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在我国起步晚,现有优秀运动员少.为初步了解影响我国优秀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专项体能的主要因素,以现役国家集训队优秀单板U型场地滑雪女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家访谈法、身体测试法、因子分析法,在对专家筛选的影响我国优秀女子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专项体能的主要指标进行实测的基础上,对专项体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专项体能科学化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的快速发展及国际运动成绩的快速提升,我国运动员在训练方面遇到了很多问题,如运动员在完成高难度的空中技术动作后,在落地时总是出现失误,直接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优秀运动员的落地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具体涉及运动员成套动作落点分析、滑行路线分析和运动员平衡能力,研究结果认为,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差和落点区域的不同选择是导致落地稳定性差的主要原因.为帮助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备战2018年平昌冬奥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是我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雪上运动项目。它融合了极限滑板和单板滑雪的特点,运动员借助一块单板滑雪工具在U型场地中,按照规则要求,连续完成5~8个滑行翻转动作,以难度、质量为评价标准的运动项目,合理的动作编排,将决定比赛的最终成败。分析表明我国运动员在技术动作难度的掌握、运用上与世界优秀选手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认为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比赛动作提高的关键技术因素是:增加运动员的滑行速度,提高单个动作的飞行高度,增加动作的难度值。  相似文献   

4.
心理能力是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优秀运动员必备能力。应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自然观察法、测量法等对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优秀运动员心理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项目优秀运动员心理能力水平亟待提高。通过具体原因的分析,提出心理技能训练、运动心理咨询、建立心理对策库等方式培养运动员心理能力,以及为教练员开设心理训练培训课程等提高手段,对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杨福 《中国学校体育》2013,(Z1):140-141
本研究通过对我国部分优秀单板滑雪运动员身体成分的研究与分析,探讨单板滑雪运动员的身体成分特点及夏训过程对运动员是否具有积极意义,为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及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单板U型场地运动训练中,引入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并使之与该项目自身特点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单板滑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促进其专项能力的发展,而且能够有效防止运动损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我国单板滑雪项目的四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经过长期、系统的核心力量训练,开发出一套适合U型场地运动员专项体能和技术能力训练的"专项核心训练模式",以期为该项目的科学发展以及培养优秀单板滑雪运动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对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神经类型及赛前心境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赛前心境较好,呈现“冰山“状;不同性别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赛前心境差异显著性不大;不同运动成绩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运动员赛前心境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孟述 《冰雪运动》2008,30(5):31-34
通过对11届全国冬运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比赛情况的分析,认为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运动员年龄普遍偏小,发展空间较大;从我国该项目取得的运动成绩,以及项目特点决定了该项目比较适合在我国开展,是大冬会乃至冬奥会夺取奖牌的潜优势项目。从运动员、教练员、竞训工作和场地等方面指出影响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国际交流,拓宽信息渠道,建立系统、科学的裁判员培训体系,加大“北雪南移”力度和重视科研攻关等对策,为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索契冬奥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男、女运动员决赛成绩与难度战术间的关联性及其发展趋势。方法:采用视频分析法、调查访谈法,文献资料调研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索契冬奥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决赛男、女运动员两轮比赛的技术动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比赛成绩与难度战术选择间的关联性,并与温哥华冬奥会男、女决赛难度战术进行比较。结果:成绩上升与下降的男、女运动员中均有加难及维持难度战术的选择,且女运动员成绩上升与下降者中均另有减难战术的选择。索契冬奥会女运动员中选择加难战术者较温哥华冬奥会明显减少(66.7%→33.3%),并有25%选择减难战术;而男运动员中的难度战术选择趋势与温哥华冬奥会相同。结论:索契冬奥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男、女运动员的决赛成绩与难度战术选择无关联性,与温哥华冬奥会相比,女子决赛难度战术选择有显著性变化趋势,男子难度战术则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单板滑雪的4名优秀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在单板U型场地运动训练准备活动及体能训练中,尤其是在夏训时,引入核心力量训练模式,并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评估指标,初步建立起该项目核心训练的评估体系,旨在为我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等世界大赛的成绩统计,对此项目的世界发展现状和格局进行了研究。得出: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项目优秀运动员特点与高山滑雪优秀运动员的特点较相像,如最佳竞技年龄较大,而且保持最佳竞技状态的年限较长。提出:我国应瞄准此运动发达国家,高起点发展;注重项群理论指导,特别是高山滑雪的理论的指导,高效率发展;培养群众基础;加大宣传力度等发展措施。旨在为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项目在我国的全面高效开展提供理论专特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全国第11届冬季运动会单板U型场地滑雪比赛的现场观察,以及对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和相关人员的访谈、调研,试图发现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发展现状和制约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尖子选手实力突出,后备新秀技术水平偏弱,出现“两级”分化;比赛场地、器材、服装等条件相对较差;整体教练员水平和运动员技、战术及心理素质有待提高;科研保障和医疗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是制约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训练体制上没有形成“网”或“龙”的队伍衔接结构。从队伍建设、科学化训练、运动技术改进、后备人才培养等多方面提出进一步发展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找出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女子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完成中存在的差距,为我国该项目运动员提高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录像分析法等,对2010~2011年度全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锦标赛前3名的中国女子运动员与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前3名的女子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使用的难度技术动作的动作数量、动作完成中的各项参数、动作连接的流畅性及落点选择等方面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我国女子运动员在比赛的成套动作中,单个动作难度、难度动作数量、动作完成中的各项参数、动作连接的流畅性及落点选择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国外女子优秀运动员。结论:我国该项目女子运动员与国外女子优秀运动员在比赛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难度上存在比较显著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的发展与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李淑媛 《冰雪运动》2008,30(3):45-4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对比分析等方法,就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的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女子整体排名好于男子,处在单项世界排名前列,但中国队单板U型场地滑雪的单项世界排名仍很不理想。目前存在选材局限、运动员伤病困扰以及缺乏高难度技术创新能力等问题和不足。提出为备战冬奥会,运用项群训练理论为指导,扩大运动员的选材范围、强化基本技术学习及运用综合诊断方法降低伤病的出现等问题,使选材、训练、竞赛更加系统科学,并努力将此“潜优势”项目发展成为我国冬季雪上又一夺金的优势项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教练员队伍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教练员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但教练员队伍整体上欠缺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的执教经验;教练员岗位培训次数少,时间较短,内容缺少针对性;教练员的知识结构和基础理论知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教练员队伍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单板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在我国更好地开展与普及,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单板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世界发展格局和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认为芬兰是当今世界上单板滑雪空中技巧整体实力最强、后备力量最雄厚的国家;女子项目各国均刚起步,还没有形成格局优势;我国单板滑雪空中技巧的发展重点应是女子项目。并从明确单板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世界发展格局、积极寻找突破口,提高我国冬季项目有限资源投入的效率,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因素促进项目发展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谭伟东 《冰雪运动》2008,30(6):40-45
通过客观地分析中国女子冰壶队本次世锦赛备战期间及比赛中在队伍组建、管理、训练和准备工作中的成功经验,指出在深研项目规律、技战术、伤病预防及竞赛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善训练环境,利用先进的科学训练手段来监控训练工作,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多参加国际级高水平的冰壶比赛,聘请高水平外籍专家系统指导训练,快速提高竞技能力,规范国家队运动员的奖励与竞争机制,充分调动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等意见和建议,旨在对中国女子冰壶队奥运备战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张连涛 《冰雪运动》2011,33(2):91-93
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由于陆地训练时间是雪上训练时间的1倍,陆地训练手段的多样化、系统化和专项化对运动员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能实现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回荡平衡与提高力量的训练器械处于空白状态。从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与运动员技能的形成机制为视角,提出单板U型场地滑雪动态平衡力量训练器设计的基本要求与结构特征,添补国内空白,同时论述其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探索我国女子三人篮球运动项目自身独特的比赛负荷特征,为我国女子三人篮球运动的训练与比赛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指导训练和比赛,以期提升我国女子三人篮球的竞技水平。方法:使用SIMI Scout技战术分析系统和Polar Improve系统,测量和分析我国女子三人篮球队在国际比赛、队内比赛和对抗训练中的运动负荷。结果:在国际比赛中,我国优秀女子三人篮球运动员的单位时间跑动距离要显著低于同场竞技的外国选手;国内比赛中成年优秀选手与青年选手在单位时间跑动距离上没有明显差异;我国优秀女子三人篮球运动员在国际比赛和队内比赛中的单位时间跑动距离也没有明显差异。我国优秀女子三人篮球运动员在正式比赛中的最大心率和平均心率均显著性高于对抗训练,最小心率则无明显差异。在不同速度区域的跑距占比分析中,比赛和对抗训练的跑距占比均随着速度的提升而下降;在速度区1和速度区2中,正式比赛的跑距占比要显著高于对抗训练,而在速度区3和速度区4中,比赛的跑距占比则要显著低于对抗训练。结论:我国优秀三人女子篮球运动员国际大赛中的运动负荷要低于国际高水平运动员;可根据对抗训练和正式比赛的运动负荷特征,对对抗训练的运动负荷进行调整,以期达到正式比赛的预期运动负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