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建华  郭红明 《钓鱼》2008,(5):24-25
(三)垂钓鲢鳙的装备 1,鱼竿。考虑到鲢鳙的体型大、力量足,在鱼竿的选择上首先要结实,长度以15尺(4米5)为首选:由于鲢鳙吞钩都是在喝浆水时误将鱼钩喝入口中,吞钩快吐钩也快,浮标信号幅度小变化快,稍纵即逝,要求鱼竿能迅速传递扬竿力量,那些前两节下垂的垂尾软竿显然不适合这一要求,而直挺的硬调鱼竿应为首选;鲢鳙属于大型鱼类,由于扬竿中鱼时我们不能保证每竿都钩在鱼嘴内,一旦钩子挂在鱼身上使鱼受惊,控鱼则非常困难,因此用带线轮的矶钓竿配合悬坠钓法也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东山  张天林 《垂钓》2001,(7):20-21
鲢鳙既不吃蚯蚓、红虫等荤饵,也不吃面团、糟食等素饵,以前不被当作垂钓的对象鱼。20世纪80年代末期,北京的钓友们发现鲢鳙喜欢酸臭味的饵料,尤其对水中雾化的面浆团感兴趣,于是发明了“飞钩”酸臭饵钓鲢鳙的妙方。从此,鲢鳙鱼也成为人们垂钓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3.
我参加垂钓活动10多年了,发现许多钓友常常爱钓草鱼很少钓鳙鱼。原因是鳙鱼看得见,难钓到。其实在混养库塘中鳙鱼的数量多,生长快,到了夏季每条都有二三斤重。只要饵料对路,垂钓得法,也会有好的收获。我常用海竿“水怪钩”糟饵钓鳙鱼,摸到了一些窍门,现介绍如下,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4.
马建华 《钓鱼》2008,(6):22-23
3.我常用的几种鲢鳙饵料 在鲢鳙密度很大的池塘钓鲢鳙时,我一般不单独准备诱饵,采取市场上的鲢鳙专用饵料(比如天元生产的浮钓或底钓鲢鳙),或比重小的鲫鱼饵料,既作诱饵又作钓饵即可,用来打窝的诱饵同钓饵唯一的区别是诱饵溶散速度更快。打窝的具体方法是初期搓大枣大小的饵连续抛20到30竿,使钓点自上而下形成厚实的雾化区,当鱼进窝后将饵料稍微打黏些,然后根据鱼进窝情况每间隔1到2分钟左右进行抛竿补窝。  相似文献   

5.
《垂钓》2010,(10):51-51
2010年8月28日晚,我和钓手周小松、施德岩,骑车30分钟到达安徽蚌埠市窑厂大塘钓场。此次垂钓,我选用3米海竿,6号线,自制爆炸钩,在饵料配置方面,我选用了鲢鳙霸主2号、速攻鲢鳙和香薰汉方精华浮钓鲢鳙。  相似文献   

6.
大车 《中国钓鱼》2000,(3):32-32
我用《中国钓鱼》1999年第十期上介绍的《罐钩巧钓叉尾 》中的“罐钩”,以上玉米皮发酵饵垂钓效果很好。在我们这里,为使玉米面细好吃,在碾磨时总要先把玉米粒的外皮去掉,所以饵料原料易找。取玉米皮放入容器内,加入少许面肥(加入商店出售的酵母也可),发酵2~3日即可用。垂钓时掺入一些玉米面、糠、曲酒,比例:每500克发酵饵加玉米面、糠各10克,曲酒10毫升,拌均匀装入“罐钩”即可。此饵优点:饵料入水易扩散形成酸、雾区,且玉米皮发酵的醇香使中上层鱼久久不肯离去。注意:“罐钩”入水后应调至水深1~1.5米…  相似文献   

7.
贾巍 《钓鱼》2009,(12):57-57
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在我所居住的县城开了一间渔具店(同时也是钓鱼王合水俱乐部),2008年刚过完年不久,我就收到了钓鱼王公司寄给我们俱乐部的新产品鱼饵让我们试钓,里面还有几袋饵料“疯鲢鳙”(蒜臭味),但我们这里人钓的普遍是鲫、鲤、草、鳊,很少有人会钓鲢鳙。在一次去银川沙湖的时候,发现有人在钓鱼,我就跑过去看,只见他们用的都是海竿挂水怪用球漂在浮钓鲢鳙,  相似文献   

8.
一、钓具的配置1.竿。手竿钓鲢鳙钓法的关键条件之一在于保持较快的抛竿频率。因此,竿宜选择轻便的碳纤维材料制作而成,竿长以3.6~4.5米为佳。4.5米以上长竿虽然控鱼、遛鱼有利,但一日垂钓下来消耗的体力太大,使人易产生疲劳感,更难以使钓鲢鳙的"打频率"战术顺利发挥。调性以超硬调为首选。超硬钓竿配粗线大钩,以硬对硬,强强结合。这样,一可以有利于迅捷扬竿刺鱼,钩牢、钩深上钩之鱼,使之难以逃脱;二可缩短遛鱼时间,不至于使窝点饵料雾化稀释,影响诱鱼、留鱼,同时对多钓几尾入窝的鲢鳙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陈翔 《中国钓鱼》2006,(10):24-24
市售的商品饵可谓种类繁多,于是我们在选择与使用时就应该了解所用饵料的状态、性能(特别是已用过的饵料)如饵料的比重大小、雾化快慢、拉出的饵团大小、颗粒的粗细、气味的浓淡、饵体的颜色等,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惟有掌握与了解这些方能依照情况的不同随心所欲地配制出自己所需饵料性状,以达到更好的垂钓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杨传昕 《钓鱼》2009,(2):49-49
“甩大鞭”的系钩及调漂方法,是获鱼多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在多年的“甩大鞭”垂钓的实践中,总结出如下的系钩及调漂法,钓效很理想,现推荐给钓友们。系钩:钩的大小要根据钓鱼的大小而定。坠下钩的脑线长4厘米左右;坠上钩靠近坠,但不触坠,脑线长4厘米左右。这样在拉动线时,坠下钩拖地,坠上钩靠近地面而不入泥,鱼儿易发现钩饵而吸吞,中鱼率高。  相似文献   

11.
华连洪 《钓鱼》2006,(21):16-17
在自然水域悬坠钓中我经常使用鸳鸯钩垂钓。我这里所说的鸳鸯钩是指在两只钧上挂不同的饵料:一钩挂商品饵,一钩挂蚯蚓等荤饵。鸳鸯钩的妙用1、在鱼儿不开口时可有效地刺激鱼儿开口。2006年2月17日.我在四里棚办事处区艾庙村一野塘垂钓.用疯钓鲫1号60% 疯钓鲫2号30% 拉丝粉10%开饵,钓了大约一个小时.窝里鱼星直冒.  相似文献   

12.
晓军  昕东 《垂钓》2008,8(5):20-22
在生有鲢鳙的水域垂钓鲤、鲫等鱼种时,一定得多加注意!因为,一旦饵料与钓法掌握不好,就会招惹来鲢鳙,严重干扰了正常施钓。  相似文献   

13.
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地区的浙江省江山市有国家大(二)型水库两座,其中碗窑水库最大库容量2.23亿立方米,白水坑水库最大库容量2.48亿立方米。近年碗窑水库采取租赁养殖、办证垂钓的管理方式经营,使江山的垂钓爱好者充分享受到了大水域搏大鱼的乐趣,时有5千克左右大鲢鳙出水。现将自己在大型水库垂钓鲢鳙的心得道出,或许对广大钓友在大水面垂钓鲢鳙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浪宇 《中国钓鱼》2007,(7):11-11
钓鲢鳙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受广大业余钓友喜爱的,还是用抛竿飞钩施钓。飞钩浮钓鲢鳙,也有个问题比较难把握好,那就是捏饵团及上飞钩。这对初学者来说,就更不顺手了。当然,如图省事,也可花点钱到渔具店把塑制飞钩笼兜买回来,只要填进饵料,也可乐趣一番。但实践证明,除了要花钱而外,其效  相似文献   

15.
浮钓草鱼     
小东 《垂钓》2013,(7):34-35
浮钓的区域很广,从轻微离底到水面表皮统统可以归入“浮”的范围,因此,浮钓实际是指钩不到底的半水垂钓,该钓法在竞技比赛中较常见,在野钓草鱼时,浮钓同样是不错的钓法。钓者在浮钓时应了解以下几点:1.确保你的浮标能够拉起你的饵料,即钓者所用的浮标浮力大于饵料的重力,这是能否浮钓的关键。如果饵料太重,浮标带不起饵料,致其落底,则不能称之为“浮”。  相似文献   

16.
我的钓鲤饵     
在传统的炸弹钩糟食钓饵的制作中,钓鱼爱好者们都比较重视钓饵的配方和饵料入水较快散开的这一特点。这种饵料在鱼塘和人工渔场中垂钓不失之为钓大鱼的好方法。但在自然水域中它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因为江河、水库中大小船只的往来航行掀起的浪能把饵料冲开。如果用手竿钓糟食,船只掀起的浪和大风能使漂带动鱼钩移位,造成空钩的现象。这种情况笔者在初钓炸弹钩和手竿糟食钓时曾经多次出现过。为了不使饵料化散得快,有的钓友便在饵料中加进糯米粉蒸熟使用,但又带来不易破钩的缺陷。笔者有位同事,用糯米粉蒸熟后加进其它配料揉匀垂钓,…  相似文献   

17.
我使用的朝天钩,是在钓柄上缠绕一点保险丝,然后用胶水粘结牢固而成的。经过多年的垂钓实践,我发现这种钓具有制作简单、方便,垂钓效果好的优点。现将此钩的具体制作方法介绍给大家。先用渔线将钩绑牢,并在钓柄处缠上两圈透明胶带(用以保护渔线)。然后用直径0.8-1.2毫米的保险丝在钓柄上绕上几圈,使脑线从弹簧状坠子长度的中间穿出(如图)。再用“502胶水”滴一点在坠上面,让其渗透于内,起到粘牢钩、坠的作用。最后,根据通常所使用钓饵的颜色,在坠子上涂上与之相一致的油漆。如:红、黄、白等色,以提高垂钓效果。一种朝天…  相似文献   

18.
赵巍 《钓鱼》2004,(16):18-19
盛夏时节,在有鲢鳙鱼的水域,如若钓饵对路,钓法得当,选择的天气又恰到好处,垂钓鲢鳙鱼是一件很过瘾的事。在所有淡水鱼的垂钓中,鲢鳙鱼的钓法最为独特。这种独特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钩具独特,二是钩饵独特,三是饵在水中的位置独特。抓住了这三点,就抓住了垂钓鲢鳙鱼的关键。要想成为钓鲢鳙高手,也就要在垂钓鲢鳙鱼的这种独特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朱剑飞 《钓鱼》2012,(12):31-31
随着初夏的到来,钓鲢鳙的旺季也即将来临。很多钓友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钓起了鲢鳙,但是收获最多的还是用“水怪”,因为省力、省事、效率高,且可以远攻,钓上的还可能是十几斤以上的巨物。这几年我也一直在用“水怪”,虽不如手竿刺激,但感觉还不错。我总结了六点体会,在这钓鲢鳙的季节,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20.
垂钓鳙鱼(俗称“胖头”或“花鲢”)的用饵,钓界首推酸臭饵。鲢鱼喜酸,鳙鱼好臭,似已成共识,几乎所有的垂钓出版物在谈及鲢鳙垂钓技术尤其是垂钓用饵时都持同一看法,香甜饵大都被排除,仅少数几种垂钓书把甜饵也归入鲢鳙钓饵,但排位最末。“鲢鱼鱼饵以酸味为主,而鳙鱼鱼饵以酸臭为主,并略带甜味……鳙鱼既然偏爱酸臭甜味,因此在制作鳙鱼鱼饵一定要使它以酸为主,以臭辅之,略带甜味。”《钓鱼技术问答》一书如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