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摔跤是最古老的体育竞赛项目,在促进人类进步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总结和探讨世界奥林匹克摔跤运动以及中国式摔跤的发展,认为中国式摔跤墓础广,形式多样,是群众喜爱的一项运动,经过几千年来不断发展,已形成了独具特色摔跤技术,是中华民族体育之瑰宝,应在发展国际式摔跤运动的同时,积极推广中国式摔跤。  相似文献   

2.
"摔跤"是苗族特有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来源于生产生活中,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很好的娱乐价值。文章从其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在此情况下研究和探讨黔南州苗族摔跤项目的具体发展措施,从而增强人们对推广我国民族体育的迫切性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在古典式摔跤兴起以后,18世纪末欧洲又出现了另一种摔跤的形式——自由式摔跤。它不仅可以使用古典式摔跤的技术动作,而且可以用腿使绊和抓抱握下肢,使观赏性更高,技术动作更加复杂多变。在圣路易斯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自由式摔跤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在快速发展竞技体育科技时代,自由式摔跤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训练也要求更加科学化。由于国际摔跤提出“积极主动,技术连贯”的口号,  相似文献   

4.
摔跤是我国许多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存故宫博物院木制版刻摔跤图是反映古代摔跤活动的珍贵体育历史文物。  相似文献   

5.
流传于黔东南黎平县四寨村一带的侗族摔跤活动,是一项糅竞赛和娱乐为一体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与内涵,有其独特的竞技特点和习俗规则.文章在文献资料和参与考察的基础上,梳理了黎平侗族摔跤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基本过程并阐析了侗族摔跤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游戏,是儿童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儿童的体育游戏活动兴盛于汉唐,至宋代几乎每项成人体育游戏活动都少不了儿童的参与,尤其是发展至明代,儿童体育游戏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明代的儿童体育游戏活动主要有习武、摔跤、蹴鞠、冰戏、秋下、风筝、扑蝶等。这些儿童体育游戏活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跤王争霸赛是以我省历史悠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挠羊跤为载体,组织广大群众开展摔跤活动,参加摔跤比赛,共享摔跤文化,开创了我省体育竞赛的新纪元,极大地扩大了体育影响,普及了摔跤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我省全民健身的品牌项目和社会体育事业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山西省跤王争霸赛已连续举办二届,今年第三届跤王争霸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中国式摔跤这一运动项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摔跤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是以竞技传承的方式为主,开设该项目的院校具有局限性。中国式摔跤在学校的开展能提升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并且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最后提出培养能胜任中国式摔跤教学的教师与加快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责任认定的立法是中国式摔跤在学校体育推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没有哪种体育项目象摔跤活动那样,为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集团的人们所共同拥有。可以说,凡是有人类生存的地方便有摔跤活动。 摔跤在人类体育文化演进中的现象是耐人寻味的。显然,这种状况的出现有其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呢?不少研究者习惯于从原始初民的生产、狩猎、祭祀、娱乐等活动中去探寻摔跤的源头。这样的思路虽然没有  相似文献   

10.
西汉体育文化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前206-公元8)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时期,在民族、疆域、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诸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体育文化亦有很大发展。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积极为政治服务,并对增进民族和解与融合,营造安定团结等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一、西汉体育文化概况经过“文景之治”到汉武帝,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这时期,无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水平都有较大提高,也为体育的兴盛,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在汉以前体育的性质主要依附于军事活动,如骑马、击剑、弓弦、摔跤…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调研法、分析法,探讨赫哲族摔跤的产生、发展和社会功能,设置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赫哲族摔跤在赫哲人狩猎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产生,随着狩猎生产工具和社会生活的变革,发展成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多种社会功能。经考察分析,赫哲族摔跤能够设置成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规范传承并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郑玉娇 《精武》2013,(18):125-126
近年来,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众多,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通过阅读研究文献,实地考察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三月三抢花炮,踩歌堂集体舞,侗乡灯节踩高跷.侗年斗牛舞龙狮、摔跤节摔跤比赛,这些侗族的主要民俗节庆和传统体育活动做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民俗节庆中的价值,旨在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一些基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我国当前体育发的展现状和国家战略的需要,试图找出一个发展我国农村体育的突破口,论述在我国推广摔跤类体育运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应对策.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研究法和实地考察法对在我国农村推广摔跤类体育运动的设想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摔跤既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项目,也是一种具有特色体育运动.中国式摔跤规则简单,不受场地限制,而且很具观赏性,适合在广大农村推广,也符合我国农村体育工作的现状和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对我国传统摔跤的改良,在政策的支持下,具有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是一个精骑善射的民族,其传统体育具有浓郁的草原民族特色,主要有赛马、射箭、摔跤、赛骆驼、打布鲁等。“那达幕”大会是蒙古族特有的包括传统体育活动的盛会,多在水草丰茂、牛羊肥壮之时举行。那达幕,蒙古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有着700多年的历史,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的那达幕大会除包括传统项目摔跤、赛马、射箭外,还增加了田径、球类、马术、射击、武术、棋类、拔河等比赛。摔跤(搏克) 摔跤是那达幕的主要内容,没有摔跤不能称为那达幕。只举行摔跤一次的称“耐拉那达幕”。耐拉即友谊、娱乐的意思。蒙古式摔跤,首先推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将  相似文献   

15.
何丽红  刘连发 《体育与科学》2011,32(1):98-101,107
中国式摔跤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与体现,然而随着"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中国式摔跤开始退出全运会赛场,近年来的发展似乎到了"穷途末路"的困境。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于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式摔跤"摔向低谷"的症结所在是:1)非奥运项目与奥运争光战略的确立给中国式摔跤带来了"灭顶之灾";2)学校体育教育中传统文化因素的缺失致使传统项目后继无人;3)同类项目的挤压使中国式摔跤在主流市场的发展空间缩小。认为振兴中国式摔跤的策略在于:1)推动中国式摔跤走进校园使其成为学校体育中的重要内容;2)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宣传力度和经费投入,探索举国体制与市场相结合的发展之路;3)学习邻国经验使中国式摔跤成为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6.
论金代体育     
运用文献方法和历史比较方法时金代体育文化进行研究.结论是:围猎、摔跤、射柳、击球等是金代体育活动的主要项目.金代的体育文化是在接受辽代体育文化影响和原体育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体育是金朝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代体育的变迁也折射出金朝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竞技体育的迅猛发展,各项运动成绩的提高,与选材和训练的科学化有密切的关系。运动员的选材问题作为能否攀登世界体育运动高峰的先决条件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多年从事摔跤训练的经验,对摔跤运动员的选材和指导思想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摔跤运动员选材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它包括遗传因素、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心理因素五个方面。概括以上几个方面,科学的选择是符合摔跤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的前提。要想科学的安排摔跤训练,最大限度的提高摔跤运动员专项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和心理训练水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在正确的训练指导思想下进行。正确的训练指导思想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因此在摔跤运动员训练中应针对基本功、身体素质、心理三大方面,结合摔跤运动的发展规律与个人特点制定相应的计划。  相似文献   

18.
苗炜 《当代体育科技》2020,(7):50-50,52
体育的本质是教育,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纵观世界体育强国人才培养体系,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实现了体育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培育出真正学习与竞技俱佳的智体型人才。伴随这种"体教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发展,在青少年国际式摔跤人才培育中逐步得到应用,并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的"学训矛盾"。鉴于此,本文以体教结合为背景,对青少年国际摔跤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帮助国际摔跤项目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国全新体育人才培育模式的构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袁宏刚 《精武》2011,(A1):73-73
由于云南独特的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造就了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在我国的56个民族中就拥有52个民族,少数民族就占全省人口的1/3,而各民族又拥有属于本民族独特的传统体育活动,譬如说摔跤、弩射、霸王鞭等等,所以该地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资源,对云南乃至全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普通高校开设中国式摔跤选修课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西部地区普通高校开设中国式摔跤选修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西部普通高校开设中国式摔跤选修课,符合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利于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减少学校体育经费开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