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柳宗元曾写过一篇题为《守道论》的文章,批评那些“守道不如守官”的人。当前,这种“守道不如守官”的思想,在我们干部队伍中表现有三; 凡是上面来的东西一律照抄照办,凡是  相似文献   

2.
关于岑参的生年问题,学界意见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文章从唐代进士及第守选三年的应有之义出发,辨定其生年:岑参天宝三载春进土及第后,守选三年,于天宝六载春授官,其年三十,由此逆推,定岑参生年为开元六年;岑参在诗文中多处地方提及其年岁,以其开元六年的生年来观照这些诗文,则丝毫没有扦格斗氐牾之处。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断句,是近年来高考新题型。它主要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2004年,北京高考语文卷第Ⅱ卷的第11小题就是文言文断句题,分数为5分;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语文卷、北京高考语文卷、辽宁高考语文卷也相继出现了文言文断句题。这说明文言文“断句”题将成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又一个新尝试。让我们先来看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卷第11题: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然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  相似文献   

4.
从里耶秦简可以看出,秦代县与县下各级部门小吏之长官皆可称“守”,以表示“长官”之义。同时,“令”和“啬夫”,是当时并存的行政长官称号。就县佐官而言,里耶秦简中的“守丞”出现非常频繁,似不能简单以“试守”来解释;秦代县尉有置吏权,且无需征得县丞的同意。另外,秦代县下小吏的设置异常复杂,且职权划分不很明确,反映出秦代县廷小吏行政职能不太分化、县行政科层化程度不太高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也谈“除”     
王海根同志《古代汉语反训举例》一文(见《徐州师范学院学报》七九年第三期)中将除官之“除”解为授予之义,这是对的。但是,认为除官之“除”为“除去”义的反训则不妥。古书中除某官即授以某官,白居易《除苏州刺史》:“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可证。然“除”字,沈  相似文献   

6.
苏轼爱民亲民惠民的淑世情怀与超旷豪迈自强的人格精神是东坡文化精神之核心,它对打造惠州惠民之州、开放之州和铸造惠州自强不息的文化性格,提升惠州城市文化软实力之竞争力影响甚大,极具现实意义。提高对以东坡文化为核心软实力建设的认识、深化东坡文化理论研究、以创作为契机宣传东坡文化、创建东坡文化主题公园等,对提升惠州文化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苏轼<蝶恋花·春景>一词,薛瑞生、邹同庆、王宗堂诸先生均疑作于惠州时期.但从此词所用意象看,不象惠州之物象.且查考有关资料可知,惠州在宋代时并不出产杏子.故"青杏"意象之非惠州春景可以断定,此词必不作于苏轼贬谪惠州的绍圣二年(1095)春天.而据其所表述的思想情感看,当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时期.  相似文献   

8.
科举创制思想之一为赤县神州天子欲恢复三代之治,政教一体,官师不分,融道统与政统的复古之举。前人多以为古来别出心裁之举,实有其渊源与借鉴,而非凭空而出。如秦始皇之焚书事,古来多有诟病,实为其欲行三代官师一体之古制。自汉以至隋唐选举制科举尚存古意,学有所守,学从官出,宋以后则渐失其意。  相似文献   

9.
陈炯明是近代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考察陈氏起起落落的政治生涯,可以发现,他和惠州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从由惠州淡水举义后登上广东军政舞台,一度创造了"惠州人的广东"的神话;他与孙中山决裂后,在东江、潮梅一带进行了长达3年的拉锯战,最终以惠州的易手为标志而落败;最后,他病死香港,归葬西湖。陈炯明的成也惠州、败也惠州、归骨惠州,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进行解读:风云激荡的时代,成就了他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地势险要、战略地位重要的惠州,与他的政治生命息息相关;出于强烈的地方主义情绪,他视惠州为生活的丰沛之地。  相似文献   

10.
“惠州模式”的经济学解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惠州市列入九市之一,惠州地区将以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发展?文章从区域经济学理论入手,分析了"惠州模式"的内涵、外延和基本内容,将惠州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石化基地和国家级的电子和旅游基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之地,"惠州模式"对于加速惠州,乃之整个珠三角地区后30年的经济发展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组成了完整意义上的地理环境概念。徽州自然地理环境使得徽州武艺具有了乡土特色和海纳百川的性格;人文地理环境使得徽州习武之风得以延续,促成了徽州武文化的繁荣。并通过对以武彰显的徽州本土神的尊崇,在强化宗族血缘关系的同时,加强了地缘的联系,促进了徽州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南宋以降,徽州被誉为“程朱阙里”、“东南邹鲁”。儒学是徽州文化的实质,徽州文化是儒学的实践表现形态,二者的关系是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即地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生动体现;而中华文化又影响和指导着地域文化,二者呈现出互动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明代是徽州方志承前启后的发展时期.这时徽州府邑正式方志的修纂蔚然成风,专志编撰门类多样,志书编纂理论日益丰富,为清代徽州方志编纂热潮的到来从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清末之际的太平天国战争,是徽州数百年未曾遭受的战乱,对徽州宗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近代徽州宗族衰落的关键点。但是,学术界对这次战争与徽州宗族兴衰关联的研究比较匮乏。在丰富的徽州地方志和族谱资料中,可详见太平军在徽州活动状况以及这次战乱在人口、经济、祠堂、族谱和庙宇等方面对徽州宗族的破坏和冲击。  相似文献   

15.
徽州歌谣是厚重的徽州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在整体风格上具有一种南北过渡性,既有北方歌谣的刚也有吴歌的柔。徽州歌谣虽然在体式上比较单一,却具有高超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设问、夸张、铺陈运用自如。此外,徽州方言在歌谣中的运用,又使徽州歌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中海壳牌落户惠州, 不仅是惠州了解认识世界的窗口, 同时还是惠州直接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桥梁。中海壳牌效应引发了惠州经济和文化方式的改造, 惠州文化的区域性、地方性及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会随着壳牌在惠州的发展得到更好的体现, 对整合中海壳牌及惠州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现代方案。  相似文献   

17.
徽州文化资料学术价值高、内容丰富并具有不可再生性,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在已建立单机版徽州文书特色数据库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基于图书馆徽州文化资料特色的网络数据库,以分级开放的方式,实现本地查询、网上阅读、网络传递等功能,为学校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8.
明清徽州进士数量、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明清时期,徽州考中的进士数量之多,为他郡所不及,这是徽州区域一个较为突出的人文现象。徽州如此众多的进士,从内部区域分布来看,却是极不均衡的,这是由商业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从姓氏分布来看,则是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姓之中,这是因为这些大姓宗族拥有优越的文化教育环境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从而使其子弟具有较强的科举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大型文体表演——《惠风和畅》,采用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但以舞蹈表现最为突出和精彩。舞蹈以表现惠州文化内涵为主题,充分体现了地域性和现代特色,展现出极强的审美意境,突出了舞蹈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在整台晚会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20.
在妇学极盛的清代,徽州出现大量才媛,其数量之多,为他郡所不及,这是徽州地区一个突出的人文现象。徽州如此众多才媛的出现,与徽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南宋以后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当地社会的稳定与经济发展,宗族与徽商的支持以及当地文风昌盛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