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选取乙醇为溶剂,采用浸提法提取楚雄地区川滇金丝桃的总黄酮。从乙醇溶液的浓度、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液料比四个方面初步研究了楚雄地区川滇金丝桃茎叶中总黄酮的最适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楚雄地区川滇金丝桃茎叶中总黄酮的适宜提取条件为:70%的乙醇溶液,浸提时间2h,浸提温度为70℃,液料比30:1(mL/g)。在以上条件下,黄酮提取率最高可达16.745%。  相似文献   

2.
酶辅助法提取大青叶中总黄酮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采用酶辅助法提取大青叶中的总黄酮,先用纤维素酶酶解,再用乙醇回流提取大青叶中总黄酮。分别固定乙醇提取液的浓度为70%,料液比为1∶20g∕mL,回流时间为2h。初步探究了纤维素酶浓度、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四个单因素对大青叶中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确定酶辅助法提取大青叶中总黄酮的较佳条件为:纤维素酶浓度为4U/mL、酶解pH=4.5、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1.5h,总黄酮提取率高达2.85%。另外还研究了大青叶总黄酮提取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与BHT的抗氧化剂活性作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大青叶中的总黄酮对羟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山楂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探讨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山楂总黄酮最优提取工艺,通过抗氧化试验研究其抗氧化性。结果:山楂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4(g/m L),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75 s,微波功率250 W,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10.7%。以Vc、芦丁为对照研究其抗氧化性,山楂总黄酮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仅次于Vc,大于芦丁标准品,对自由基DPPH清除率可达81.81%,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可达73.26%。结论:微波辅助提取山楂总黄酮可提高黄酮的提取率,提取的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野生和栽培马齿苋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辅助乙醇浸提的方法提取马齿苋黄酮,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料液比〉微波处理时间〉乙醇浓度〉微波强度;马齿苋黄酮微波辅助乙醇浸提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50(g/ml)、微波处理时间120s、乙醇浓度70%、微波强度为中高火档(648W)。提取得到野生型和栽培型马齿苋黄酮含量分别为:5.432%和5.506%。  相似文献   

5.
用紫外光谱法初步测定了芹菜叶提取液中的黄酮含量.分别用紫外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该提取物中黄酮类物质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性能.结果表明:该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对羟基自由基表现出较强的清除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竹叶中的黄酮类物质,再经过石油醚对其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通过竹叶提取液(黄酮类物质)对DPPH、超氧阴离子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实验,对比不同浓度下的竹叶提取液对三者的清除效果,研究竹叶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竹叶提取液对DPPH、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均具有清除效果,且随竹叶提取液加入量的增加,清除效果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选用昭通金帅苹果为原料,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苹果果皮总黄酮,设计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来优化浸提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较佳的浸提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5℃和1.5h,乙醇浓度为85%,料液比为1;15;此条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苹果果皮中总黄酮含量为5.63%。最后初步探究了苹果皮总黄酮浸提液对羟自由基的抑制活性,设计与天然食品抗氧化剂BHT的抗氧化剂活性对照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昭通金帅苹果皮中的总黄酮对羟自由基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8.
酶法提取华紫珠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解与醇提相结合的方法从华紫珠茎中提取黄酮化合物,提取液以NaNO2-Al(NO)3-NaOH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在单因素基础上,利用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提取华紫珠茎黄酮化合物的最佳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影响黄酮化合物提取的因素顺序为:酶解温度〉酶浓度〉pH〉酶解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50℃下,pH为5.5时,用0.3mg/ml的酶酶解1.5h时黄酮得率最高(1.962%).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提取法从丝瓜皮中提取黄酮,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超声时间20 min、料液比1:12、乙醇体积分数70%,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1.96%.通过测定丝瓜皮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微波协同提取铁线蕨总黄酮及其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微波进行预处理,对铁线蕨总黄酮进行协同提取.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提取条件为:在微波处理5min后,用50%的乙醇(原料与溶剂比为1∶80)在90℃下提取1.5h.此条件下测定出其黄酮含量8.99%.铁线蕨黄酮提取物对自由基有清除作用,能延长剑兰鲜花的保鲜时间。  相似文献   

11.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分别对甘薯中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两类活性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甘薯中清除羟自由基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水作为提取溶剂,提取剂用量45 mL/g,提取温度为45℃,提取时间2.5 h;甘薯中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剂用量35 mL/g,提取温度为45℃,提取时间3.0 h。在以水作为提取溶剂的条件下,各提取因素对活性物质羟自由基清除效果的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剂用量,各因素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在以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的条件下,各提取因素对活性物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效果的影响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提取剂用量、提取时间,各因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水提醇沉法制备商南泉茗茶茶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优化热水浸提乙醇沉淀法提取商南泉茗茶中水溶性多糖的最佳工艺。根据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以及乙醇浓度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情况,通过正交设计法优化商南泉茗茶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商南泉茗茶茶多糖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最佳浸提条件为提取时间2.0 h,提取温度80℃,液料比为30:1,乙醇浓度为100%;在此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的多糖提取率可达4.15%。  相似文献   

13.
乙醇浓度对滁菊多类成分提取率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不同浓度乙醇对滁菊花各类成分提取率影响.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为30min,提取次数为3次,料液比为1∶30,超声功率为200W;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60%乙醇溶液提取滁菊花总得膏率最高,为47.52%;70%乙醇溶液提取滁菊花总黄酮得率最高,为10.86%;80%乙醇溶液提取滁菊花总酚得率最高,为3.02%;水溶液提取滁菊花总糖得率最高,为4.27%.乙醇浓度对滁菊花不同成分提取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试验L9(3^4),对加热回流提取和超声提取优化广东紫珠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提取物中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加热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1 B3 C2,即乙醇浓度为60%、水浴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2 h;超声法为A2 B1 C2,即乙醇浓度为70%、固液比为1:20、超声40 min.芦丁对照品9.4~75.2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热回流提取法优于超声法,黄酮提取率达到9.27%.  相似文献   

15.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乙醇为提取液,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提取得率的影响,用HPLC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确定最优提取工艺;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齐墩果酸和熊果酸,TLC,HPLC检测分离效果。结果显示,齐墩果酸最佳提取参数为95%的乙醇、温度为50℃、料液比为1∶10、时间2h;熊果酸最佳提取参数为95%的乙醇、温度为70℃、料液比为1∶6、时间3h。该工艺为光皮木瓜的综合利用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别采用浸泡法和研磨法,比较分析了7种混合试剂对烟草、油菜和毛白杨叶片叶绿素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7种提取试剂采用研磨法对三种供试植物叶片叶绿素的提取效果均优于浸泡法,其中体积比为4.5∶4.5∶1的无水乙醇、丙酮和水的混合液研磨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麻栎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提取麻栎叶总黄酮,设计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液浓度、提取时间和固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麻栎叶总黄酮提取率有显著的影响((0.01< P<0.05)),而固液比对提取率影响不显著。麻栎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为每次60 m in ,固液比为1:20。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主要对穿心莲抑菌物质提取条件以及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50%乙醇,75℃条件下回流时间1h,料液比1:30。穿心莲提取抑茵物质对肠道性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水生生物常见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红车轴草种子中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和鉴定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同时运用N,N-二苯基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法和β-胡萝卜素漂白法对红车轴草种子脂溶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GC-MS法研究分析表明,红车轴草种子中共分离鉴定出6种脂溶性成分,包括亚油酸(29.64%)、(Z)-6-十八烯酸(14.60%)、棕榈酸(5.91%)、硬脂酸(3.24%)、三十烷酸(0.49%)和草酸葵基-丙基酯(0.17%).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红车轴草种子脂溶性成分对DPPH的自由基清除率IC50为17.97 mg/mL,0.04和0.08 mg/mL的β-胡萝卜素漂白法的抗氧化速率分别为29.9%和32.1%,均显著低于阳性对照BHT(96%),说明红车轴草种子脂溶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较低.以上结果将对提取红车轴草种子脂溶性成分分析、提取分离和综合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