献   

10.
严江 《出版参考》2011,(3):40-41
上映刚刚两天半,电影《让子弹飞》票房就已超过亿元。能获得如此成绩,除了姜文、周润发、葛优等明星的号召力外,幕后还有位大功臣,就是《让子弹飞》原著小说《夜谭十记》的作者马识途。  相似文献   

11.
《朋友》让他出名,朋友让他坐牢以《朋友》成名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曾经一首脍炙人口的《朋友》让臧天朔被人们熟知,更让他成为大家的朋友。臧天朔1964年3月6日生于北京。作为中国流行乐坛上实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臧天朔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以玩摇滚起家,曾与几个摇滚乐队合作并成功地  相似文献   

12.
书业内外     
《鬼吹灯》类流行文学中的学问需要正视2月2日,明代太监景聪之墓被盗,盗墓贼的盗墓伎俩竟然是模仿了流行小说《鬼吹灯》。读者姜伯静在《出版人》发表评论说:估计这起案件很有可能会让《鬼吹灯》系列进入"第二个春天,"这不能不让人担忧更多古墓未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培养年轻人思考人生的能力,是让他们读《理想国》、跟着苏格拉底的质疑和挑战自己去想问题呢,还是在《论语》中找一些现成的道德训诫?救孩子如何做人,是让他们读《富兰克林自传》呢,还是《曾国藩日记》?培养孩子的感性,是《战争与和平》好,还是《红楼梦》好?  相似文献   

14.
王燕 《新闻天地》2008,(12):48-50
以《朋友》成名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曾经一首脍炙人口的《朋友》让臧天朔被人们熟知,更让他成为大家的朋友。  相似文献   

15.
从4月中旬开始,我在解放军报三版连续刊发了反映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典型刘光斌先进事迹的通讯:《超越,让翅膀变得轻盈》、《突破,最难的是放弃》、《胸怀,让舞台变得宽广》、《和谐,让“人脉”变得悠长》的系列报道,在二版相继刊发了反映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系列报道:《政策引才课题育才机制用才环境留才》、《精心营造“共振效应”》、《善待失败才能走向成功》、《“杠杆”的力量有多大》、《“雷尼尔效应”告诉我们什么》、《建立充满活力的竞争机制》。这两组系列报道发表后,受到社领导的表扬,也受到读者的好评。主动出…  相似文献   

16.
《军事记者》2013,(11):66-66
据英国《大都会》网站日前报道,英国《格里姆斯比电讯报》不仅让报纸好看.还要让它更好闻。读者买回报纸后,只要轻轻一翻.报纸上就会发出面包的清香.让人在看报的同时还能增进食欲.  相似文献   

17.
《田中奏折》是日本侵华的黑计划,因而是日本政府的最高机密。如何将此奏折公之于众,让世人了解日本政府的狼子野心成了中国政府的当务之急。《奏折》曝光,一片哗然1929年2月,南京出版的《时事月报》刊出一条让世人震惊的新闻:《惊心动魄之日本满蒙积极政,  相似文献   

18.
英国的《泰晤士文学增刊》、《观察家报》、《卫报》等媒体采访了一些著名作家,让他们谈了他们今年读到的最好的书。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2月28日,《让民主造福中国——俞可平访谈录》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让民主造福中国》一书,是国内著名政治学者俞可平教授继《民主是个好东西》之后的又一部重要访谈录。全书分为增量民主、中国模式、体制改  相似文献   

20.
2010年,《连云港日报》改版推出《文化·闲情》,版面定位中提出要“记录文化生活、引导闲适情趣”,要在阅读消遣中让读者感受到一定的审美和精神愉悦。要实现这样的版面定位,前提就是让读者拿起报纸,可以轻松地读下去,艰深晦涩、枯燥无味的文章只会让读者退避三舍。由此,“让阅读变得更轻松”,也成为《文化·闲情》版最重要的编辑方针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