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千年伊始,教育部下令给广大的中小学生减轻负担,要求“每门课程一本书,每天作业不超过1小时”,取消学前幼儿教材,并禁止教材、教辅的统一订购等。此一举措给中国教育界、出版界带来的无疑是一颗重型炸弹,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其实“减负”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十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呼吁减轻学  相似文献   

2.
冉阁东  张敏 《大观周刊》2012,(39):291-292
今年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第十年,在今年10月份的“新课堂、新教育”高峰论坛上,许多著名学者对我国自2001年实施课程改革至今这十年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当然,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既有许多成功之处,也存在许多不足。本文主要从教育哲学的视角就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的课程内容方面进行评析.笔者认为课程内容呈现出一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家长不满”的趋势.也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性。同时,教材的更新也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需要。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让家长、教师、专家、学生共同参与编订教材、鼓励开发校本课程、建立课程经费保障机制等以此来进一步促进新课程内容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阐述了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4.
教材类电子出版物质量管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后,教材类电子出版物在我国兴起。教材类电子出版物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早期表现为CAI课件或试题库,后来发展为“新世纪网络课程”,接着又提出了“立体化教材”的概念,近两年,教育界和出版界开始提倡“教学资源集成服务”的理念。教材类电子出版物按教育阶段可分为学龄前电子出版物,中小学电子出版物和高等教育电子出版物,相比而言,高等教育电子出版物最为复杂,因而,本文虽以高等教育的电子出版物为论述对象,但其中的原理也适合其他教育阶段的电子出版物。按功能分,教材类电子出版物可分为辅学为主的和辅教为主的电子出版物…  相似文献   

5.
出版改革是近两年来出版界各方人士讨论的热门话题,“热”虽有日矣,实践的步伐却不能不说是比较迟缓的。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说编辑工作情况特殊不能大动吗?是广大编辑人员没有改革思想吗?很显然,都不是。事实上也不是一点改  相似文献   

6.
为繁荣和发展我国出版事业,提高编辑出版人员思想和业务素质,教育培养一大批跨世纪的优秀编辑出版人才,在教育界、出版界共同努力下,经过10年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活动,一套填补大学出版专业教材空白的《普通高等教育编辑出版类规划教材》即将陆续出版发行。这套教材是纳入国家教委“八五”规划、新闻出版署出版专业教材建设的重点项目,系统、全面地总结和研究了我国编辑出版工作规律,是出版界的一项带有基础性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揭开了新一轮课改的序幕。《纲要》提出要改革课程开发和管理机制,对教材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时至今秋,课程改革已进行到高中年级段。2003年初,教育部下发了《地方课程管理指南》,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团体编写符合中小学教材改革需要的有特色的地方教材,特别是适合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教材。  相似文献   

8.
廖晓梅 《大观周刊》2012,(18):181-182
《电气CAD计算机辅助绘图》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我校“电气CAD计算机辅助绘图”的课程改革,对教材、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改革,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软件与专业课相结合”的软件类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周先政 《大观周刊》2011,(40):174-174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材是师生间互动、交流、沟通的纽带,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载体。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面对新课程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发生哪些变化,其中最关键的变化是什么?从个人的体会来看,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要求,最关键的是要求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能够从传统的“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如果真的实现了这个转变,相信新课程对课堂教学要求的其他变化也随之实现了。要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材的作用,就必须在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地处理和创造性地加工,使教学教材本土化、生活化、活动化,进而让数学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图书精品纵横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前,出版界“精品意识”、“精品工程”、“书出精品,社创名牌”、“多出精品”成了颇为时髦而且喊得相当响的口号·出版界关于如何“实施精品战略”的学术讨论也逐渐热起来。要想“实施精品战略”,首要问题应该明确什么是精品。关于什么是精品的认识,目前学术界很不一致。有人认为,精品就是受读者喜爱的精神产品;有人认为,精品是一个质量概念,糖品主要看图书的内容质量。有人认为大部头、豪华精装、获奖书、名家作品都是精品。究竟什么叫精品?精品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精品都具有哪些特征?怎样才能走出图书精品的误区?本文想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中部”是一个模糊的地理概念,大体上可以包括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诸省。   历史证明,中部地区在促进东西部发展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纽带作用。同样,中部出版也是连接东西部出版的重要桥梁。随着西部大开发高潮的到来,出版界也开始出现“西部热”。那么,西部大开发对中部出版界意味着什么 ?中部出版在西部大开发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又如何借这一历史机遇实现自身发展?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中部出版,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职责,采取有效的对策,才可能有所作为。   …  相似文献   

12.
《大学语文》的改革近年来到了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各个高校和研究机构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教材的编写,到教法的采用等都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讨论,可谓见仁见智。就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来说,笔者提出了“大语文”概念,“大语文”概念的提出是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研究的“终结性”回答。  相似文献   

13.
杨德发 《大观周刊》2012,(12):220-228
本文考证了“讲”字的本义,发现了“中小学各科教学法、学科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大学师范专业必修课程)中讲的“讲授法”存在片面性,得出了真正的“讲授法”的内核。提出了处理讲授法与其它教学方法关系的建议,总结了用好讲授法的六十一条准则。  相似文献   

14.
木戈同志就出版界为了赚钱而大量印制《三侠五义》之类一事提出批评,认为“任其全面开花,大肆泛滥”是一种“十分不正常的现象”;认为这种现象涉及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图书出版发行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还是为了追逐高额利润?”谈出了一些切中时弊的好意见,读后颇受教益。但是,文章却引出了这样的看法:“精神产品的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多家出版社先后引进了多种国外高等教育教科书,在出版界和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国内众多院校也选择了部分引进版教科书作教材,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各家出版社纷纷拓宽出书范围,涉足教材出版领域。这种情况使教材出版者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样的教材才是好教材 ?   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家鲁迪格·多恩布什在谈到“最好的教科书”的涵义时强调,“要给学生一个深入探索大量专题的起点”。也就是说,教材编写者要尝试着从更带有艺术色彩的角度研究教科书,把纷繁复杂的材料调配…  相似文献   

16.
还在今年二月底,《新民晚报》上的一则消息震动了出版界——“上海人民出版社改革新举措,‘策划编辑’登上出版舞台”。一石激浪,此报道不仅引起同业们的瞩目,大专院校、众多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亦议论纷纷:上海人民出版社是个大社,又是个有较长历史的老社,前两年曾搞过“四条小龙”、“六个部”,这次推出“策划编辑”,和前两次改革有什么区别?以往各出版社历来分工明确,社、部、室三级管理,自上而下;书稿从初审、复审、终审三审制,自下而上,环环紧扣,泾渭分明。这套模式运行了四十余年,人们已习惯成自然。现在搞“策划编辑”,集选题确定、编辑加工、成本预测、目标管理责任制等诸多方面于一身,需要的是能够完成开发选题、组织  相似文献   

17.
在出版界。常听到一些老编辑的感叹:“现在出什么书都不容易!又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我们这些出版界的老人,越来越不知道应该怎样来当编辑了。”  相似文献   

18.
“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这个口号在出版界已深入人心。每个出版社都在热烈地谈论精品计划,不少出版社在报刊上大力宣传自己出了多少精品。这都说明了出版工作形势很好,“实施精品战略”已经为出版界广泛接受。 但是,什么叫“精品”,我们心目中的图书“精品”是否就是精品?我感到,在今天,在我们出版界大力实施精品战略的时候,有必要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一、精品图书的最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9.
李刚 《大观周刊》2013,(5):201-201
数学教材也承载着一个作为“例子”的示范性作用。我们要想教好数学,必须把教材这个“例子”的作用发挥出来,使教材真正成为“可以开发无限库藏”的“锁钥”。  相似文献   

20.
当人们满怀希望迎接21世纪的时候,出版界同仁却感到无穷的压力。这种压力,我将之形容为“外患”与“内忧”。“外患”是指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国将在今年进入该组织。一旦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出版业的对外开放将不可避免,中国出版界将面对世界大出版集团的竞争。“内忧”是指“减负”。长期以来,出版社、新华书店系统依靠教材、教辅读物,旱涝保收。“减负”使一些出版社赖以生存的支柱轰然倒塌。在世纪之交,这些“不幸”同时降临,对中国的出版界可谓是严重的挑战。 人们常讲,挑战与机遇并存。确实,换个角度看“入世”与“减负”,或许,挑战的同时预示着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