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丽 《辽宁教育》2006,(1):54-55
强迫性注意力转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强迫性行为,特别是在青春期的学生中发生较多。它是处于强迫症与强迫状态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主要表现在不能有意识地或不可控地将自己的主动注意集中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去,并常常被一些不想注意到的事情所干扰,总想方设法欲摆脱这一痛苦,却又怎么也摆脱不掉。  相似文献   

2.
强迫性注意力转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强迫性行为,特别是在青春期的学生中发生较多。它是处于强迫症与强迫状态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主要表现在不能有意识地或不可控地将自己的主动注意集中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去,并常常被一些不想注意到的事情所干扰,总想方设法欲摆脱这一痛苦,却又怎么也摆脱不掉。1994年皮连生教授提出智力的知识观,强调用知识解释人的智力,并将知识分为3类,分别为关于“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关于“怎么办”的程序性知识和对内进行监督、指导和调控思维活动的策略性知识。金洪源教授又在该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用知识解释…  相似文献   

3.
不少同学给阿星姐写信诉苦,说自己老是怀疑一件事情没有做好,反复频繁地去做。例如,手脏了,洗干净是件好事,但是有的人时时都觉得自己的手很脏,频繁地洗手,而且不洗手就觉得好像少了什么似的,无法摆脱,焦虑、抑郁随之而来。其实这是一种心里障碍,叫强迫症。其表现形式多样,如怀疑门未锁灯未关,要反复检查数次(强迫疑虑);走在路上数树木,数电线杆(强迫计数);对过去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回忆(强迫回忆);反复洗手、洗碗筷、洗衣等(强迫行为)。这些人对人对事要求过分严格,常担心发生意外。严格要求不是坏事,也不影响日常生活、社交活动。但严格到…  相似文献   

4.
宁静     
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  相似文献   

5.
何立中 《职教论坛》2002,(24):60-6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残缺和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在逐渐增多,如何做好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职高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就成为我们探讨的一个课题。心理强迫意念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来自心理上某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主要表现在:强迫性愿望,强迫性怀疑,对立性强迫思维等等,明知自己行为不正常,可控制不住摆脱不了,精神上感到莫名其妙的压抑或痛苦。有些父母离异的学生就有这种问题,他们总想摆脱自卑又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强迫自己去作不切实际的努力。笔者认为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会导致学生形成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小读者》2011,(3):69-69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你是不是准备好了呢?面对开学,20招教你摆脱开学心理恐惧症! 1.对于过去失败或未做的事情不要有内疚感。 2.提醒自己为重要的事情留出时间。 3.尽量早睡早起。 4.不要长时间地看电视或无目的地阅读报刊。  相似文献   

7.
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由于青少年正处于心理"过渡期",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逐渐变得喜欢独来独往;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很多事情采取批判的态度.喜欢模仿,看到一些行为,自认为是"酷"是有个性的表现,便盲目模仿.  相似文献   

8.
许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强迫孩子做很多事情,比如强迫孩子吃不喜欢的食物、穿不合意的衣服,强迫孩子上各类辅导班、学习不感兴趣的内容.有时候孩子正兴致勃勃地与同伴玩耍,父母却强迫他去写作业.强迫会伤害孩子的情感,如果偶有使用并在事后及时给予孩子心理抚慰,可能不会引发太大的问题.但是如果长期经常地使用强迫的方法,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自动自发?自动自发就是没有人要求、强迫你,自觉而且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为什么用心工作?因为认真工作只能将事做对,只有用心工作才能将事做好。  相似文献   

10.
思念     
每个人都会有无尽的思念,思念是我们的一种生活状态,是我们无法摆脱的一种思维活动,是人生的终极情感。我们常常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或生气或愉悦或痛苦或快乐,但是这些事情最终都会成为我们的回忆,有的事情会不由自主地从回忆之中悄悄地爬升到思念的境界,把我们的情绪固化在思维的天堂,成为我们情感的结晶。  相似文献   

11.
观点     
正家庭教育应倡导"超功利"周孝正在《中国教育报》2014年6月3日上撰文指出,当下很多家长都向孩子灌输一种所谓的成功教育观念,为了这一目标,不惜扼杀孩子的兴趣,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其实,让孩子快乐地长大,长大后能有一技之长,能过上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这就是一种成功。作为家长,应该实行这种"超功利"的家  相似文献   

12.
苏明亮 《初中生》2015,(9):92-93
上述案例中的现象,是很多同学在中考前都会遇到的,也就是“考前焦虑”.一般来讲,它的典型表现就是频繁地思考“考试结果差”的各种影响.部分同学会坐立不安,脾气变得暴躁;有的在思想上突然觉得动力不足;有的会反映在身体上,比如突然生病、睡眠质量下降等.很多同学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调节,效果不佳.在心理咨询中有一种方法叫森田疗法,其核心理念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种方法要求我们要合理看待和接纳自己的问题,通过做一些事情,让自己摆脱困扰,可以明显缓解考试焦虑.基于这一理念,建议同学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味道     
童年的味道太多太多,甚至有时会忘记许多。就好像果丹皮一样,每口都有特别的味道。柠檬味的孤独童年时的我,宁可自己孤独,也不愿和父亲在一起。和他在一起有种奇怪的感觉,两人从来都是默默无语。但有时,我会一再地追问爸爸以前的事情,他教给我许多。虽然我时时会忘记,但总有沉淀下来的知识永恒发亮。没有父亲的约束,我强迫自己对每棵树木、每朵花草微笑,强迫自己每天对行人视而不见。时间久了,大院里的小朋友都不愿和我接近,甚至只有自然愿意和我亲近。在自然中,我了解了许多。舐犊之情啊,无言的父爱却无微不至地关怀我。虽然父亲时常会忘记…  相似文献   

14.
孔子说,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千万)不要让别人去做。也就是说,对自己不喜欢、不擅长,没有多大兴致甚至有些讨厌的事情,也希望他人和自己达成共识,不要去做(从事)——别强迫人家去做。  相似文献   

15.
我们自己也曾经是孩子,也是从这个年龄走过来的.当我们长大成人后,是不是已经遗忘我们也曾经是个孩子? 我们一直幻想着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等生,他的每一科成绩都要优异,每一项能力都要出类拔萃,一直强迫着学生做他不愿做的事情.如果你借助爱的名义硬要把自己的喜好、愿望强加在他们身上,这时候,他们又将如何想呢?当我们面对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时,我们多想想自己的童年时代,找回自己当学生时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患上这种奇怪的病症哦。强迫症的患者经常强迫自己反复地想某些事或者做某些事,最终导致自己很焦虑、很痛苦。一般情况下,  相似文献   

17.
一、每天放工之前,先编排好明天的工作,按事情之轻重大小先后排列,写在纸上,计算每项工作所需的时间,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地思索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承认自己会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当你情绪陷于低潮之际,切勿强迫自己面对艰巨的工作,你应该暂时处起一些简单的事务,让自己有充分的时间回复高昂斗志。  相似文献   

18.
瑕的一点     
暑假,终于摆脱了许多烦心的事情,也终于可以与几个让我头疼的孩子暂时"拜拜",感觉自己简直就是初春吮足了雨露的草木,尽情地舒展着身腰。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中存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个概念。有意注意是指人们强迫自己去关注某一件事情或一个过程。例如上课时,学生努力使自己集中精力听讲,以免走神儿。有意注意需要消耗大脑精力,使大脑产生疲劳感。无意注意是指无意中观察到某种事情并产生记忆的过程。例如,人们在逛街或旅游途中,无意中看到的沿途景物,是属于漫不经心的,不消耗大脑精力,不会使大脑产生疲劳。  相似文献   

20.
<正>孙佳佳同学感冒了!感冒是件很麻烦的事情,得不停地擤鼻涕,无休无止地咳嗽,这对孙佳佳努力塑造的个人形象可是毁灭性的打击。再加上妈妈强迫她穿上的鼓鼓囊囊的滑雪衫和围巾,孙佳佳觉得自己简直像一头马来熊。唉,孙佳佳的悲剧,是从星期一降临本市的寒潮开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