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分析旅游供应链结构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以旅行社为核心的旅游供应链存在的运作效率低下和不协同等问题,提出以旅游者满意为中心、以景区为核心企业的旅游供应链新模式,并运用CPFR对其运作模式进行创新性探讨,构建出基于CPFR的旅游供应链协同模式。  相似文献   

2.
CPFR中的信息交互及信息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PFR的关键在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共同管理业务过程和共享信息来改善供应链中的伙伴关系。从研究CPFR的运作过程出发,讨论了CPFR运作过程中信息流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CPFR信息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纳什均衡和贝叶斯更新模型,得到了供应链联合预测均衡的存在条件.模型中,供应商和零售商均需决定是否投资于预测和信息分享技术,双方的需求预测将由零售商汇总成一个统一的预测.结果表明,当考虑信息分享成本时,供应商在投资后必然会分享,而零售商不会进行信息分享.当双方预测之间相关性较低、双方预测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双方谈判实力比较接近时,实现联合预测的可能性较大.这一结论为企业是否参与CPFR项目以及选择协同预测伙伴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网络结构及其对中心度参数的影响,考察协同创新过程中,节点企业间的创新关系,进而通过协同创新决策与创新过程中的信息交互关系,探索节点协同创新过程中的最优决策与安全路径问题。算例分析表明,安全路径是节点企业基于网络中心度特征的最优决策,也是提高协同创新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汽车制造商与供应商供需系统的协同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汽车制造商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为研究背景,运用协同学原理与方法对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进行了参数和协同变化定性分析,建立了汽车制造商与供应商供需系统协同度模型,进行了供需系统子系统间协同变化规律实例分析.该研究为加强和优化汽车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提供了一种辅助决策的系统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双重努力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价值链利润分配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产学研协同创新价值链的整体利润和利益主体的利润受到利益主体的努力程度和合作程度双重因素影响,利用博弈论、冲突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构建了基于双重努力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价值链利润分配模型,并利用优化模型求解不协调和协调情况下的最优努力程度和最优合作程度,并以实际案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结果表明,调整产学研利益主体的努力程度和合作程度,能够实现协同创新整体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江苏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运用霍尔特双参数指数平滑模型,GM(1,1)模型以及组合预测模型对江苏省的电力需求进行预测,并分析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和相对误差,选出了最优模型,根据最优模型对江苏省2010-2014年的电力需求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泊松回归模型常常用于计数数据的研究中,然而在实际数据中零值的比例可能远远大于泊松分布中取零值的概率,而且这些零值通常都有其特殊含义.此外计数数据可能是分组数据,即观测到的数据不是确切值而只是已知其落在某一个区间范围之内;或者某些特定的数据,例如工资,要先对它进行人为的分组然后再进行分析.考虑一种零膨胀泊松半参数回归模型来处理上述分组计数数据.该模型中泊松分布的期望与协变量之间采用部分线性连接函数,而零值的概率与协变量之间采用线性连接函数.利用Sieve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来估计该回归模型中参数和非参数函数,并提出了一种得分检验方法来检验是否存在零膨胀.在一定正则条件下,获得了Sieve极大似然估计的渐近性质,证明了参数部分的估计是强相合,渐近正态及渐近有效的;同时非参数函数的估计达到了最优收敛速度.模拟研究表明,估计和检验方法效果都比较好,最后将此模型和推断方法应用于一组公共卫生领域实际数据研究.  相似文献   

9.
运用纳什谈判模型,考察了双边道德风险下合作研发的两部线性分成问题,分析了研发效率、协同创造能力和谈判能力对利益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谈判能力确定双方最终从合作中能分享多少利益,而研发效率和协同创造能力确定最优线性分配比例.考察了协同创造能力和研发效率对研发投入和研发收益的影响,指出协同能力的增强将增大双方的研发投入和合作研发的总收益,而合作一方研发效率的下降将减少自身的研发投入并减少合作研发实现的总收益.最后,提供了一个案例来阐释理论模型在现实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产业集聚的目的是通过群体协同效应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产业集群的演化动力是竞争合作协同,通过协同演化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集群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本文通过分析产业集群协同演化的框架体系,建立产业集群协同演化动力学模型,并以中山小榄五金集群为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短生命周期产品供应链具有需求高度不确定性的特点,引入实物期权机制,研究如何利用实物期权对供应链风险进行管理.首先,求解分销商的最优订货政策、供销商的最优生产政策,给出最有期望利润的解析式;然后,说明期权如何对供应链双方进行协调,并通过数例分析得出期权的引入能够有效提高双方的效益,从而降低了供应链风险.  相似文献   

12.
陈琦  赵涛 《软科学》2008,22(4):21-24
对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委托人和代理人对自然状态存在不同的认识时,对最优契约的影响情况;同时给出了考虑自然状态对代理人努力负效用的影响时的最优激励合同。通过激励补偿系数和委托人及代理人对自然状态估计的相关性分析,得到了有意义的经济学结论。  相似文献   

13.
混合回收渠道的闭环供应链协调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零售商和第三方同时负责废旧品回收情况下,以博弈论为研究方法,对闭环供应链系统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的定价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两种情况下各成员的最优利润策略,发现分散决策情况下存在双重边际化,造成系统效率的损失.因此引入收入费用共享契约协调机制,来对系统中各成员进行协调,使得闭环供应链系统总利润达到集中决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河流枯水极值分析与模型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西南地区澜沧江流域干支流为例,对其枯水特征与径流补给,径流年内变化及其枯水分布做了概要的分析,同时对其河流枯水进行了模型应用研究。通过枯水最小月流量的试验以及显示的随机性,采用了软次模型,利用了11个测站,27a∽31a不等的序列数据,开展了枯水预测计算,其结果多年负轮长为2.13(a),即小于最小月流量多年平均值。这表明其枯水出现的历时周期短,因此,在对该河流开发时应予以调控,统筹规划。由上可知,运用轮次算法对河流枯水的极值分析与预测是-经济实用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构建了基于投资溢出的供应链纵向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供应链研发联盟成员在平均分配和比例分配方式下的研发投资策略,分析了利益分配方式和投资溢出对成员投资策略的影响,找出了不同外部场环境下的最优利益分配方式,以此降低联盟成员道德风险,提高其研发投入.研究表明,市场收益较高时,供应链应采用平均分配这种简单易行的分配方式,以促进合作研发成功;联盟成员间应加强信息沟通,增强投资溢出,激励合作伙伴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合作研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孟庆春  张正  王莺潼 《科研管理》2021,42(10):113-121
既有文献通常认为消费者参与创新有利于企业效益提升,但未阐明其对供应链价值创造的具体影响。为此,本文在对已有供应链价值和消费者参与创新相关研究梳理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消费者参与创新融入到供应链价值创造体系中,运用双层规划构建消费者参与创新的供应链价值创造模型,通过分析发现:消费者参与制造商创新能够提升供应链、供应商以及消费者的价值,并且这些价值同消费者参与程度、参与比例皆呈同向变化关系;但对于制造商来说,由于受到付酬成本等因素影响,其价值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才会得到提升;另外,制造商价值与消费者参与程度呈同向变化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也与消费者参与比例呈同向变化关系。所得结论对于提升供应链价值,帮助链内企业进行创新实践,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道致  吕昕 《软科学》2012,26(6):125-131
探讨了一个批发商与一个产量随机的生产商合作实施VMI过程中的风险分担问题。以随机比例产出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五种不同风险分担契约下的二级供应链模型,通过解析方法给出了最优决策结果。研究发现:最优计划生产量总与需求量成线性比例关系,但比例系数受不同契约影响而各不相同;生产商和批发商对契约选择的偏好不同,因此最终选择结果取决于二者谈判能力的相对强弱;产量的随机性减弱在普遍情况下有利于提高供应链内各成员和总体的利润,但在某些情况下,随机性增强却能够促进批发商利润的提高。数值分析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考虑传统零售渠道销售产生的碳排放成本和生产商投资碳减排,构建了一个生产商主导的双渠道低碳供应链博弈模型,求解得到不同渠道结构下的最优解.结论表明:消费者对零售渠道的低忠诚度是生产商选择双渠道供应链的前提;传统零售渠道销售单位产品的碳排放成本决定双渠道供应链能否存在,碳排放成本越高,供应链总减排量和单位产品碳减排量越低;提出并检验了"成本共担契约+收益共享契约",当成本共担因子和收益共享因子较高时容易实现供应链协调,具体则由双方的谈判力量决定.  相似文献   

19.
浅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光金  谭林 《软科学》2001,15(6):2-5
本文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出发,通过对优化的价值系统和优化的供应链系统理论的阐述,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用期权调整补货和退货的供应链契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荧玉  崔文田 《预测》2006,25(6):74-80
本文针对生产提前期较长,市场波动较大的一类供应链,引入期权的思想来调整零售商的订货数量。通过综合考虑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零售商可灵活进行补货和退货。同时分析了期权的引入对供应商、零售商以及整个供应链利润的影响、通过模拟计算实验说明期权的引入能够增加各方的利润,并且能够使供应链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波动变化,增加了供应链的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