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     
《视听界》2009,(1):6-7
中国电视新闻直播联盟成立;中央电视台启用新闻应急机制;金融风暴下的电视改革浙江卫视挺进全国前三;安徽卫视:展示“独剧魅力”;湖南省级电视大变脸影视剧绝迹娱乐频道;  相似文献   

2.
徐永兵 《今传媒》2009,(11):92-94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意识形态上都属于资本主义周家,在新闻理念和新闻体制方面与我国有着显著差别.但应当承认,在长期的实践中,它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新闻应急管理经验,建立起了相对成熟和完善的新闻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研究、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成果和有益经验,对于改进和完善我国新闻应急管理机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突发事件的大型新闻直播,从紧急启动到持续给力,不仅需要大批训练有素的新闻从业人员,更需要新闻报道应急机制、预案的保证,东方卫视从2003年华丽蜕变,历经10年的新闻磨练,从抗战胜利60年到青藏铁路通车;从汶川地震长达13天的直播,再到这次芦山地震1个小时之后紧急版面的推出,无一不彰显东方卫视的新闻立台理念.全天直播如何衔接,新闻制作团队如何协作,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直播如何借力,这些在本次芦山地震特别报道中都有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黄启明  李大新 《新闻界》2013,(16):74-76
<正>在当今的传媒大变革时代,地方卫视的新闻节目一方面要面对中央电视台生存空间的挤压压力,另一方面更受到新媒体和自媒体的挑战。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无论是在信息的及时发布还是内容的丰富多样方面,新媒体和自媒体都具有先天的优势。在这种形势之下,地方卫视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更应该优化报道的应急机制,强化报道特色,找到自身的定位和生存空间。本文以深圳卫视四川芦山地震报道为例,分析地方卫视如何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的报道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5.
保证一个团体能良性、有序运转,除了常规性的制度外,应急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报纸出版也不例外。健全、完善的出版应急机制,是确保新闻时效性的前提,更是安全出版的重要保证。本文简要分析了建立报纸出版应急机制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出版应急机制,进行了简单阐释。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主播话语权的阙失是当前媒体亟需改进的问题。媒体要提升新闻主播的快速反应能力、表达能力、掌控话语能力,应建立新闻主播突发事件应急思维训练机制。  相似文献   

7.
传媒视点     
《青年记者》2020,(6):4-5
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应急机制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一次考验,也对突发事件期间新闻舆论的正向管理提出了挑战。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各地方发布的应急预案详细规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办法和程序,但各项法规政策对于新闻舆情的规定明显不够,其中的信息发布制度也远不能满足舆情应急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湖北卫视新闻中心2008年初建设的非线性编辑新闻远程回传系统.作为新闻应急预案中的一项应用技术.在应对突发事件、异地采访报道以及全省通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移动非编“快递”新闻,创新和丰富了电视新闻采访方式,不仅锻炼了采编队伍提高了业务素质,还有利于电视新闻制播理念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9.
建立档案工作应急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娅  包广明 《云南档案》2008,(11):10-12
本文简述了建立档案工作应急机制的重要性及其内容,指明了建立档案工作应急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促使档案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引起的档案灾害造成的档案安全问题引起重视,建立并完善档案工作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0.
面对日益多元化的社会诉求,以及各级电视台之间白热化的竞争而产生的电视"民生新闻",从诞生以来不断改革发展的路径来看,可谓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一个缩影。本文结合对广电总局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的解读,探讨了电视民生新闻是否能成为新一轮卫视节目改革中的新生力量,民生新闻如何利用政策环境提升价值和平台,卫视频道是否能够真正发挥民生新闻的内核力量等话题。  相似文献   

11.
李伟 《东南传播》2015,(8):132-134
近几年省级卫视的新闻栏目,逐渐呈现出越来越弱化的现象,新闻节目变得影响力减小、数量少、质量差。综艺节目泛滥,近两年来各大卫视又竭尽全力打造自己的娱乐真人秀节目,购买版权、投入巨资、频繁出国、攀比收视,省级卫视已经成为娱乐节目的主战场,而新闻则被挤到边缘化的位置,甚至许多优秀的新闻节目因为收视率较低而夭折。这种现象违背了我国新闻立台的总方针、大方向,背离了我国新闻舆论导向的总任务,新闻失去了传播信息、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电视已然沦为一种娱乐工具和娱乐渠道。这于关心百姓生活、反映国计民生非常不利,因此,省级卫视应认清新闻栏目弱化现象和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杨璐 《新闻世界》2013,(10):174-176
1993年《东方时空》成为我国第一档旱间新闻节目,继此,早间新闻节目开始涌现。如中央一套的(《朝闻天下》、广东卫视的《广东早晨》、辽宁都市频道的《新闻早早报》、河南卫视的《河南新闻联播》以及贵州卫视的《贵州新闻联播》等。其中,辽宁卫视的(《第一时间》开播至今已经十三年之久,可以说,从创办节目到节目成熟,《第一时间》已经在新闻选题上形成一定特色。  相似文献   

13.
电视     
《视听界》2009,(3):7-8
央视加快推进新闻应急机制建设;央视加入荧屏“魔术大战”各大卫视坦言没压力;方言节目有必要喊停吗?日韩风行漫画改编 中国时兴现实题材;《绝对唱响》将引入美真人秀《学徒》《快乐女声》播出时间无缘黄金档;模式裂变背后:电视购物两强争霸;首个电视购物先行赔付保证金设立。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电视节目市场竞争激烈的态势下,各省级卫视纷纷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提升市场收视率份额。有的凭借新闻资源营造影响力,如上海东方卫视;有的以电视剧吸引观众眼球,如安徽卫视。湖南卫视通过策划大型选秀娱乐活动来提升收视市场份额,江西卫视则依托本土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策划和举办大型节目《中国红歌会》,提升了传媒品牌。目前江西卫视组织开展的大型节目《中国红歌会》电视品牌已经建立,巡演活动火热进行。《中国红歌会》的火爆现象消除了业界部分人士对其“叫好不叫座”、“业内开花业外不香“的担忧。《中国红歌会》的成功举办为江西卫视今后举办大型节目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5.
当前省级卫视身陷市场和受众的“双重分割”之中,在新闻领域,省级卫视同样面临来自两头的困境,国内“大事件”的新闻资源依然掌控在央视手中,而众多的城市台又占尽了民生新闻的先机,省级卫视除了时政新闻优势之外,新闻资源优势日益受到侵蚀。分析目前大多数省级卫视的新闻构成,  相似文献   

16.
沈健 《视听纵横》2005,(4):14-17
新闻能卖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过去的五年,当我们认真审视全国卫视竞争的起起落落,仔细分析全国卫视战略的调整潮流,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这样一条轨迹:从大干快上综艺娱乐节目到各家同播电视剧。“同质化”的倾向不光是专家学和业内人士的担忧,也已经是普通观众都能感受到的问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省级卫视在全国市场所占份额的逐年下降。(见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卫视频道遇到了新一轮优胜劣汰的较量。卫视的发展已经进入品牌竞争阶段,开拓创新,打造个性化品牌栏目,凸显频道特色,是提高卫视频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寻求突破,树立创新典范 (一)选择突破口自首家卫视开播到现在,中国的省级卫视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卫视频道急剧增多的筹建阶段,此时的卫视节目以整合本地地面频道节目为主,少有自办节目,频道的地域性色彩较浓。第二个阶段是内容为王阶段,部分卫视频道开始打造自己的节目,比如东南电视台等频道,凭借自己的优势节目迅速在全国打开知名度。现在已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品牌创新阶段,各卫视频道开始意识到节目品牌精品化和个性化对频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东南卫视综合分析判断第三阶段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优势,决定独辟蹊径,把新闻制作列为品牌创新的试验田和突破口,《海峡新干线》栏目于是应运而生。 (二)确定突破点卫视新闻节目一向难办。一方面, 省级卫视作为各个省对外宣传自己的主流频道,承担着地方政府新闻宣传的“喉舌”功能,省级卫视必须编播大量的地方新闻,这就使得大多数卫视频道的新闻地域色彩较为浓厚;另一方面,观众往往是根据兴趣和需要来决定收视节目的,而大多数地方新闻  相似文献   

18.
徐剑  柳松 《声屏世界》2005,(2):28-28
卫视晚间新闻大多定位在社会新闻的范畴,从江西卫视过去的《今晚报道》到目前的《新闻夜航》都是如此。经过多年的社会新闻采制.笔产生了这样一个感觉:有必要对社会新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重新界定,解决了这个问题,《晚间新闻》的定位也就明确了。  相似文献   

19.
清晨,当你从睡梦中醒来,打开电视机收看河南卫视的时候,包你眼前一亮,睡意全消。旭日东升、万物复苏……五彩缤纷天下事,都随卫视入眼中。这是河南电视台新年为广大观众精心准备的一道可口的“早餐”——一档全新的、综合的、大容量的新闻栏目《新闻60分》。带着一种全新的感受,前不久,我专程走访了河南卫视《新闻60分》栏目组。 荟萃天下精品,感受时代脉搏 记者赶到河南卫视《新闻60分》栏目组时,已经到了晚上6点多钟,节目组的主持人和编辑记者们正在开始紧张的准备工作,正在值班的总制片魏光河接待了我。也许因为是新闻同行的缘故,魏总和他的栏目组的同志们给我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那些在荧屏上“风光无限”的主持人和记者编辑们挤在办公室里一边匆匆  相似文献   

20.
杨林 《新闻传播》2018,(15):90-91
新闻舆论监督困难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传媒界众所周知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是积极创新新闻舆论监督机制,利用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新闻舆论监督运行机制,为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本文深入探讨了新闻舆论监督机制创新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