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淀粉水解"的科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教版<化学与生活>第一章编排了"淀粉水解"的科学探究,这个探究主要是解决三个问题: 1.淀粉是否完全水解?2.水解的条件有哪些?3.水解产物真是葡萄糖吗?  相似文献   

2.
以化学深度学习要素及关键问题为主线,设计并实施"Na2CO3的水解及实验探究"主题学习活动;基于深度学习深化学生对盐类水解的本质认识,建构溶液中多平衡体系分析框架,多角度、动态地辩证认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使学生形成水溶液体系的系统性认识,促进证据推理、变化平衡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3.
“盐类水解”主题教学中,笔者尝试以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的理论分析进行案例教学,引导学生独立判断并自主形成概念,促进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形成“微粒观”、“平衡观”等化学观念,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物教材中介绍的具有专一性的物质有:酶、载体、抗原(或抗体)、激素、tRNA、根瘤菌、DNA限制性内切酶等,现分述如下:  一、酶有专一性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即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如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而对蔗糖则不起催化作用;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为多肽,而不能催化多肽水解为氨基酸;麦芽糖酶只能催化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而不能催化其他糖类水解,等等。例1  能够促使脂肪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    B.蛋白酶C.脂肪酶 D.麦芽糖酶解析  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  相似文献   

5.
可溶性盐类在水溶液中电离,若盐中含有弱离子,它还要发生水解反应,水解虽然微弱,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及在处理一些化学问题时,盐类水解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王菲  姜奕林 《山东教育》2012,(26):50-51
一、教学设计理念随着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中学化学教学正由"知识为本"向"观念建构"转变。即化学教学必须超越具体知识的学习,从传授事实、掌握知识转变为使用事实、发展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本节课通过对盐类水解这一核心概念的学习,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及规律,学会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微粒观的理解。二、教学内容分析1.地位和作用《盐类的水解》是鲁科版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物质在水溶  相似文献   

7.
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是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基础,是化学学科中应用较多的理论之一,也是化学研究中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对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化学教材对温度、浓度等因素对盐类水解的影响主要是基于理论分析展开的,其中弱酸根或弱碱根离子的水解率的比较一般是利用pH试纸来进行粗略估算的.由于实验地点的光线及人眼对颜色感觉的差异等影响,pH的测定误差较大,导致对于离子的水解率的判定也不够准确.以定性的实验现象作为判断离子水解率的标准,很难体现实验结论的科学性,也不利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笔者利用传感器技术对"温度对氯化铵水解的影响"实验中的温度和溶液pH进行实时记录,并利用软件自带的"拟合"功能加以分析,从定量的角度准确比较离子的水解程度.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化学>(2002年人教版)第二册第168页的演示实验6-11,是利用相同量的乙酸乙酯(6滴)分别在5.5 mL的水、酸、碱三种液体中进行水解,通过闻乙酸乙酯的芳香气味,根据气味的浓淡来判断酯的水解程度.  相似文献   

10.
电解质溶液是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平衡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与化学实验、化学计算互相渗透,对理解及应用能力的要求较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与溶液知识相关的废水分析与处理问题,将会与离子共存、pH求算及中和滴定等一起融入未来的高考试题中.一、命题基点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比较(2)强、弱电解质的比较2.电解质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方法(1)水的离子积常数(2)溶液的pH、pOH与pKw3.盐类的水解(1)正盐溶液的酸碱性(2)盐类的水解规律(3)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4)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4.溶液中的三守…  相似文献   

11.
余欢 《教育教学论坛》2013,(39):278-279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淀粉的水解实验在苏教版多本化学教材中都出现了,但是每本教材中对淀粉水解实验的操作试剂及条件控制有些不同。本文运用正交试验法对淀粉水解最佳试剂及反应条件进行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12.
“盐类水解”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之一,涉及了电离理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弱电解质及水的离手积常数等多方面的知识,内容抽象、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学生感觉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讲解盐类水解的实质入手,逐层揭开其特点、规律,并以口诀法辅助记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第7面"科学探究——淀粉的水解",在检验淀粉是否水解以及是否水解完全时设计如下反应。1.在试管1中放人0.5 g淀粉和4 mL水,在试管2中放人0.5 g淀粉和4 mL 20%的硫酸溶液,加热试管3min~4 min。2.用碱液中和试管2中的硫酸溶液至弱碱性,把一  相似文献   

14.
盐的水解问题是化学学习中的难点。本从几个容易混淆的方面讨论了有关盐的水解问题。分析了哪些问题需要考虑盐的水解、盐溶液的酸碱性及PH值问题、盐溶液里组成盐的离子的浓度问题、盐溶液之间的反应以及生产生活中的盐类水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运用数字化手持技术测定不同浓度盐溶液的pH及其变化曲线,探究盐溶液的浓度及酸碱度对盐类水解程度的影响,达到数字化手持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最佳效果.通过对盐类水解实际应用的具体分析,提高了学习效率,提升了学生认识问题本质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相似文献   

16.
考点提要(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3)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 (4)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等概念. (5)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 (6)理解原电池原理.初步了解化学电源.了解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及一般防腐蚀方  相似文献   

17.
化学概念是反映物质在化学运动中的固有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形成的策略一般为:呈现实例(提供归纳素材),确认概念(发现本质属性,下定义),强化练习(概念的辨析、巩固、与运用),发展思维技巧(能力培养)。现以盐类的水解为例,谈谈概念的形成策略。一、呈现实例1.创设问题情境。为引入盐类的水解这一概念,可提出如下问题。(1)酸和碱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什么影响?它们的水溶液分别显什么性质?(2)盐类对水的电离有什么影响呢?它们的水溶液一定显中性吗?2.以实验激发探索热情,诱发学习动机。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18.
对PLA-PCL无规共聚物在猪胰脂酶(PPL)水溶液及不同pH值水溶液中降解的失重率、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变化进行研究,分别考察酶的添加及pH值的改变对材料水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酶的加入促进了PLA-PCL无规共聚物的水解,使得共聚物质量损失更明显,酶对共聚物中CL链段的水解有促进作用;而化学水解过程中LA/CL组分比的变化说明PLA链段优先水解,酸性环境会加速PLA-PCL共聚物的水解。  相似文献   

19.
化学作为高中主要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化学课程来说,探究能力是学科的主要素养之一,因此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文章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入手,以“盐类的水解”这一课程为例,举例说明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氢硫酸的第二级电离常数 Ka_2在不同著作中引用的数据有上十种之多,往往出入较大,其数量级一般在10~(-12)~10~(-17)之间.国内大一化学中的不少教材引用10~(-14)或10~(-15)级数据,也有引用10~(-12)级的等。而可溶性硫化物盐水解时,溶液 PH 值的计算常常要用到氢硫酸的 Ka_2,如若引用的数据不同,将会算得不同的 PH 值.为使教学中的数据更加可靠,笔者对该数据作了如下验证工作.数据的验证工作从硫化钠水解的 PH 值测定入手.我们知道,多元弱酸盐水解时,溶液的 PH 值由一级水解决定.根据 S~(2-)的一级水解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