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题一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方位与影子方向的关系,太阳高度大小与影长的关系,地理经纬度的确定,主要经纬线在我国穿过的地区及地理特征。  相似文献   

2.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难点,笔者在教学中通过绘图讲解这一难点,学生易于接受,教学效果较好。在绘图时,以某一经线的纬度为纵坐标,标出赤道(0°)、北回归线(23°26′N)、南回归线(23°26′S);以时间为横坐标,标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及次年春分、夏至六个节气(如图所示)。一、引导学生学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边讲边绘,画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曲线(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从A至B,即每年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从B至D,即每年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经过…  相似文献   

3.
以太阳直射点及太阳视运动为切入“点”,强调宏观辨识、微观探析的同时,利用移动、变化等规律,由点到线,由线带面,将太阳视运动知识与地球运动知识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达到最佳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季节的转换,太阳的升落方向也在不断的变化,并不一定是东升西落。本文结合太阳光照图,讨论一年四季太阳升落方向的变化。一、春秋分时太阳升落方向在地球仪上的方向是用经纬网来确定的,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要精确定位地球表面某点M的方向,可以经过该点分别作经线和纬线的切线,两条切线所指的方向即为M点的东、西、南、北方向。如图1。春、秋二分,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2,AOB经线即为昏线(即对于经线AOB上的所有地点来说太阳即将从地平线落下),图3中COD经线即为晨线(即对于经线COD…  相似文献   

5.
秦友华 《考试》2010,(5):72-74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有关太阳高度角问题的分析是地理高考试题中的一大难点,也是高考命题的钟情点,如何分析、如何计算常常困扰着大家,有何捷径是大家多年探索的方向。现向大家介绍用几何原理分析太阳高度角的问题的技巧。  相似文献   

6.
秦友华 《考试》2010,(Z1):72-74
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有关太阳高度角问题的分析是地理高考试题中的一大难点,也是高考命题的钟情点,如何分析、如何计算常常困扰着大家,有何捷径是大家多年探索的方向。现向大家介绍用几何原理分析太阳高度角的问题的技巧。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具是中学地理课堂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 具,不仅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还能够活跃课堂,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描述了“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模型的制 作’展示了极昼与极夜、不同季节的太阳高度、太阳升落方向的 变化情况,以及制作及使用的反思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难点,它涉及到的题目多种多样,本文就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引发的相关问题谈几点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9.
一、激励学生在学习文本过程中,自主总结规律性知识1.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自太阳直射点(90°)向南、北递减。2.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日出时0°,正午时增至最大值(不一定为90°),日落时降至0°。3.日出日落方向的年变化规律: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极昼、极夜区以外的各地皆日  相似文献   

10.
一、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地球运动状态的表现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结果表现为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经纬度变化。地球的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化,地球的自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变化。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是理解地球运动意义的关键地球的运动导致太阳直射点地理  相似文献   

11.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难点,它涉及到的题目多种多样,本文就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引发的相关问题谈几点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2.
以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为导向,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为例,介绍了校园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展示了太阳能面板倾角设置、学校日晷摆放两个主题活动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等太阳高度线图是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角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全球分布状况的一种比较新颖的等值线图。读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判读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和纬度,推算各地地方时、各地太阳高度的大小,比较各地昼夜长短与图示季节相关的地理现象等。受读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等的局限,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已成为中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最难突破的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采用了“化难为易法”,实践证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胡接劲 《地理教育》2015,(Z2):105-112
一、日候--定向太阳及其它
  “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可是,精确地说,每天的日出方向究竟是什么?
  1995年10月第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第一册)》第11页图1.19“北纬40°地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图 1)显示春、秋分日,日出和日落方向为正东、正西(参看 2012 年 6月版《地理图册(七年级上册)》第 10 页)。对此,曾产生怀疑。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高,人门的户外活动也变得频繁了。当我门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比如到野外宿营,到另一城市出差,或者到西北的大沙漠和内蒙的大草原体验生活等等,肯定会有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所以,掌握判断方向的技能是很有必要的,这里我就介绍几种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参照太阳法(白天) 1.使用手表。把手表的时针对准太阳(如果太刺眼,可以把时针对准物体的影子,但要反向),那么时针与十二点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即以日出地平线的一点代表东方,日落地平线的一点代表西方。也就是说在习惯思维上,我们把太阳的出没点作为判断地面东西方向的标志。然而,严格说来,仅把太阳的出没地点作为地平面正东、正西方向的判断标准是不准确的。因为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在地球表面上,同一季节的不同纬度地点或者同一纬度地点的不同季节,太阳在地平线上东升西落的出没地点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不可能各地总是在固定的正东点和正西点。教学中很多学生认为,北回归线以北地区阳光不会从北面的窗户照射进房子,南回归…  相似文献   

17.
一、设计用途演示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模拟测量正午太阳高度。二、制作原理(1)利用激光笔射出的光点作为太阳直射点。地球自转和公转时,观察模拟的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状况。(2)激光笔射出的光线穿过胶体时,出现一束红色光线(丁达尔现象),用以模拟太阳光线,当光线通过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器时就可以模拟测量某点的太阳高  相似文献   

18.
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为理论基础把太阳置于宇宙中心,地内行星、地球和地外行星以椭圆轨道自西向东绕日运转,把天球套合在其外围,按行星和地球运动速度差异确定行星和地球绕转过程中在轨道上的相关位置,根据行星运动方向和太阳周年视运动的方向,清楚定义了东西大距和东西方照。根据行星和太阳在天球上的投影及运动的连续性解释行星的顺逆行和留。按照行星和太阳的角距离解释行星的出没规律。  相似文献   

19.
地球上的年     
地球环绕太阳从某一定标点回到同一定标点所经历的时间间隔为一年。按照所选的不同定标点,在天文学上,一般有恒星年、回归年、近点年和食年四种。恒星年是以恒星为参照物,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经历的时间间隔。一个恒星年等于365.2564日,即365天6时9分10秒。如图1  相似文献   

20.
地球不停的绕地轴自转,同时不停地绕太阳公转。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方向基本不变,并与黄道面保持66°34'的夹角。这样,就产生了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连续地有规律地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