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小学误导行为管窥江苏马洪根当前,社会处于转轨时期,教育改革方兴未艾,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方向性的误区。特别是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中小学误导行为非常突出,亟待解决的矛盾十分尖锐,导致了“越陷越深”的困难局...  相似文献   

2.
没有人会怀疑父母对宝宝的爱,但在一些流行做法和错误观点的误导下,我们的一些行为或许正在伤害着宝宝。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网络》2008,(9):78-78
随着互联网访问安全需求的蓬勃发展,众多的企事业单位用户需要管控员工访问互联网的行为.对一些色情.赌博.反动类的网站需要进行过滤和封堵.以维护一个安全可靠的互联网环境.上网行为管理产品便应运而生了。和任何新事物出现一样.总有一些不负责任、技术手段落后的厂商.以某些噱头来误导用户。在上网行为管理领域.最大的误导就是极力鼓吹URL网址数据库的数量。  相似文献   

4.
喻秋兰 《湖南教育》2002,(20):45-46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查教师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成绩,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也由于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水平不高,理论探讨不深入,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也相当落后。可以说,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具有统一标准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制度,以致于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合符中小学音乐教学规律的行为往往被人们认为是错误的,而一些违背中小学音乐教学规律、与素质教育目标相背离的行为,往往又被人们加以肯定并推广。因此,认真探…  相似文献   

5.
马晓春  张爱宁 《教育探索》2005,(10):108-110
为了解中小学教师问题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山东省临沂市53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冷漠行为总体分布趋势呈正偏态分布;中小学教师偏爱行为总体分布趋势呈正偏态分布;中小学教师权压行为总体分布趋势呈负偏态分布;中小学教师体罚及变相体罚行为总体分布趋势呈正偏态。调查表明,具有教师问题行为的中小学教师不占主流,但亦有相当的比例。尤其是权压行为、体罚及变相体罚行为。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许多中小学英语教师缺乏系统的语音知识,对学生学习造成误导。本文提出,应在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中加强语音方面的培训,为了保持其有效性,中小学英语课本、中小学英语评价中也应加强语音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我国儿童问题行为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近十年来儿童问题行为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不够深入,尤其缺少实证性研究,随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中小学的广泛开展,把问题行为放到行为障碍和情绪障碍中进行研究,可能是问题行为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在人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但在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些不良教育行为,阻碍了教育目标的达成。本文深入剖析了中小学教师不良教育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消除不良教育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关于运动方面的一些误导李庆文译许多关于运动方面的营养习惯对提高运动成绩没有什么帮助,然而,这些营养习惯却很普遍地使用。这样的营养误导也许出自拙劣设计的调研,不真实的商业广告词,事实的误释,甚至也许是被误导但成功的运动员。以下描述几种类型的误导。一、发...  相似文献   

10.
吴义昌在《教育评摘》著文认为,在中小学中倡导“科研兴校”不科学,这一口号会对教育实践产生误导。一、教育科研活动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活动相关不大。教育科研活动需要选择课题的能力,搜集和整理文献、资料的能力,很高的理论思维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等,这些能力主要表现在研究者独立钻研的内隐行为之中。教师的职业活动需要加工教育内容的能力,了解、组织和管理学生的能力,很高的口头语言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这些研究多从关注教师健康的角度出发,很少涉及压力对教师工作行为的影响。虽然也有一些研究者(Kyriacou & Sutcliffe,1978;Blase,1986;李健,2000;Susan,2003)考察了职业压力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影响,但他们所考察的职业行为都较为概括,很少涉及教师的具体职业投入行为。由于教师的绝大多数教育教学活动要借助于课堂教学来实现,而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干教师在课堂上的身心投入程度及与学生的交融程度,因此,我们选取教师职业投入行为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重要教学行为——课堂互动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职业压力对中小学教师课堂互动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文汇》2009,(3):9-9
教育部近日下发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按照纲要,从小学五六年级起,学生就将学习到有关青春期生长发育等性知识。此举引发一些争议。有家长认为,现在孩子越来越早熟,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能恰当把握青春期教育的程度和方式,有可能会误导学生“过于开放”。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行为干预的必要性与主要干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斌 《天中学刊》2003,18(3):109-110
社会转型、新课程改革和贡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都需要中小学实施行为干预。常用的行为干预技术有降低不良行为发生率和提高良好行为发生率两类,这些技术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需要中小学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结合实际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透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调查研究,概括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在热爱学生、尊重家长、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等方面失范行为的突出表现,讨论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主观原因和社会原因,提出了控制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名校"对整个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极为广泛的,对其他中小学的办学有着更为深刻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名校办学过程中深层次的价值取向问题决定着名校的品位,把握好中小学名校的价值取向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名校的健康发展,从而避免名校"浪得虚名",避免名校对普通中小学的办学产生误导。  相似文献   

16.
《教育文汇》2005,(4):12-12
针对个别媒体和网站关于“‘选美’在一些中小学校园悄然风行”的报道,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近日明确指出,教育部反对中小学开展所谓“选美”活动,已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今后工作中及时关注相关问题,发现此类活动坚决制止。教育部已就此事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虽然“选美活动”是个别学校少数学生的自发行为,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的教学改革,归根到底要依靠中小学教师发挥创新精神,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的课堂教学行为和教学成果。深入、持久地推进中小学教师创新成果的转化,除了要准确把握教学改革的政策要求,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实际,还必须掌握教学改革理论尤其是一些与之相关联的理论资源,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和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倦怠源自于与职业经历相关的人的内心感受和外部表症,经常发生在与需要服务帮助的对象有直接接触的职业行为个体中。中小学教师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职业特点和职业行为方式促使其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研究职业倦怠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间的内在关系,寻找克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机制,有助于缓解其从业压力,促进中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背景下,移动学习为乡村中小学教师的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提供了创新的机会和可能。该研究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建立理论模型框架,检验乡村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和机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乡村中小学教师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感知有用性、上级影响、自我效能和便利性对移动学习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和同事影响对乡村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意愿影响不显著;不同学历、学段、从教时间长短对乡村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意愿没有显著差异;男女性别在行为意愿上有显著差异。最后提出了加强乡村中小学教师移动学习意愿的一些建议,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的教育理念得到大力提倡,但在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脱离实际,过分炒作的现象,产生了一些误导,使教育过于极端化。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