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全球史观强调将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在世界历史的学术研究领域中,中国学者在有意或无意识地运用全球史观理论方面,著作丰厚,成果斐然。但是,在世界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全球史观却相对滞后。本文试图从全球发展的角度对世界历史教学进行重新审视、整合,给世界历史教学提供一种新的视野或方法。同时,希望引起学界重视并推动高师院校世界历史教师关注、研究这个问题的潮流。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交往日益密切,对外国历史知识需求也急剧增长。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共识,培养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疑是高师院校世界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高师院校世界史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其学科教学水平与中国日益增长的国际地位不相匹配,提升中国世界史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以满足现实需要迫在眉睫。伴随时代进步,研究历史的视角亦与时俱进,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科学发展观研究历史成为历史学科体系发展的新趋势,成果斐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如何培养新史观优化世界历史教学,提升高师院校世界史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所谓全球史观,就是不能用狭隘的旧的眼光去孤立地、割裂地观察世界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而应当站在全球的大视角,从整体上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师要加强全球史意识,用全球史观指导历史教学。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李海军 《考试》2014,(2):37-39
<正>概念解析:"全球史观"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  相似文献   

5.
全球史观作为当前一种新的历史观,具备培养学生全球史观视野的重大教学意义,现阶段已经被广大的历史教育工作者广泛运用到历史教学工作当中。运用全球史观进行教学,既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人类历史源头出发,去发现和探究历史事件的奥秘,从整体上认识历史,体会历史。本文通过对全球史观相关特点的论述,提出了如何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融入全球史观的概念,从而达到进一步理解历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球史观”是国内外史学理论界谈论较多的话题之一。“全球史观”不仅反映了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具有明确的时代性,而且突破“欧洲中心论”的束缚,重新建构世界现代史体系;不仅重视世界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的关系,关注历史的横向发展,而且强调科学革命的重要性,注重科技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同时,“全球史观”所建立的全新的、开放性的思维也有利于克服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弊端。  相似文献   

7.
全球史观是全球化的产物,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的历史教学该有怎样的变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学中史观的演变历程、中学历史教学引进全球史观的原因以及方法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进全球史观。一、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演进史观,通俗地讲就是人们对历史的基本观念和态度。历史教育的核心诉求之一就是培养公民对历史的基本观念和看法,即历史观念。  相似文献   

8.
高鸿翔 《考试》2014,(Z1):126-128
<正>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全球史观解读: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全人类,而不仅仅是欧洲人或是非欧洲人。2.考查的角度:世界是如何从孤立走向一体的,1500年左右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球化等问题。3.典型例题:(1)用全球史观解读"罗斯福新政"——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的自我  相似文献   

9.
随着21世纪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推进,高考中的考点内容和考试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地区的考生一时还没有办法适应,也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影响。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出现了史学观念的试题。分析近三年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不难发现,历史学科必须构建文明史观、近代化(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体系。强化"近代化史观"的考查,将是今后高考历史考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后,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考查视角发生了明显变化,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等等新史学观念不断涌现。高考历史的考查和历史发展的世界趋势不断融合,从现代史观下的个人现代化的角度,做出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全球史虽然在国际史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也有不少局限性。全球史观还是一个不成熟的方法论,把它与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唯物史观相提并论确实不很妥当。世界史的研究方法有必要借鉴全球史学者的一些方法论,但全球史不能代替世界史。西方文明是一个既有惊人创造力又有惊人破坏力的文明,它的成就和灾难都是一些“牵动世界全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事件”。在世界史的编纂中,用科学发展观重点阐述这些客观存在的事实绝不是“西方中心论”。  相似文献   

12.
章就建立马克思主义世界史体系的基本问题——历史观问题、“中心论问题”、历史分期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要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史体系,就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综合考察世界各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共性和个性,以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历史趋向为出发点,构筑起真正科学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史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校当代世界史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世情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全球化视野下,当代世界史教学如何将世界相互交融、相互依赖的时代特征呈现出来,树立全球史观或全球化史观十分必要。从跨文化的互动角度梳理重点与难点,注重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并把世界现状这一最新当代史内容作为教学重点,是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利用多边教学档案,通过史料的相互佐证得出新结论也是当代世界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同时,电脑网络技术的发达也为教师引导下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保障,有利于更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4.
西方学术界一直流行写民族国家史,兰克学派、年鉴学派等都在致力于书写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探索中付出过巨大的努力。时至今日,传承自年鉴学派的全球史观在前人的基础上,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全球视角审视世界并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引领世界史学迈上一个新的学术高峰。  相似文献   

15.
自地理大发现以来,世界逐渐走向了一体化的进程,各地区间的交流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历史的发展也从狭隘的以西欧为中心的论点而渐次着眼于全球的背景之下,去探讨世界各个地区的交流与互动,全球化与一体化成为了时代潮流。文章从不同时期对世界史的研究来论述从"世界史"到"全球史"的发展及其各个时期所具有的特征,从而展示全球史观对于现代史学研究的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article addresses how we might teach for global citizenship in world history classrooms. Despite the name, secondary world history course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ve not consistently focused on global interconnections,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inquiry into global issues. We explore why this might be, as well as suggest specific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curricular topics in world history that could help meet global citizenship goals.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其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世界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脉络。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一个科学而完备的理论体系,在人类思想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正确理解和诠释,是我国正确处理当代国际纠纷、探讨国际问题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世界史观念有怎样的来历?在对思想史材料作历时性梳理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性概括和分析,结果发现,近代以来,世界史观念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到20世纪以前,这个时期的世界史观念是一元的、进步的和乐观主义的,思辨多于分析,并通常带有目的论指向,可称为"哥德巴赫式猜想"式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上半叶,一是分析性的批判,二是思辨性的重建,实质是对普遍史观念所作的反思,可称为"哥白尼式革命"式的。20世纪下半叶以降为第三阶段,表现为全球史观,可称为"哥伦布式交流"式的。这三个发展阶段一方面表现了学术研究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理论张力的逐步减弱。  相似文献   

19.
德国和日本在二战中给世界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也把本民族推进了覆灭的深渊。德国积极主动从思想上、行动上认真反省历史,纠正错误,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认可;日本则持消极态度,极力掩盖历史真相,蒙蔽民众,在违背道德和良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两国反省侵略历史的相反态度,是由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决定的。本文从两国的差异性比较和原因分析的角度出发,使我们看清了日本的本来面目,对其军国主义死灰复燃要时刻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20.
从下看基层组织、上看财政金融、外看世界大势这三个视角出发来观察中国的历史,可以在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实等重大问题上获得新的教益,对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的令人叹服的解读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