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0 毫秒
1.
《小学语文》2012,(7):104-113
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曾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六二年分三次发表了《普通话异渎词审音表初稿》,并于一九六三年辑录成《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以下简称《初稿》)。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视部1985年12月27日《关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通知》精神,自《通知》公布之日起,文教、出版、广播等部门及全国其他部门、行业所涉及的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均以《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准。我们广大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也应参照执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提到的《初稿》,是指普通话审音委员会于1957年到1962年分三次发表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并于1963年辑录成的《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  相似文献   

3.
《审音表》(指《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是1985年由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1963年)的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并经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视部审核通过而予以公布的。自《审音表》公布近九年来,《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词典》)  相似文献   

4.
1985年12月27日,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颁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下简称《审音表》)修订了1963年《初稿》中有关词语的读音41条,增补《初稿》未审词语16条,规范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委托课题"普通话审音原则制定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鉴定会于2016年4月20日在教育部召开,国家语委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的研制报告,审阅了普通话审音原则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版,认为本课题研制的普通话审音原则科学、全面、稳妥,对《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修订,学术  相似文献   

6.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广播电影电视部审核通过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与一九六三年的《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以下简弥《初稿》)相比,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修订: 一、更改或统一《初稿》读音。分三种情况。 (一)统一读音,取消异读。例如“果”原有ái,dāi二音,前者只用于“呆板”一词,现审定统读为dāi,取消ái音。有: 橙(统读chéng)闯(统读chuǎng)从(统读cóng) 呆(统读dāi)幅(统读fǘ)脊(统读jī)  相似文献   

7.
李冲 《现代语文》2004,(2):48-48
请看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5年12月修订,经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视部审核通过)“说明”中的一个句子:  相似文献   

8.
王洪君 《中国语文》2016,(4):490-493
异读词"粳米""粳稻"中"粳"的字音,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下简称《审音表》)统读为jīng,本次审音建议统读为gēng。理由陈述如下。1."粳"及相关字音的历史"粳"的字音,在社会上有jīng与gēng的分歧,两种字音的中古音来源其实是同一个。出现两种字音,是近古的事。  相似文献   

9.
异读是指一个字在习惯上具有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读法。异读词既包括习惯上有异读的词,也包括有异读的、作为多音节词中语素的字。如“谁”即读shuí,又读作sheí,“ 波浪”中的“波”既读bō,又读作pō。异读词不等同于多音多义字,对异读词的整理审音是以词为研究对象。并不一定涉及多了音多义字的全部读音和义项。 普通话中异读词的存在,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和现代汉语语音的规范化,不利于语言的健康发展。一九五五年,国家成立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从六三年到八五年分几个阶段对普通话的异读词进行了审音整理,并公布了《普通话异读审音表》(以下简称《审音表》)从这些年的实践看,异读词的审音整理对现代汉语语音规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认为,对《审音表》中的部分非统读词,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整理合并。  相似文献   

10.
所谓统读字是指曾经有过异读,后经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审订,于1985年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下简称《审音表》)公布了的被规定为“无论用于任何词语中只读一音”的那些字,一共有587个。在公布《审音表》的同时,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广播电视部联合发出通知:“自公布之日起,文教、出版、广播等部门及全国其他部门、行业所涉及的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均以本表为准。”这是到目前为止对587个统读字,272个异读字最标准、最权威的规定。然而,《审音表》公布十四年了,直到今天,部分统读字仍未统读,一些很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修订后教材的所有生字均依据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编、文字改革出版社出版的《普通话异读字审音表》(1985年12月修订,1986年版)注音。如“往”原有”wǎng”和“wàng”两读, 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2016年修订版和1985年版的对比,发现修订版在体例完善、内容调整等方面都能较好地体现审音的实际需要,达到指导正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85年12月27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视部联合发出了《关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通知》,并要求:“自公布之日起,文教、出版、广播等部门及全国其他部门、行业所涉及的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均以本表为堆。”通知发出后,有的教材,字典、词典等工具书都根据《审音表》对异读词的读音给予了订正,但有的字词还未修订,绐教学和生活带来了一些麻烦。笔音打算对《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版,1993年2月北京第139次印刷)中一些被标错的异读字词,对照《审  相似文献   

14.
普通话异读词不利于使用和规范,不利于信息处理和走向国际社会。因此,要进一步精简,主要是对文白读造成的异读词精简,对破读造成的异读词精简,对古代文言词语造成的异读词精简,对表音词的异读词精简,对专有名词异读词精简,对方古音口语音等造成异读词精简,而要对轻声儿化异体字造成的异读进行精简。精简的前提是要进一步修订对审音具有指导意义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相似文献   

15.
客 :为什么要编制《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主 :推广普通话是国策。要在全国推广普通话 ,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明确的标准。 1 95 5年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的决议就提出 :建议中国科学院聘请专家若干人 ,组成普通话审音委员会 ,研究并确定普通话常用词的语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孙传福老师在《课本标音应以(审音表)为准》一文中(见《语文知识》1998年第8期),认为现行语文教材对以下文言词语标音不当:1.何可胜(shēng)道(《游褒禅山记》)2.周景王之无射(yì)(《石钟山记》)3.从百余骑(jì)(《鸿门宴》)其依据是:1985年12月修订和颁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已对上述标音字的普通话读音作了审定。审后,“胜”统读shèng,“射”统  相似文献   

17.
贵刊1992年第2期刊登读者来信指出:“擂(lèi)鼓”不应读成“擂(léi)鼓”。这一说法不正确。1985年12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视部颁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5年12月修订),对普通话中有异读的字的读音作了审订,并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自《审音表》公布之日起,“文教、出版、广播等部门及全国其他部门、行业所涉及的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均以本表为准”。关于“擂”字,审音表中注明:除“~台”、“打~”读  相似文献   

18.
普通话语音规范和字典辞书注音释义的核心内容是对汉语特殊读音的处理,《经典释文》是我国中古时期特殊读音的总汇,《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是特殊读音审音的“最新法定标准”,通过两者的比较,可以发现特殊读音的发展变化,更好地促进普通话语音规范。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异读词数量很多。虽然,国家语委、原国家教委和广电部曾在1985年12月27日发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对其中的许多异读词作出了“统读”的规定,相对减少了异读词的数量。但是,普通话中的异读词数量还很庞大,还需要进一步统读简化。  相似文献   

20.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下简称<审音表>)是1985年12月修订的,时至今日将近20年了.细细推敲这份"作为语音规范化的标准"(国家语委、教委、广电部<关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通知>)的<审音表>,就会发现其中有不少"瑕疵"或不合"时宜"之处,给我们的语言教学、给有关新规范的落实造成麻烦.为充分发挥<审音表>的积极作用,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建议对<审音表>重新进行一次全面修订.下面就将笔者发现的"瑕疵"或不合"时宜"之处罗列出来,供专家们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